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篇
  免费   270篇
  国内免费   26篇
医药卫生   8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双源CT虚拟平扫替代常规平扫在神经母细胞瘤应用的可行性。方法:16例神经母细胞瘤采用双源CT行常规平扫与140kV和80kV双能量增强扫描,将双能量增强扫描数据通过Liver VNC软件得到虚拟平扫图像。比较虚拟平扫与常规平扫的图像质量及钙化类型。比较肿瘤组织虚拟平扫与常规平扫的CT值,进行信度分析与Bland-Altman分析。结果:虚拟平扫图像质量略低于常规平扫,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虚拟平扫显示团块钙化、颗粒钙化与常规平扫相同,显示细沙样钙化不如常规平扫。肿瘤组织的虚拟平扫CT值与常规平扫CT值内在一致性良好,两者平均差值为-2.8 H U。结论:双源CT虚拟平扫能替代常规平扫诊断钙化性神经母细胞瘤。  相似文献   
42.
CT双能量扫描技术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不同能量级别下对X线不同衰减的物理特性,获得反映组织化学成分的组织特性图像,从而提高腹部富血供病变的显示,同时能够进行组织化学成分分析等,获得物质特异性图像,如虚拟平扫图像、碘图等。目前已较广泛应用于肝脏、胆道、肾脏、肾上腺以及胃肠道等主要腹部器官组织疾病的研究。本文就CT双能量扫描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腹部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LI-RADS)CT分级诊断标准对肝细胞癌(HCC)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肝癌高危患者肝脏病变患者的上腹部CT资料,并根据LI-RADS分类标准对病变进行分析评估,并与临床客观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58例患者的 CT 图像共发现179个肝内病灶,其中 LI-RADS 1~5类病灶共167个:1类和2类48个,临床客观诊断结果均为良性(阴性预测值为100%);3类4个;4类6个,其中2个病灶的术后病理结果为 HCC(阳性预测值为33.3%);5类109个,其中103例为 HCC(阳性预测值为94.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9(P<0.001)。若将LI-RADS 1~2类病灶归为阴性,3~5类病灶归为阳性,LI-RADS对诊断肝癌的总符合率为91.6%(153/167),检出 HCC 的敏感度为100%(105/105),特异度为77.4%(48/62),阳性预测值为88.2%(105/119),阴性预测值为100%(48/48)。若将LI-RADS 3类病灶排除,1~2类病灶归为阴性,4~5类病灶归为阳性,LI-RADS对肝内已检出病灶的诊断符合率为93.9%(153/163),检出 HCC 的敏感度为100%(105/105),特异度为82.8%(48/58),阳性预测值为91.3%(105/115),阴性预测值为100%(48/48)。结论:LI-RADS分类标准对 HCC 的CT诊断具有很好的诊断效果,有利于提高CT诊断报告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肺部高分辨力CT(HRCT)在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的 HRCT资料,年龄3~10岁,男12例,女7例。结果:19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中,HRCT 显示空气潴留15例(79%),支气管壁增厚12例(63%),支气管扩张6例(31%),局限性肺不张3例(16%),粘液嵌塞2例(11%),纵隔旁肺气肿1例(5%),完全未见异常征象3例(16%),肺部总阳性率84%(16/19)。结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肺部 HRCT 有较多特征性改变,对诊断儿童支气管哮喘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5.
病例资料男,43岁,因双肺多发占位性病变并间断咳嗽、咳痰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咯血,在外院行 CT 及 PET-CT 检查提示双肺感染性病变(考虑结核可能),给予抗炎、对症等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后上述症状再发,予以相同治疗后症状再次缓解,一周前来我院复查 CT,考虑双肺转移性病变而收入院。既往体健,无手术史。体格检查无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结核抗体阴性,血沉正常,痰结核杆菌涂片阴性,呼吸道肿瘤标志物 NSE 为20.24 ng/mL,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在正常范围。CT 检查:双肺内多发散在分布、大小不等的团块及结节影,部分边界较清,欠规则,病灶内有不同程度钙化灶,较大病灶约4.3 cm×3.6 cm (图1~4);与外院片对比,各病灶大小基本相同,纵隔内的淋巴结稍增大,双侧胸腔无积液。CT 诊断:双肺多发占位,考虑转移性病变可能。行部分病灶切除术后送病理检查,镜下示肿瘤为软骨分化,部分区域细胞分化较好,部分区域细胞密集,细胞有异形性。病理诊断:(间叶源性)软骨肉瘤并转移。  相似文献   
46.
【摘要】目的:探讨胎儿结节性硬化症(TSC)的产前MRI诊断方法及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产前MRI联合超声诊断为TSC的14例胎儿资料,并总结其影像特征。MRI主要采用快速成像即HASTE序列及DWI序列,部分胎儿结合T1WI (FL2D)扫描。结果:产前超声筛查发现心脏横纹肌瘤胎儿共22例,MRI检查发现14例胎儿脑部见室管膜下结节,5例同时合并脑皮质结节。14例胎儿均诊断为TSC。胎儿脑部结节表现为T1WI稍高信号,HASTE序列低信号结节,以HASTE序列显示最佳。本组14例TSC胎儿9例终止妊娠引产,其中2例引产后标本解剖病检,证实为心脏横纹肌瘤伴颅内结节;5例出生后随访证实为TSC。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可准确诊断胎儿心脏横纹肌瘤。超声提示心脏横纹肌瘤后,MRI对诊断胎儿TSC颅脑病变敏感性高。MRI联合超声可以确诊胎儿TSC。  相似文献   
47.
目的:比较乳腺非增强组合序列与 MR 增强扫描(CE-MRI)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探讨非增强 MRI 序列作为常规乳腺筛查技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57例(良性92例,恶性65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病变的 MRI 资料,计算 T1 WI & DWI、FS T2 WI & DWI 和 CE-MRI 三种方式诊断乳腺病变的检出率、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阳性和阴性预测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3种方式的诊断效能,并总结乳腺恶性病变在非增强组合序列上的特征。结果:T1 WI & DWI、FS T2 WI & DWI、CE-MRI 对乳腺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81.53%、89.17%和94.90%,三种方法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25)。三种方法对乳腺癌的检查率为95.38%(62/65)、96.92%(63/65)和96.92%(63/65),对肿块型乳腺癌为98.31%、98.31%和98.31%,三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FS T2 WI &DWI 诊断乳腺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925、0.898、0.836、0.911和0.929,其 RO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5,与 CE-MRI(0.929)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914>0.05)。FS T2 WI 和 DWI 上乳腺恶性病变的特征:①肿块型居多,边缘多不规则,伴或不伴毛刺;②FS T2 WI 上多呈稍高或混杂信号;③诊断恶性病变的ADC 阈值=1.13×10-3 mm2/s。结论:FS T2 WI 结合 DWI 对乳腺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乳腺疾病筛查的 MRI技术。  相似文献   
48.
【摘要】目的:探讨DSA仿真内窥镜(VE)技术在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脑动脉瘤患者的介入手术图像,使用GE ADW4.4工作站对原始数据进行容积再积(VR)和VE重建,确定工作体位,分别在VE和VR重建图像上测量动脉瘤瘤颈直径,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1例患者中有10例动脉瘤瘤颈在VR图像上显示不佳,在VE图像上清晰显示,两种方法测量的瘤颈直径分别为(3.13±1.09)mm和(2.56±1.3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例动脉瘤瘤颈在VR和VE重建图像上均显示清晰,两种方法测量的瘤颈直径分别为(2.95±1.39)mm和(2.92±1.48)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21例病例中,两种方法测量的瘤颈直径分别为(3.04±1.23)mm和(2.75±1.3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VR图像动脉瘤瘤颈显示不清的情况下,VE图像可显示瘤颈并测量瘤颈直径。结论:在VR重建图像显示动脉瘤瘤颈不清的情况下,使用VE重建进行动脉瘤瘤颈直径的测量更加直观、准确。VE重建是VR重建技术的有力补充,可为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49.
目的:评估不同碘流率时体重、体重指数、去脂体重、体脂重量及体表面积是否影响肺动脉血管成像(CTPA)的图像质量,以及其与CTPA肺动脉强化程度的关系.方法:纳入行CTPA检查的疑似肺栓塞患者18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到4.0 mL/s(62例)、3.5 mL/s(66例)及3.0 mL/s(53例)三个不同流率组.测量肺动脉主干、右肺上叶动脉及右肺下叶后基底段动脉CT值,计算并比较三个流率组的肺动脉平均CT值,分析其与体重、体重指数、去脂体重、体脂重量及体表面积的相关性.结果:随着碘流率的降低,三组肺动脉平均CT值依次递减,但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6).体重、体重指数、去脂体重、体脂重量及体表面积与4.0 mL/s组肺动脉平均CT值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r=-0.253~~-0.349),与3.5 mL/s组及3.0 mL/s组间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r=一0.126~一0.186,r=-0.014~-0.244).结论:随着碘流率的降低,虽然肺动脉平均CT值有所下降,但均可以满足诊断需求;且碘流率越低,体重、体重指数、去脂体重、体脂重量及体表面积与肺动脉平均CT值的相关度越低.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在行骨科手术的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8例行骨科手术的患儿采取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包括建立干预基础、术前探视、认知干预、情绪干预、健康教育、与相同疾病患儿交友及熟悉手术相关过程。对88例患儿护理干预前后的抑郁、焦虑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测评。结果88例患儿护理干预后轻度SDS、HAMA评分值与护理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88例患儿护理干预后中度、重度SDS、HAMA评分值均较护理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对行骨科手术的患儿采取术前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儿的焦虑和抑郁,建立良好的心态,有利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