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8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真空负压采血是目前被广泛推广的采血技术,与传统的一次性注射器采血相比,具有安全、全封闭、高效和有助于防止交叉感染等许多优点,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所接受[1]。
血液标本质量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至关重要。血液标本采集的影响因素广泛而复杂,真空负压采血也不例外。笔者将深入探讨真空采血操作的每个环节,包括采血装置、操作、样本的运输和处理等,分析其可能的干扰因素及对临床检测结果的影响,探索如何最大程度减少这些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外来务工人员异位妊娠的发生情况,为心理支持提供依据,制定护理措施。方法 2003年3月-2009年12月对本院收治的育龄外来务工人员异位妊娠96例患者进行总结分析,并对生殖道感染史、人流史、避孕史、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进行现况调查。结果 95.83%焦虑心理,91.67%抑郁心理,92.71%恐惧心理,31.25%孤独心理,76.04%对本病认知缺乏。结论通过对异位妊娠手术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为其提供心理支持,并通过护理手段提高患者对本病的认知程度,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  相似文献   
73.
目的检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患儿红细胞内外钙浓度及红细胞膜上Ca2+-Mg2+-ATPase活性,研究所检测指标与脑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出现低钙血症时能否钙剂治疗,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HIE的疗效,减少死亡和伤残。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86例不同程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红细胞内Ca2+浓度,以I-STAT1-Analyzer测定血浆游离钙,以化学比色法测定红细胞膜Ca2+-Mg2+-ATPase活性;以30例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均为羊水吸入和咽下综合征患者。将HIE组中部分患儿再分为补充钙剂组与未补充钙剂组,当补充钙剂疗程结束后再次检测各组相关指标。结果HIE急性期血浆游离钙浓度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内Ca2+浓度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膜上Ca2+-Mg2+-ATPase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些指标的变化与脑损伤的严重程度相关;在补充钙剂后红细胞膜上Ca2+-Mg2+ATPase活性及红细胞内Ca2+浓度均与未补充钙剂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浆游离钙浓度较未补钙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HIE时红细胞内钙超载,血浆游离钙降低,且红细胞膜上Ca2+-Mg2+-ATPase活性降低;补充钙剂后红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并未明显上升,故而HIE时对有低钙血症临床表现的患儿补充钙剂是可行的,但本研究并未解决补充钙剂后是否会延长细胞内钙超载的持续时间,因此提出以短期应用为妥,一旦临床表现缓解即可停止补充,血浆游离钙仅做为参考。  相似文献   
74.
桩核黏接界面物理构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本实验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测根管内壁牙本质-黏接剂-桩黏接界面的物理构象,了解微观的结构和形态与宏观的固位力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8颗人上前牙于釉牙骨质界冠方2mm处截断,根充1周后用预成桩配套钻制备根管。确保预备的根管位于中央包埋牙根。包埋后将钛合金和玻璃纤维两种预成桩分别用磷酸锌水门汀(ZPC)、玻璃离子水门汀(GIC)、树脂类黏接剂黏接于根管内。用LSCM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截断面的牙本质-黏接剂-桩之间的界面,用随机软件测量黏接层的厚度。结果不同的黏接剂的黏接层厚度没有显著差异;牙根不同部位的黏接层厚度有显著差异,即根尖部<根中部<根颈部;纤维桩的黏接层厚度大于钛桩。结论不同黏接剂的黏接层厚度没有显著差异,不同部位及不同桩的黏接层厚度有显著差异。Parapost Cement黏接层均匀、连续、无孔隙,优于其他两种黏接剂。  相似文献   
75.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是严重的进行性遗传性肌肉疾病, 由X染色体的DMD基因突变致抗肌萎缩蛋白丢失引起进行性肌无力和肌萎缩, 最终导致患者死于心肌和呼吸肌衰竭。目前的基因治疗方法主要旨在恢复抗肌萎缩蛋白的表达, 包括通读治疗、外显子跳跃治疗、载体介导的基因替代治疗和基因编辑治疗。文中综述了这些不同治疗方法的机制和临床研究的重要进展, 并分析这些治疗面临的挑战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6.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2009年7月~2010年10月,对胆囊息肉样病变14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50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脐部做-2em弧形切口,置入R—Port单孔多通道套管(康基公司生产),建立CO:气腹,使用5mm腹腔镜及硬质弯曲组织分离钳及电钩,完成胆囊切除。结果64例手术均获得成功。第1例手术时间为90rain,第2、3例手术时间均为65min,余61例38~62min,(46.5±2.4)min。不放置引流管,术后未发生出血及胆漏等并发症。术后3~5天出院,脐部无明显手术瘢痕。术后随访2周~17个月,平均6.5月,无切口感染、脐疝、腹腔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病人痛苦少及恢复快等特占  相似文献   
77.
目的 研究survivin在肺癌的表达及意义,探讨其与肺癌的组织类型、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关系.方法 应用兔疫组化S-P法检测survivin在104例肺癌的表达,其中鳞癌46例、腺癌33例,小细胞癌10例、其他类型癌15例.结果 survivin在104例肺癌组织中有67例呈阳性表达(64.42%),survivin的阳性表达与肺癌组织类型无相关性(P>0.05),survivin的阳性表达与肺癌的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肺癌伴淋巴结转移组的survivin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 检测肺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可作为判断肺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合并肺炎克雷伯菌( Kp)感染SD大鼠后,初步研究其所致肺炎与TLR4-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关系. 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RSV组、Kp组及RSV+Kp组,以RSV、Kp滴鼻感染SD大鼠,分别于感染后第0、1、3、5、7天不同时间点,测量其体重、肺指数( LI )的变化;HE染色观察肺的病理学改变;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TLR4、NF-κB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F-κB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 IL-1β)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RSV组和Kp组均存在弥漫性肺泡间隔增厚和炎症细胞浸润,且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肺泡结构破坏逐渐加重, LI、TLR4 mRNA、NF-κB mRNA、NF-κB 蛋白、TNF-α和IL-1β的表达均升高,并与RSV和Kp感染之间存在时间依赖性关系;RSV+Kp组 LI、TLR4 mRNA、NF-κB mRNA、NF-κB蛋白、TNF-α和IL-1β的表达量进一步升高,肺组织炎症明显加剧. 结论 RSV和Kp混合感染具有协同作用,加重肺部炎症;RSV合并Kp感染可能通过 TLR4-NF-κB途径诱导肺部炎症反应,释放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等.  相似文献   
79.
80.
目的 分析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术后复发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0例接受手术后肿瘤复发的PNET患者,其中单纯手术者2例,手术+化疗者15例,手术+放疗者3例,手术+化疗+放疗者10例.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PNET术后复发患者生存曲线,并行单因素分析性别、年龄、手术切除完整性、治疗模式及无复发间期(RFI)对总生存(OS)和复发后生存(RFS)的影响,采用Log-rank法检验其差异显著性,Cox回归模型对上述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对近20年国内外PNET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和总结.结果 全组中位总生存期为30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0%、44.1%、20.7%.26例出现术后局部复发(86.7%),4例出现术后远处转移(13.3%).全组中位RFI为4个月,6个月、1年和2年RFI分别为33.3%、16.7%、6.7%.全组中位复发后生存时间为14个月,1、3、5年复发后生存率分别为60.7%、16.9%、8.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放疗及手术切除完整可延长PNET术后复发患者的总生存(P值分别为0.006和0.033),RFI≥6个月患者的预后优于RFI<6个月的患者预后(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放疗和RFI≥6个月是PNET术后复发患者长期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分别为0.047和0.012).从2000年至今,报道PNET复发的文献患者共计1608例,在不同复发模式中,局部复发占292例,远处转移1089例,同时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227例.中位RFI 0.1~128个月,5年PRS 13%~28%,影响复发后生存(PRS)的因素包括:RFI≥24个月、初诊是否发生转移、大剂量化疗及局部放疗.结论 PNET术后复发患者预后极差,放疗在改善PNET术后复发患者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术后6个月内发生复发严重影响PNET患者的总生存,但对复发后生存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