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医药卫生   4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探讨非典型帕金森病(APD)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思路.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2006~2011年收治的48例APD相关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体格检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认知功能评估、左旋多巴(L-dopa)试验结果,复习文献,总结分析临床资料特征,并依据APD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作出临床诊断.结果 48例患者中,肌张力增高42例、震颤40例、运动迟缓39例、姿势反射异常32例、步态异常29例、直立性低血压13例、腱反射亢进11例、认知功能障碍11例、垂直性凝视麻痹和球麻痹各10例、共济失调和病理征阳性各8例、角膜K-F环7例、视幻觉5例、一侧肢体忽略并失用3例;肝功能异常9例、血小板减少8例、血清铜蓝蛋白降低7例、凝血功能异常5例;头颅CT:基底核区低密度影19例,脑室扩大17例,脑萎缩14例;头颅MRI:基底节区异常信号30例,脑室扩大20例,弥漫性脑萎缩18例,脑干和小脑萎缩15例,海马萎缩7例,双侧苍白球T2高信号4例.壳核“裂隙征”8例,脑桥“十字征”7例,中脑“蜂鸟征”6例;L-dopa试验反应不良46例;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总分<26分23例.出院诊断:多系统萎缩(MSA)18例、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10例、Wilson病(WD)7例、路易体痴呆(DLB)6例、伴帕金森综合征(PS)的阿尔茨海默病(AD)5例和皮质基底核变性(CBD)2例.结论 APD相关疾病间,虽然临床表现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临床特征、诊断标准及治疗转归各不相同,正确区分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治疗中促性腺激素(Gn)用量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1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423个周期。按照Gn用量的不同分为i组(〈1875U)、ii组(1875。〈2250U)、iii组(2250-〈2625U)、iv组(2625~3000U)、v组(〉3000U)来分析Gn用量和临床结局的关系。结果各剂量组总受精率、2PN受精率、种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组、v组和i组平均获卵数、生化妊娠率和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并且平均获卵数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多,而生化妊娠率和临床妊娠率出现下降。结论Gn用量的增大可以提高获卵数,对受精率无明显影响,但是生化妊娠率和临床妊娠率降低.说明过高的Gn用量可能影响卵子的质量,使胚胎继续发育潜能降低,在以后的使用中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推荐2—3支/d。  相似文献   
73.
74.
采用同步记录心阻抗二阶微分图和肢体阻抗血流图的方法,测量了183人的动脉容积脉搏波的传导速度(V)。结果提示,V 随年龄增长而加快,高血压患者的 V 明显高于同龄血压正常人,V 能间接地反映动脉弹性。  相似文献   
75.
静滴丙种球蛋白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伴IgG亚类缺陷病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76.
肺吸虫除可侵及肺以外,尚可引起皮下包块。但同时在腹壁和腹腔出现包块则不多见,且容易误诊。本院于1984年见到1例,兹报道如下: 患儿,男,10岁,贵州开阳县人。因无痛性下腹壁包块2月于84年9月21日门诊以“腹壁纤维瘤”收入院。检查:皮肤(一),浅表淋巴结不大,头颅五官无异常。心肺(一),腹软,肝脾不大。脊柱四肢无异常。下腹壁见-8×4×2cm包块,皮肤不红,包块边界清,质中,无压痛,固定。其深部(腹腔内)有一鸡蛋大包块与之相连。“B”超探及为2.4×2.6cm大小之回声。追问病史,半年前患儿曾数次生吃螃蟹。考虑  相似文献   
77.
78.
目的 研究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转导的细胞侧脑室内移植治疗局灶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的可行性,并探讨GDNF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SH-SY5Y细胞株,并用分子克隆技术转导入GFP-GDNF基因,使其可持续分泌绿色荧光蛋白GFP和GDNF.取75只体重150~180 g的健康雄性大鼠,分为移植缺血组、注射缺血组、缺血对照组和正常组等.在立体定向仪介导下向移植缺血组大鼠侧脑室注入转导GDNF基因的SY5Y细胞,向注射缺血组大鼠侧脑室内注射入5U/10μL的GDNF,24 h后采用线栓法对移植缺血组、注射缺血组和缺血对照组动物进行手术,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模型(即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在缺血后2 d时用Longa五分法评测行为学改变,TTC染色判断梗塞体积大小,用Western-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缺血损伤两天后,移植缺血组动物的肢体功能恢复效果优于缺血对照组,TTC染色亦提示移植缺血组脑梗死体积小于缺血对照组和注射缺血组(P<0.01).缺血灶周围脑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含量均明显增高,移植缺血组Bcl-2/Bax的比值高于缺血对照组和注射缺血组.结论 GD-NF对缺血性脑损伤大鼠有神经保护作用,用GDNF基因转导的细胞移植治疗是一种可行的途径,效果优于经侧脑室直接给药.GDNF可调节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这可能为其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9.
目的调查我国三级公立医院出院患者随访工作开展现状,旨在为提升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第5次“全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第三方评估”项目,对全国173家三级公立医院出院患者随访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参与调查的173家三级公立医院中,仅3家未开展出院患者随访工作。有72家(42.35%)设置了院级随访中心,90家(52.94%)为科级随访,均由院内医务人员实施;3家(1.77%)设置院级随访中心,并由第三方机构负责随访。不同类型医院患者随访形式有差异(P=0.006),肿瘤医院以“设置院级随访中心医务人员随访”为主,其余类型医院以“科室层面随访”为主。结论医院对组织开展患者随访工作持积极态度,但部分医院并未认识到患者随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建议进一步提高对出院患者随访工作重视程度,结合自身实际、随访目的及患者需求,灵活选择或组合随访人员,从院级和科级层面建立多学科患者随访团队,并严格监管。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多波长多点扫描激光全视网膜光凝(PRP)治疗早期PDR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我院眼科确诊为早期PDR的患者80例102眼,排除视网膜纤维增殖膜和玻璃体积血。A组(单纯PRP组)48例60眼,B组(康柏西普联合PRP组)32例42眼,激光治疗前3~5d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0.5mg。两组患者均分两次采用多波长多点扫描激光完成PRP治疗,间隔时间3~7d。3mo后根据FFA结果必要时补充激光。术后至少随访3mo,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和相关并发症、PRP术后3mo时BCVA,以及两组患者PRP术后1wk,1、3mo时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变化。

结果:A组患者玻璃体积血、黄斑水肿或原黄斑水肿加重的发生率均高于B组(P<0.05)。术后3mo时,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B组总有效率为90.5%(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CMT均有差异(P<0.05)。

结论:康柏西普联合多波长多点扫描激光PRP治疗早期PDR可减少激光术中玻璃体积血的发生率,减轻黄斑水肿,改善患者视力,其作用优于单纯PR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