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9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慢性关节炎和正常大鼠软骨及滑膜基因表达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原发性骨关节炎被确认为是一种多基因疾病。采用cDNA微阵列技术,从基因表达水平在同一载体上同时进行多基因检测,从而考察骨关节炎的滑膜与软骨基因表达类型,有助于进一步认识骨关节炎相关发病机制及为基因治疗提供依据。 目的:通过比较骨性关节炎和正常关节的软骨与滑膜的基因谱变化,筛选出骨性关节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并探讨其在骨性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及骨性关节炎的基因多态性。 方法: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提取模型组和对照组的膝关节软骨与滑膜细胞,提取总RNA。用含588个基因的cDNA芯片进行微阵列基因检测,数据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和聚类分析。 结果与结论:骨性关节炎大鼠及正常大鼠软骨及滑膜的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结果显示,骨关节炎大鼠软骨与滑膜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共有82个,其中上调的基因有27个,下调的基因有55个。基因芯片技术能有效地筛选出骨关节炎差异表达的基因并可发现新的相关基因。骨关节炎的发病涉及多种基因的表达异常,筛选到的差异表达基因将为进一步研究骨关节炎发病机制和致病相关基因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肩峰成形与锁骨外端切除治疗严重肩关节退行性变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研究本组收治的5例严重肩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肩峰分型Neer分度:Ⅱ度1例,Ⅲ度4例。术前常规拍摄肩关节正位和冈上肌出口位X线片及MRA检查。5例均行前肩峰成形术与锁骨远端部分切除术。采用美国加州大学(UCLA)肩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随访时间平均2年,UCLA评分术前为(15.88±4.6)分,术后为(34.91±2.4)分,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优4例,良1例。所有患者疼痛均有效缓解,对手术效果满意。但1例较年轻患者(49岁)主述干重活时上举无力。结论关节镜下肩峰成形与锁骨外端切除是治疗肩关节严重退变的有效方法,由于其切除了发生肩袖损伤的的肩峰骨刺与导致严重疼痛的肩锁关节,术后效果良好,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13.
为了达到靶向递送,实现肿瘤的联合治疗,制备两亲性紫杉醇-聚乙二醇前药以及小分子阿霉素前药,两者共同构成混合胶束实现共递送.合成还原敏感性的聚乙二醇-紫杉醇前体药物(mPEG-SS-PTX)和靶向性叶酸修饰的聚乙二醇-紫杉醇前体药物(FA-PEG-SS-PTX).同时合成pH敏感阿霉素-乌头酸酐(CAD)小分子前药,采用...  相似文献   
14.
15.
本研究联合采用节段性肺静脉隔离术和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术(circumferential pulmonary vein ablation,CPVA)对38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进行了消融治疗,现将初期体会和随访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胸腺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15年3月—2021年3月就诊于四川省肿瘤医院的胸腺瘤患者,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回归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纳入177例患者,其中男89例、女88例,年龄17~88(52.3±13.0)岁,手术患者160例、非手术患者17例。177例胸腺瘤患者中,存活患者160例,因胸腺瘤死亡患者17例,复发转移患者5例。总体上看,胸腺瘤患者的1、3、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4.4%、88.7%、88.1%,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4.9%、91.5%、91.0%。单因素分析显示,世界卫生组织分型、临床症状、Masaoka-Koga分期、治疗方式以及手术与否对患者无进展生存有显著影响(P<0.05);临床症状、年龄、治疗方式和手术与否对患者总生存有显著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较小(P=0.018)、无临床症状(P=0.039)以及手术治疗(P=0.004)患者总生存率较高;手术治疗患者无进展生存率较高(P=0.002)。结论 年龄、临床症状、治疗方式是胸腺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要求,对2005年湖南省南县八百弓乡新尚村国家级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进行了疫情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内容与方法一、病情监测10~11月份,对6岁以上的全部常住居民采用血清学(IHA)进行筛查,阳性者以Kato-Katz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种简单的方法用以鉴别峡部消融线是完全阻滞还是存在缓慢传导,以降低典型心房扑动(简称房扑)消融后的复发率。方法前瞻性研究30例典型房扑患者消融后峡部的传导,放置20极Halo电极,使最远端的两对电极靠近阻滞线,分别起搏这两对电极并在消融线上标测局部双电位或多电位,我们假设局部电位的初始成分和终末成分分别代表消融线两侧的激动,当起搏部位由离消融线较近的电极对转为较远电极对起搏时,刺激信号到局部电位初始电位成分的时间将会延迟,而刺激信号到局部电位终末成分的时间变化取决于阻滞线是否完整。终末电位提前或不变提示完全阻滞,终末电位延迟提示阻滞线上有传导缝隙。结果用传统判断峡部阻滞的方法做参照标准,选取位点进行差异性起搏共54次,峡部完全阻滞前18次,峡部完全阻滞后36次。当起搏部位转为较远电极对时,初始电位均延迟,平均18±9ms,峡部不全阻滞时,终末电位延迟13±7ms,峡部完全阻滞后,终末电位提前12±8ms。差异性起搏对预测峡部完全阻滞的灵敏度达100%,特异度达88.9%。结论差异性起搏可准确鉴别峡部形成完全阻滞还是存在缓慢传导。  相似文献   
19.
对1例持续性心房颤动的患者行左房线性消融,采用CARTO系统行左房三维电解剖标测的同时行食管解剖重建。结果:在左房解剖模式图左房后壁上清晰显示食管的走行及和心房的相对位置,在此指导下,设计环形消融径线时可尽量避开食管的位置,术中和术后随访2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食管三维重建法有利于预防心房颤动消融术引起的心房食管瘘形成,且简单易行,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急性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治方法。方法通过临床症状与影像学诊断,采用局部注射等保守治疗及显微神经干松解手术,治疗16例各种急性臂丛神经卡压征引起颈肩上肢疼痛的病例。结果全组随访6个月,7例经保守治疗、9例经手术治疗者均缓解,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优良率分别达85.71%(6例)及88.89%(8例)。结论急性臂丛神经卡压征在治疗上可先经短期保守治疗,效果欠佳者采用手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