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医药卫生   44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91.
蜕皮甾酮对肺再灌注后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旭  范士志 《四川医学》1998,19(5):377-378
探索蜕皮激素是否能够减轻肺再灌注后脂质过氧化损伤。方法:应用肺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颈静脉滴注蜕皮甾酮,检测湿肺干肺比重,测定肺组织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光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蜕皮甾酮可降低肺组织MDA,升高肺组织SOD,降低湿肺干肺比重和改善肺组织病变。  相似文献   
92.
抵克力得与川芎嗪对缺血性脑卒中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按 1986年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将 5 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 1组 (川芎嗪组 ) 2 8例 ,其中男 19例 ,女 9例 ;年龄 5 0岁~ 70岁 ,平均 5 8岁。治疗 2组 (抵组克力得 ) 2 8例 ,男 17例 ,女 11例 ;年龄 49岁~ 72岁 ,平均 6 0岁。两组患者均经头颅CT确诊。对照组 :选择正常人 2 5例 ,均排除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症及心脑血管病。男 15例 ,女 10例 ;年龄 48岁~6 5岁 ,平均 5 2岁。1 2 方法用硅化注射器取空腹静脉血 ,迅速注入盛有 0 5ml抗凝剂 (3 8%枸橼酸钠溶液 )的塑料试管中 …  相似文献   
93.
目的 观察肿瘤坏死因子(TNF)对体外培养的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泌功能及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应用植物药物成分蜕皮甾酮(EDS)进行防治的效果。方法 ①MTT法对培养内皮细胞琥碧酸脱氢酶活必的影响。②内皮细胞培养上清液ET、NO、MDA、LDH、SOD测定。③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内皮细胞ATP、ADP、AMP及能荷。结果 TNF与内皮细胞孵育后低浓度、早期内皮细胞被激活,随着TNF  相似文献   
94.
CDH/SDH型消化道吻合器在食管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CDH/SDH型消化道吻合器食管吻合经验。方法:85例食管癌及贲门癌切除后采用CDH/SDH型消化道吻合器食管胃吻合82例,胸内食管结肠吻合2例、空肠1例。结果:术后发生胸胃阍瘘1例(1.17%),保守治疗3月死亡;吻合口瘘1例(1.17%),再手术治愈。其余病例恢复顺利,无吻合口狭窄病例。结论:CDH/SDH型消化道吻合器食管吻合,较方便、安全,正确使用可降低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索不同构架的3D微结构对表皮干细胞增殖能力和细胞活性的影响并建立最佳3D生物打印模型.方法 通过采用不同尺寸:210、340、420μm的打印喷头结合3D生物打印技术构建3种不同的含细胞3D微结构;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3D微结构中细胞形态及增殖现象;活/死细胞染色技术检测细胞活性;采用方差分析和样本t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种不同构架的3D微结构均可促进表皮干细胞增殖;打印后0、3、7 d之间,3组3D微结构在细胞活性水平上均逐步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7 d时的细胞活性相比,3组3D微结构在14 d时的细胞活性均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210μm组和340μm组相比,420μm组3D微结构在长期培养中细胞活性水平最高(P<0.01).结论 420μm组3D微结构能够稳定促进皮肤替代物中表皮干细胞的增殖能力并维持高细胞活性,为构建3D生物打印组织工程表皮以及全层皮肤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6.
吴旭  王小芳  陈宗涛  王瑞  刁丽萍 《西部医学》2019,31(8):1228-1231,1236
目的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人群血清25(OH)D、跌倒风险及肌力等与维生素D缺乏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3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门诊收治的126例老年骨质疏松人群为研究对象,测定患者血清25(OH)D、血钙等指标,同时采用站起实验(CRT)、日常步速(NGV)、站起步行实验(TGUG)进行跌倒风险评估、手握式测力仪(HHD)等进行肌力水平测试,并分析老年骨质疏松人群血清25(OH)D、跌倒风险以及肌力等与维生素D缺乏的相关性。 结果 按年龄分组,25(OH)D水平随着年龄越大,水平越低,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年龄越大,肌力越小、跌倒风险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25(OH)D检测水平分组,三组患者中,年龄越大,25(OH)D缺乏越严重(P<0.05)。年龄矫正后,患者25(OH)D水平由低到高,肌力水平逐渐升高,跌倒风险逐渐降低(P<0.05)。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肌力水平与TGVG、NGV、CRT成负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发现,25(OH)D水平与TGVG、NGV、CRT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 0.53、 0.44、 0.46( 均P<0.05);与肌力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4(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人群中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患者跌倒风险明显增加,25(OH)D与得到评分呈负相关,握力减退与维生素D缺乏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97.
目的 对上海市瑞金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效果进行调查,分析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法,为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113名住院医师及31名带教教师、43名护士长进行问卷调查,参考柯氏模型,从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成果层四个层面对结果进行分析。反应层采用方差分析,行为层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反应层:住院医师对培训的总体满意度为3.45。学习层:所有参与培训的住院医师均通过医院组织的各类考试。行为层:通过分析住院医师自评表、带教教师及护士长他评表结果,住院医师的多项技能在培训后均有较大提升,且培训前后行为变化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成果层:113名住院医师患者投诉率为0,事故率为0,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100%,就业率100%。结论 瑞金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培训提高了住院医师各方面的能力,住院医师对培训的总体反馈较好;住院医师对培训薪水及待遇的满意度较低,对所在医院的归属感较差。  相似文献   
98.
目的 观察颈阔肌皮瓣修复颈段食管后在食管腔内的病理变化及修复重建颈希食管的临床疗效。方法 建立颈阔肌皮瓣修复颈段信管缺损的家犬模型12只,定期活杀取材,对颈阔肌皮瓣食管吻合部进行大体、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测定颈阔肌皮瓣食管部的抗张强度(WBS)、Ⅰ型前胶原(PCⅠ)及Ⅲ型前的(PCⅢ含量的变化。随访临床应用颈阔肌皮瓣的33例患者,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颈阔肌皮瓣在食管腕内仍有  相似文献   
99.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可危害患者全身器官系统的功能,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需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认识OSAHS对身体危害的广泛性和严重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OSAHS对心血管、呼吸、内分泌、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及其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5年患者切口外侧皮肤感觉障碍区域的转归进行随访,并分析相关因素及其对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笔者自2008-10—2008-12对67例(100膝)晚期膝关节疾病行TKA术后1周切口外侧皮肤感觉障碍分布大小进行测量,术后5年进行随访,将术后1周与术后5年切口外侧皮肤感觉障碍区域大小进行对比,并行膝关节KSS、WOMAC、SF-36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共随访44例(67膝),术后5年随访中所有患者已无痛觉缺失区,25.4%(17/67)膝关节切口外侧感觉减退已完全恢复,74.6%(50/67)膝关节仍存在切口外侧痛觉减退区;痛觉减退区面积为0~42.6(10.63±11.80)cm~2,较术后1周时减少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3,P0.001)。术后5年有主观麻木感11膝,无主观麻木感56膝,两者术后5年的痛觉减退面积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8,P0.001);主观麻木与客观麻木患者与KSS评分、WOMAC评分、BMI、是否髌骨置换等均无相关性。术后5年痛觉减退面积与切口长度、髌骨置换与否、BMI、手术侧别均无显著相关性。术后5年时膝关节KSS评分、WOMAC评分、SF-36评分与术后1周及术后5年的痛觉减退面积无相关性。结论 TKA术后切口外侧感觉障碍面积可随时间大部分或完全恢复,其最终转归对术后膝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