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90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患者女 ,2 0岁。因左腹壁肿块进行性增大 1年于 2 0 0 1年 7月 14日在外院行肿块切除术 ,当时肿块“拳头”大 ,术后外院病理诊断示 :左腹壁炎性肉芽肿。术后 1个月左腹壁肿块复发 ,于 2 0 0 1年 9月 3日入我院急诊科 ,入院后曾出现高热。外科检查 :左腹壁皮肤肿胀明显 ,质硬区大小约 2 0cm×15cm× 10cm ,表面光滑 ,活动度差。中央见一长约 6cm手术疤痕 ,愈合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肿大 ,B超示 :肝胆脾胰肾未见异常。病理检查 :镜下可见皮下大量淋巴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浸润 (图 1) ,并可见浆细胞、散在的组织细胞、少量嗜酸性细胞及增…  相似文献   
12.
肠道淋巴瘤与EB病毒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在肠道淋巴瘤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BV的DNA原位杂交及S-P法免疫组化技术(第一抗体为EBV、CD3、CD20、CD43、CD45、CD45RO、CD74等),观察24例肠道淋巴瘤患者(8例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16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B细胞淋巴瘤)EBV感染情况。以20例慢性结肠炎作为对照。结果:患者年龄21-92岁(平均52.8岁),男女之比为3.8:1。临床上均以腹痛、腹胀或便血就诊。组织病理学:T细胞淋巴瘤细胞多形性、核大,不规则,嗜血管性及大片坏死;B细胞淋巴瘤细胞中等大小,多呈圆形、椭圆形、胞质较少淡染,核稍大,核分裂象多见,可见“淋巴上皮病变”。24例淋巴瘤中检出(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EBV-DNA 14例(检出率为58.3%),其中T细胞淋巴瘤EBV的检出率为75%,B细胞淋巴瘤EBV的检出率为50%(P<0.01)。结论:肠道淋巴瘤的发生与EBV的感染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人工流产妇女避孕知识需求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人工流产妇女的避孕知识需求状况,为向目标人群提供避孕知识及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对人工流产的妇女进行人工流产原因、对其危害认识、避孕知识需求问卷调查。结果 避孕失败者占64.00%,完全不知道人工流产危害者占38.00%。有98.40%的人希望了解正确的避孕方法,70.60%的调查对象希望了解全部的避孕方法。结论 应采用医护人员专题讲解、发放健康教育手册、面对面咨询等健康教育方式,使目标人群能够选择并采取适合于自己的避孕方法。  相似文献   
14.
乳腺肿块的高频声像图与彩色多普勒血流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肿块的高频声像图特征及彩色血流特点.方法使用仪器TOSHIBA-P6000型彩超仪,探头频率12MHz,在乳房各个象限作纵横切扫查,如发现异常区,观察测量其大小形态、部位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情况.结果286例彩色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证实准确率为88.3%.结论高频声像图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血流表现对鉴别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小叶增生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5.
呕吐是恶性肿瘤化疗时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由于呕吐反应常造成患者生理上的痛苦、心理上的恐惧,影响化疗的顺利完成。本课题设计旨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制剂工艺,充分发挥中医内病外治的特长,以止呕神贴为主,治疗化疗药物所引起的呕吐,解除患者的痛苦,提高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16.
核糖核酸抗肝纤维化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核糖核酸(RNA)抗肝纤维化的作用,用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发大鼠肝纤维化,由光镜和电镜检查结果,RNA治疗组肝细胞坏死、变性及胶原纤维增生程度较病理对照组及辅酶Q10治疗组均明显减轻。随机对照用RNA和辅酶Q10分别治疗慢性肝炎(CH)伴/不伴代偿期肝硬化(HC)93例及92例,疗程3个月。结果RNA组改善肝功能和降低血清三型前胶原(PCI)和透明质酸(HA)的疗效均明显优于辅酶Q10组。肝活俭显示,RNA治疗后肝脏炎症活动度和胶原纤维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减轻,而辅酶Q10治疗者反有加重。实验与临床研究结果一致,说明RNA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纤维平滑肌瘤性错构瘤(fibroleiomyomatous hamartoma,FLH)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肺FLH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例患者表现为肺实质及支气管腔内单发或多发性结节,边界清晰。肿瘤组织膨胀性生长,主要由纤维及平滑肌细胞呈编织状、漩涡状排列,内陷腺管呈裂隙样或囊状扩张,结节内各种成分均无异型性、核分裂象、出血和坏死;肿瘤内未见软骨、黏液、脂肪组织等间叶成分。梭形细胞SMA、desmin均弥漫阳性;长梭形细胞SMA弱阳性、desmin阴性;腺样成分CKpan、TTF-1均阳性;各成分中CD34、ER和S-100均阴性。结论肺FLH属于罕见的良性肿瘤,起源于小支气管或血管壁平滑肌细胞植入肺实质内并过度增生,其诊断需依赖病理检查。女性患者尤其要排除转移性子宫平滑肌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乳头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苏州市立医院本部病理科2008年1月~2018年8月诊断的乳腺乳头腺瘤4例,调阅病理切片,并查阅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 4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9~49岁,平均37岁。患者表现为乳头出血、溢液、疼痛、肿胀。无明确病因,均为左侧发病,4例患者中3例有肉眼可见的乳头病变,1例为体检发现病变。肿瘤镜下呈边界相对局限的腺体增生,呈乳腺腺病样和(或)乳头状瘤样生长方式,增生的腺体从集合管发出,并推挤集合管,使之囊性扩张,其中2例上皮普通型增生,1例腔内有中央性坏死。乳头腺瘤的腺体有肌上皮包绕,有些腺体周围间质胶原化,使腺体扭曲、挤压、变形,形成假浸润的形态。有3例肿瘤的腺上皮蔓延至乳头皮肤且取代皮肤鳞状上皮,外观似糜烂的乳头,易被误诊为Paget病。该肿瘤免疫组化标记与乳腺腺病相似,ER、PR标记上皮呈斑驳状阳性,增生的腺上皮CK5/6、CK14均阳性,周围肌上皮p63、Calponin、Myosin、SMA阳性。结论乳头腺瘤是较少见的乳腺病变,临床和病理均容易误诊为癌,各年龄段女性均可发生,偶见发生于婴儿和男性。该肿瘤是良性肿瘤,理想的治疗方法是完整切除病变,切除不完整者易复发。  相似文献   
19.
患者杨某,男,75岁,因上肢颤动、伴下肢不利渐进性加重1年,于1992年4月2日入院(住院号:92—292)。患者1991年3月出现双手颤抖、下肢活动不便。同年5月于  相似文献   
20.
骨原发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骨原发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观察4例骨原发性ALCL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随访7~45个月,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骨原发性ALCL多见于中、青年男性。组织形态上,肿瘤细胞弥漫浸润骨组织,细胞高度异型,核分裂象多;免疫组化标记示CD30和EMA(+),ALK-1和粒酶B(+)较多。4例患者中,2例分别在随访7个月和11个月时死亡。结论骨原发性ALCL十分罕见,明确诊断依赖于组织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其预后可能存在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