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9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糖尿病高血糖所致神经末梢改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及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的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和肢端坏疽为糖尿病足.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大中小微血管普遍受累的血管病变表现,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92.
乙脑疫苗注射引起过敏性紫癜的报道很少。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曾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6岁。因接种乙脑疫苗过敏致全身紫癜入院。患儿于入院前2天接种乙脑疫苗,1.5小时后发生全身瘙痒,继而出现荨麻疹样斑丘疹,逐渐转为瘀斑,双下肢水肿、踝关节疼痛,无血便及血尿。于当地医院用脱敏疗法治疗未见好转而来我院。患儿为第2胎足月顺产,既往有喘息性支气管炎病史。无家族性出血性疾病及青霉素过敏史。查体:体温37.3℃、脉搏84次/min、血压16/10kPa。意识清楚、颜面浮肿、呼吸平稳、无发绀、浅表淋巴结肿大,周身可见大小不等略突出皮…  相似文献   
93.
目的::评估孕激素辅助治疗术后高危型子宫内膜癌的效果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268例早期高危型及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术后是否使用孕激素治疗分为孕激素组(132例)和对照组(136例)。采用χ2检验,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两组的生存率和复发率。Cox多因素分析子宫内膜癌术后孕激素辅助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孕激素组和对照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2.6%%和77.9%,5年复发率分别为21.9%和27.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孕激素受体、病理分级、孕激素使用是否超过1年是影响激素治疗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子宫内膜癌术后激素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有明显影响,术后根据患者孕激素受体、病理分级的情况应用孕激素辅助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4.
糖尿病高血糖所致神经末梢改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及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的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和肢端坏疽为糖尿病足。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大中小微血管普遍受累的血管病变表现,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预后不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是糖尿病人致残的主要原因。文献显示有20%的病人因肢端坏疽而被截肢,占非创伤性截肢的50%~70%。本文对我科收治的1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健康干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5.
96.
周云霞 《吉林医学》2023,(6):1721-1724
目的:分析基于三维质量评价体系护理模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低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糖尿病患者84例,按照抽签法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各42例。试验组给予基于三维质量评价体系的护理模式,参照组仅使用常规护理。评估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代谢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6(SDSCA6)各项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指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参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基于三维质量评价体系护理模式,不仅能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其代谢指标,还可有效预防低血糖发生,保护患者健康。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雌激素受体(ER)α及β、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93例子宫内膜腺癌(内膜腺癌组)和31例正常子宫内膜(正常内膜组)VEGF、ERα、ERβ及PR的表达。结果:1内膜腺癌组VEGF阳性表达率(58.1%)明显高于正常内膜组(32.3%),而ERα的阳性表达率(59.1%)明显低于正常内膜组(8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Rβ、PR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VEGF的阳性表达在病理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α的阳性表达率在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的阳性表达率在病理分期和组织学分级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β的阳性表达率在临床病理特征中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VEGF与ERα的表达呈负相关(r=-0.273,P=0.046)。结论:VEGF及ERα的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VEGF及ERα的检测可能有助于评估子宫内膜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