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目的:观察氯沙坦早期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疗效.方法:选自2012年1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两组均予以硝普钠、强心剂和利尿剂进行治疗,对照组(48例)给予氯沙坦治疗,观察组(5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0.5a、1.0a心功能(NYHA)、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血液B型脑钠肽(BNP)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0.5a、1.0a的NYHA、LVEF及BN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氯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早期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疗效优于单用氯沙坦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2.
目的:确定牡荆油薄层色谱鉴别的实验条件.方法:采用硅胶G薄层板,用不同的展开剂和不同的显色剂对牡荆油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研究.结果:牡荆油薄层色谱条件为以环已烷:乙酸乙酯(10:0.5)为展开剂,喷以5%香草醛硫酸液显色,得到满意的薄层图谱.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精密度和重现性好,且操作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23.
胆胰双支撑引流对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胆胰双支撑引流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预防胰瘘的价值。方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1例,采用Child方式重建消化道,胰管内置入硅胶管引入肠腔,于胆肠吻合口上方的肝总管另行戳孔置入T管引流入空肠。结果31例中发生并发症5例(16.1%),其中胰瘘1例(3.2%),无死亡病例。结论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双支撑引流,有利于降低术后胰瘘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4.
选取收治的98例CO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试验组采用大剂量纳洛酮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患者治疗后的情况,综合各指标判断大剂量纳洛酮治疗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疗效。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均有所恢复,其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9%。试验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AAMD与MMSE均无显著差异,但治疗后差异显著。大剂量纳洛酮在可一定程度上治疗CO中毒迟发性脑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5.
严重腹腔感染是腹外科较复杂的难题。在正确早期诊断的同时,除必要的手术治疗,术后抗生素的应用和营养及对各脏器功能的支持等综合性措施外,中医通里攻下法在术后腹腔感染的治疗中也有很好的疗效。我院在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共行四大常见急腹症手术360例(其中肠道手术43例,阑尾手术54例,胃手术38例,胆囊手术225例),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治疗混配农药中毒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4月至2011年12月我科收治的混配农药中毒患者9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血液灌流组各48例,比较两组恢复自主意识时间、住院时间、阿托品用量及疗效.结果:血液灌流组患者恢复自主意识时间、住院时间、阿托品用量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血液灌流组治愈率95.8%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2.9%(P<0.05).结论:血液灌流治疗混配农药中毒能提高患者生存率,促进患者意识恢复,减少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少且操作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7.
黄祖华  黄洁明  吴启 《吉林医学》2011,32(13):2525-2526
目的:研究血清镁浓度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关系。方法:研究组120例CHF患者,根据有无心律失常分为两组,6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镁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CHF患者血清镁浓度较对照组下降,且CHF伴心律失常组下降更明显。结论:CHF可引起血清镁浓度降低,低血镁可加重CHF,并可致心律失常,两者互为影响。  相似文献   
28.
《印度教徒报》1979年12月5日报道:脑和神经系统疾病至今大部分仍不能用药物作系统的治疗,是由于这种器质性系统十分复杂。脑包括着无数邻近的小区和极小的区域,这些区域直接关系到各种不同的活动过程。每一区域的生化组成与其周围区域的生化组成不同,只有对每一区域的生化过程准确了解之后,才能鉴定各种病理变化的原因。这一类的细胞分析工作,意味着需要超敏感的微量方法,这种微量技术已在研究中,为时仅数年,主要是在西德格丁根的马克思·普兰克实验医学研究所的神经化学研究中心进行的。  相似文献   
29.
手法加牵引配合中药治疗颈性眩晕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眩晕是临床上常见症状,病因及机理十分复杂,我们认为颈椎退变所致的节段性失稳及由此产生的颈部慢性软组织损害、无菌性炎症对椎动脉周围的神经刺激是发病的主要原因(排除非颈源性眩晕).据临床统计因颈椎病而致眩晕患者颇为常见,50岁以上的头晕患者约50%为颈性眩晕,近年来从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角度对本病的发病机理有了深一步的认识.自1997年以来,我们按潘之清氏诊断标准,对50例患者采用颈椎牵引,正骨手法复位,配合使用口服中药进行对症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0.
加昧瓜蒌薤白汤对心肌缺血大鼠作用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加味瓜萎薤白汤抗心肌缺血大鼠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异丙肾上腺素造成心肌缺血大鼠模型,观察加味瓜萎薤白汤对心肌缺血大鼠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及心尖肌病理组织学的影响。结果 加味瓜萎薤白汤能降低心肌缺血大鼠血浆ET水平、提高心肌缺血大鼠血浆及心肌组织NO的含量,减轻异丙肾上腺素对心肌组织的损害,降低心肌组织坏死率。结论 加味瓜萎薤白汤能减轻心肌缺血程度,降低心肌组织坏死率。其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ET释放及促进NO的合成与释放,调节了ET和NO的平衡,使血管平滑肌舒张,降低血小板聚集,从而减轻心肌细胞的缺血性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