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载荷关节,其生理功能要求较高,踝关节损伤不仅是骨性结构的紊乱,多伴有韧带和软组织的复合损伤,腓骨下段是踝关节的组成部分,除维持踝关节的稳定外,还有1/6的负重功能,站立时全身重量均落到踝关节上,当发生骨折、脱位或韧带损伤时,如果治疗不当,都会对关节功能造成近期或远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踝部骨折均是关节内骨折,因此必须完全复位。  相似文献   
22.
汪平  杨长伟  何大为  周少怀  王欣  范明宇  黄帅 《骨科》2019,10(3):198-200,209
目的 研究颈椎退变病人不同体位下的甲状软骨与颈椎节段的对应关系。方法 搜集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100例行颈前路手术病人的术前X线影像资料,测量甲状软骨前缘中点对应的颈椎节段,描述颈椎不同位置下对应节段的分布关系,并分析影响其变化的相关因素。结果 中立位状态下,甲状软骨对应的节段主要分布在C5~C6范围,占93.0%(93/100);过伸位状态下,甲状软骨对应的节段主要分布在C4/5~C5/6范围,占82.0%(82/100)。影响甲状软骨对应节段的最主要因素是性别。颈椎过伸位下,男性病人甲状软骨对应节段主要分布在C5和C5/6,占78.6%(44/56);女性病人甲状软骨的对应节段主要分布在C4/5和C5,占72.7%(32/44);女性甲状软骨对应节段要高于男性。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颈椎不同位置下甲状软骨的对应节段存在差异,随着颈部的后伸运动,甲状软骨对应的颈椎节段呈上移的规律;甲状软骨的位置存在性别差异,女性甲状软骨对应节段的位置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总结17例颈椎骨折脱位采用后路减压术患者的护理经验。 方法 对17例颈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固定术患者,术前进行身体状况及理解力的评估和心理护理;术后加强病情观察、体位护理、并发症护理、基础护理、功能锻炼和出院指导。 结果 随访17例患者3~12个月,7例症状完全消失,10例好转,均未发生并发症,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结论 严密的术前准备、精细的术后护理和合理的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总结以术前CT扫描推弓根轴心来获得螺钉置入解剖参数引导胸腰段椎弓根螺钉的改良置入方法。方法:以术前CT扫描确定推弓根轴心线,轴心线附近的解剖标志为参照确定螺钉入点,内聚E角、螺钉长度、直径均可在CT椎弓根轴心片上读出,而矢状F角可由X线侧位片上读出或观察棘突线得出,使用该改良置钉技术对77例脊柱患者置入胸腰段椎弓根螺钉312枚。结果:本组305枚螺钉术后均拍摄椎弓根CT。仅7枚穿破椎弓根皮质,失误率2.24%,但穿破均较小,均无神经根症状。238枚螺钉完全置入椎弓根。结论1术前CT扫描椎弓根引导胸腰段椎弓根螺钉的置入是一个较好的改良方法,能有效降低不良置钉率。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带神经的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治疗手指瘢痕挛缩屈曲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4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2例(12指)手指瘢痕挛缩屈曲畸形病人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5例;年龄12~34岁,平均20.4岁。烧伤7例,碾压伤4例,绞伤1例。示指5指,中指3指,环指3指,小指1指。患指屈曲畸形程度按照McCauley对指间关节屈曲畸形分类,Ⅲ型10例,Ⅳ型2例。术中彻底松解手指瘢痕挛缩矫正屈曲畸形后皮肤缺损面积为2.8 cm×2.5 cm~3.9 cm×3.0 cm,采用带神经的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缺损,供区采用中厚皮片移植修复。术后定期门诊随访观察皮瓣质地、外观、感觉恢复情况,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对手指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12例(12指)手术顺利完成,皮瓣及供区移植皮片全部存活。1例术后皮瓣出现瘀紫、皮缘少许坏死,延期愈合。术后平均随访14.6个月(13~17个月),皮瓣外观良好、质地柔软、无臃肿。皮瓣两点分辨觉达4~8 mm,平均5.7 mm,3例出现异位感觉定位现象。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4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为91.7%;患指屈曲畸形矫正,主动伸屈功能得到改善,未再次出现瘢痕挛缩及屈曲畸形。结论 应用带神经的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松解瘢痕后软组织缺损,携带神经可重建感觉功能,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术后手指功能及外观明显改善,是一种有效修复手指瘢痕挛缩屈曲畸形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