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周学亮  万力  刘季春 《重庆医学》2013,42(13):1447-1449,1453
目的设计及构建大鼠Notch1微小干扰核糖核酸(miRNA)干扰质粒,最终筛选出效果最好的干扰质粒。方法针对大鼠Notch1基因分别设计3对pre-miRNA序列,通过T4连接酶克隆至pcDNATM6.2-GW/EmGFP-miRNA表达载体构建干扰质粒,基因测序鉴定,经Lipofectamine 2000转染至H9c2心肌样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确定转染效率,Western blot检测3对干扰质粒、阴性对照质粒对Notch1胞内结构域(N1ICD)表达的影响。结果测序表明,Notch1干扰序列及读码框完全正确,荧光显微镜观察H9c2心肌样细胞miRNA瞬时转染效率在80%左右。Western blot显示miRNA6637对Notch1干扰效果最强。结论成功构建大鼠Notch1 miRNA的有效干扰质粒,为Notch1信号通路在心血管领域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2.
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 DCM)是一种基于糖尿病,排除心脏本身疾病导致的独立的缺血性心肌疾病。DCM的发病机制由多因素造成,目前并不十分明确,其主要由心肌细胞的损伤、血糖浓度增高、能量代谢紊乱及微血管病变引起。脂联素(adiponectin, APN)具有降血糖、调血脂、抗凋亡、抗炎症反应、抗氧化作用,也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与DCM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关系。本文就APN在DCM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治疗的手术指征、术前评估方法、手术操作技巧、并发症防治原则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回顾分析68例行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进行评估,术中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视下经股动脉或髂动脉将移植物导入胸主动脉封闭夹层裂口.结果:术中移植物全部释放成功,术后患者疼痛基本消失,无血栓栓塞、截瘫、器官缺血、吻合口狭窄、动脉瘤及支架移位等并发症.结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是一种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有效方法,其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血凝酶对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术患者血液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例室间隔缺损患儿随机分为血凝酶组(n=15)与空白组(n=15)。血凝酶组于麻醉诱导后至CPB前经中心静脉缓慢静注血凝酶1000U,另1000U加入预充液中随机转入体内;空白组以等容量生理盐水代替血凝酶。监测2组患儿主动脉阻断时间、CPB时间以及切皮前(T1)、CPB开始后30min(T2)、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20min(T3)、CPB后1h(T4)的Hb、PLT、PT、APTT、D-dimer;记录术后1、3、6h心包纵隔引流量(mL)。结果Hb、PLT值血凝酶组T2、T3、T4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PT、APTT值血凝酶组值T3、T4显著低于空白组(P〈0.01或P〈0.05);D-dimer值血凝酶组T2、T3、T4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心包纵隔引流量2组术后1h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6h血凝酶组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或P〈0.01)。结论血凝酶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患者血液具有积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期间肺动脉灌注低温肺保护液对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20例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肺保护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2组患者均在CPB下行单纯二尖瓣人工机械瓣置换术。肺保护组CPB期间经肺动脉灌注低温肺保护液,对照组CPB期间经肺动脉灌注等量生理盐水。监测2组患者CPB术后0、6、122、4 h呼吸功能,取动脉血1 mL进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同时于CPB术前及停止CPB术后分别取2组患者右下肺组织(1.0 cm×1.0 cm×1.0 cm)活检标本,原位DNA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肺保护组CPB术后0、6、12、24 h氧合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2组CPB术后肺组织细胞凋亡率均较CPB术前明显增多(P均〈0.01)。肺保护组、对照组CPB术后肺组织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0.46±1.96)%、(18.68±1.3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常规低温CPB术可以诱导肺组织细胞的细胞凋亡。(2)CPB期间经肺动脉灌注低温肺保护液可显著抑制肺组织细胞的凋亡,减轻CPB肺损伤,提示其具有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构建Notch 1胞内结构域(N1ICD)真核表达质粒,确定能在H9c2心肌样细胞内表达,并发挥生物学效应,为后续Notch1信号通路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设计并合成1对含有BamH Ⅰ和EcoR I酶切位点的特异性引物,以小鼠cDNA文库为模板,经PCR扩增得到了1 122 bp的目的片段,定向克隆至pcDNA 3.1/myc-His质粒,构建pcDNA3.1/N1ICD-myc-His真核表达质粒.通过双酶切及基因测序鉴定,经Lipofectamine 2000转染至H9c2心肌样细胞,48 h后提总蛋白,Western-blotting检测myc和Hes1,确定N1ICD能在H9c2细胞表达,并启动下游基因表达.结果 表达质粒pcDNA3.1/N1ICD-myc-His双酶切及基因测序正确,N1ICD可在H9c2心肌样细胞内高效表达,具有Notch1生物学效应.结论 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N1ICD-myc-His构建成功,为Notch1信号通路在心血管领域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