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3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42篇
医药卫生   73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01.
报告1例先天性梅毒。患儿,女,半月龄。患儿出生2小时被发现双手足鳞屑样皮疹,皮损逐渐增多。患儿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1∶4,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抗体IgM(+)。其母曾有梅毒感染史,RPR:1∶8。诊断:先天性梅毒。给予青霉素治疗14天后,皮疹全部消退,3个月后复查未见皮疹。  相似文献   
102.
正念减压疗法是以正念为基础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目前在肿瘤患者中广泛应用。经检索相关文献,就正念减压疗法的内容、正念水平的评估工具、正念减压疗法影响癌症患者疼痛的机制以及对疼痛的作用效果进行综述,为临床工作人员开展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低浓度布比卡因腰麻联合控制性补液对痔上黏膜环切术病人麻醉效果及术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痔上黏膜环切术病人20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0.45%布比卡因+常规补液组(Ⅰ组)、0.45%布比卡因+控制性补液组(Ⅱ组)、0.25%布比卡因+常规补液组(Ⅲ组)、0.25%布比卡因+控制性补液组(Ⅳ组),每组各50例,观察4组病人麻醉效果及术后尿潴留发生情况。结果 4组病人术中肛门松弛程度评分、直肠肛门牵拉反射评分、麻醉平面、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运动神经阻滞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Ⅳ组病人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均短于Ⅰ组、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组病人排尿费力、尿潴留发生率低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Ⅲ组病人排尿费力、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低于Ⅰ组。结论不同浓度布比卡因腰麻均可在痔上黏膜环切术术中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在痔上黏膜环切术围术期行控制性补液,并采用低浓度布比卡因进行术中麻醉,可降低术后尿潴留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4.
四川省食品中金属污染物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毅  赵年华  罗静  兰真  吴婷  颜玲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7):1244-1246
[目的]了解、分析四川省食品中铅、镉、汞、铝等金属的污染状况,为制定相应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在四川省10个城市对11种食品690份进行铅、镉、汞、铝污染状况监测。[结果]食品中铅、镉、汞、铝含量的合格率分别为:97.74%,93.10%,92.14%,66%。[结论]四川省食品中金属污染的情况较普遍,部分食品存在金属超标现象,尤其油炸面制食品中铝污染问题较为严重,对此应加大监测、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化瘀解毒降浊法干预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免疫反应和抗过敏疗效分析。方法:将208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08例,给予化瘀解毒降浊汤加减治疗并配合常规治疗;B组10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症状体征等改善的情况。结果:化瘀解毒降浊汤治疗组(A组)在抗过敏、抗炎、改善肾功能等方面明显优于西医常规治疗组(B组)(P〈0 05)。结论:化瘀解毒降浊法对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具有较强的抗炎、减少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沉积、抗过敏作用。  相似文献   
106.
余长柱  姜同翠  马云鹏  吴婷妮  李俊 《安徽医药》2012,16(12):1766-1767
目的组装一台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分析仪。方法以473 nm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器为激发光源,自制的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采用共线型光学结构,用VB2为模型化合物进行该分析仪的性能评价。结果 VB2的浓度检出限为2.0×10-9mol·L-1(7.5×10-7 g·L-1),质量检出限为4.0×10-18 mol(1.5×10-15 g),在1.0×10-8~1.0×10-6 mol·L-1浓度范围内呈线性相关。结论自组装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分析仪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灵敏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评价脑磁图(MEG)功能定位在脑功能区肿瘤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肿瘤位于功能区及其附近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前行MEG功能定位,术中结合神经导航系统实时定位肿瘤及功能区,指导肿瘤切除和功能保护.结果 肿瘤位于功能区6例,与功能区部分重叠6例,功能区边缘5例,功能区外1-2cm7例.肿瘤全切除20例,次全切除4例.术后出现一过性神经功能障碍加重6例,持久性功能障碍加重4例.结论 MEG功能定位是术前无创功能定位技术,能够明确肿瘤与功能区位置关系,应用于功能区及附近肿瘤手术,可减少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8.
近年来高脂血症与急性胰腺炎(AP)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高脂血症已成为AP的一个较常见的病因,并能诱发和加重AP的病情进展,但具体机制尚未阐明.由于近年来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在AP病情进展中所起的作用得到揭示,故本实验试图从肠道屏障功能改变方面对高脂血症与AP之间的关系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观察9 d疗程的含莫西沙星三联方案对初治和复治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的根除效果.方法 纳入313例Hp感染初治患者、51例第2次治疗患者、32例第3次治疗患者,均给予莫西沙星400 mg 1次/d,埃索美拉唑20 mg 2次/d,替硝唑400 mg 2次/d,疗程9 d.疗程结束4周以后复查呼气试验,阴性者为根除成功,按照意向治疗(ITT)和按符合方案(PP)分析计算Hp根除率及95%可信区间(CI),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患者的依从性.结果 按ITT分析:首次治疗组、第2次治疗组、第3次治疗组的Hp根除率分别是89.8%(86.7%~93.0%)、81.2%(75.3%~90.9%)、81.2%(66.1%~9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339,P>0.05);按PP分析:3组Hp根除率分别是93.9%(90.9%~96.4%)、84.8%(79.1%~93.6%)、81.2%(66.1%~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94,P<0.01),第2次治疗组、第3次治疗组的根除率均低于首次治疗组(χ~2=4.885、P<0.05,χ~2=7.023、P<0.01).在首次治疗组中,不管按ITT还是PP分析,活动期溃疡病和慢性胃炎患者的Hp根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670、0.030,均P>0.05).按ITT分析,3组慢性胃炎患者的Hp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50,P>0.10),而按PP分析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51,P<0.05),其中第3次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Hp根除率低于首次治疗(χ~2=8.076,P<0.01).比较常见的不良事件是大便次数增多、腹部不适和头晕,多出现在服药的前3 d内,一般可以忍受,仅1例(0.3%)因头晕而停药,治疗的依从性为96.0%.结论 9 d疗程的莫西沙星+埃索美拉唑+替硝唑方案对于初治和复治Hp感染患者都有比较高的根除率,依从性高,不良事件相对较少,可以作为一线甚至二线补救治疗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10.
注射用葛根素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薇  吴婷 《中国医药导报》2010,7(5):57-58,60
目的:对注射用葛根素进行凝胶法干扰试验,建立注射用葛根素的细菌内毒素检查试验方法。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结果:注射用葛根素稀释至浓度1.5mg/ml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无干扰作用。结论:使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检查注射用葛根素中的细菌内毒素是可行的,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家兔热原检查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