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3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阐明姜黄素对心脏发育相关基因GATA4,MEF2C和Nkx2.5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表观调控机制.方法 姜黄素处理新生鼠心肌细胞后,分别用ELISA,Western blot,real time RT-PCR和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检测组蛋白乙酰化酶活性,组蛋白H3乙酰化修饰状态,GATA4,MEF2C和Nkx...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分析郑州市二七区2007~2010年法定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二七区2007 ~ 2010年传染病报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二七区2007~2010年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5种23 17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1 037。89/10万。传染病不同类型构成顺序为血...  相似文献   
103.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为中毒急症,是急诊内科和ICU常常接诊及收治的重症疾病。有机磷农药的有毒物质可在短时间内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及粘膜进入体内,迅速出现中毒症状。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发病急、发展快,可危及患者生命,必须及时进行抢救。急性有机磷中毒抢救  相似文献   
104.
角膜屈光手术在ICD-9-CM-3中的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参照临床分类方法,对角膜屈光手术进行ICD-9-CM-3分类。方法分析临床角膜屈光手术的具体手术方法,与ICD-9-CM-3分类进行对比。结果不同的角膜屈光手术分类在亚目11.7下的不同细目。结论手术编码时通过加强对英文的了解,对照中文翻译,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对比、分析,有利于准确编码。  相似文献   
105.
人工流产术后随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人工流产术后患者的身心健康恢复情况和术后避孕措施。方法600例人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0例,术后15d、30~60d进行随访,对照组300例出现异常情况随诊,两组患者均在术后90d随访1次。结果两组月经异常、慢性腹痛、避孕、再次妊娠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好人工流产术后随访能及时发现隐患及时诊疗,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研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CITED2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情况,并探讨其在该病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收集43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及2例意外死亡儿童右心耳组织,对CITED2基因进行突变筛查,同时利用生物信息学筛选,分别用亚硫酸氢盐修饰结合测序(BSP)及甲基化特异性PCR (MSP)检测CITED2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情况,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ITED2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 先天性心脏病组启动子区存在4例杂合子突变(均为-341 T>G),此突变对CITED2基因mRNA的表达无影响.其中BSP法成功检测到先天性心脏病组甲基化阳性率为83.3%(10/12),MSP法分析发现甲基化阳性率为84.2%(16/19),同时CITED2基因异常甲基化使其mRNA的表达明显减低(P<0.05).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中存在CITED2基因CpG岛的异常甲基化,此甲基化下调了CITED2基因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主动免疫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疗效。方法对143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采取主动免疫治疗,观察其治疗后封闭抗体(BA)和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再次妊娠的结局。结果 (1)临床妊娠成功112例,再次早期流产5例,26未受孕,妊娠成功率78.3%;(2)主动免疫治疗后复查,115例BA转阳性,阳性率80.4%。阳性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3)主动免疫治疗后CD3+细胞无变化,CD4+细胞、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CD8+细胞则明显升高(均P<0.01)。结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能提高BA阴性的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再次妊娠成功率及提高BA的阳性率,并可调节异常的细胞的免疫功能,有利于再次妊娠成功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8.
体外循环的临床应用开辟了心脏手术新纪元 ,但因其为非生理状态的血液循环、体温改变、内毒素释放及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因素可诱导补体活化、黏附分子表达、嗜中性粒细胞激活、细胞因子释放、脂类介质和内皮源性炎症因子产生、大量氧自由基生成。这些炎症介质相互间形成非常复杂的网络 ,引起迅速放大的炎症级联反应 ,触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的发生 ,严重者可导致多器官功能不全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该文通过对体外循环时相关致炎因子的产生、触发SIRS及脏器损害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 ,以便临床早期干预SIRS的发生、发展 ,减少术后并发症 ,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9.
GOSSYPOL RELATED FaYPOKALEMIACLINICOPHARMACOLOGIC STUDI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1972, gossypol was shown to have a potent antifertility effect in man. Further clinical trials indicated that in certain districts such as Nanjing, occasional cases of hypokalemia or even hypokalemic paralysis may occur during gossypol administration. There were contradictory views concerning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this condition. The authors carried out a series of clinicopharmacologic observations on gossypol related hypokalemic patients. The occurrence of hypokalemic paralysis is far more frequent in gossypol takers than in the control population which suggests that gossypol may be a causative agent in the disorder. In addition other factors such as low dietary potassium may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hypokalemia. In these patients, total body postassium is low and 1 of the apparent causes of body potassium depletion is renal potassium loss not due to hyperaldosteronism. The use of potassium salt at the stage of fatigability, a sure prodromal symptom of impending hypokalemic paralysis, is effective in the prevention of paralysis but for final resolution of the problem, the authors believe that increase in the dietary potassium level or even modification of the gossypol molecule may be necessary. Observation of the urine/serum potassium ratio in high water diuresis may be helpful to the diagnosis of normokalemic potassium deficiency.  相似文献   
110.
本文为进一步研究醋酸棉酚对雌性大鼠抗生育机理。配后大鼠于D_1-D_4连续灌服醋酸棉酚90mg/kg,D_5回收胚胎并取子宫内膜及黄体,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D_5胚胎发育受影响,摄取~3H-TdR活性减低,偶见子宫内膜局部受损伤,内膜微血管数量明显减少;一半动物卵巢黄体细胞形态发生改变。这些因素可能是酯酸棉酚对雌性抗生育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