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医药卫生   47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81.
目的:构建女性中医健康管理效果评估指标体系。方法:提取《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月经不调疾病的疾病和证候疗效评价指标及分值标准;搜集与月经不调疾病发病相关的饮食、情志、运动等方面的健康行为,构建月经不调健康行为评分指标。结果:构建了疾病疗效、证候疗效以及健康行为分数组成的女性中医健康管理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结论:评估指标体系有助于动态跟踪干预和管理效果,有助于用户及时调整干预方案和改善不良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82.
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有关乙脑文献数据,采用基于敏感关键词频数统计的数据分层算法,挖掘乙脑中药、中成药、西药及西药与中成药联合应用规律,并利用Cytoscape 2.8软件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中药以生地黄、板蓝根、大青叶、生石膏、黄芩等清热解毒药最为常用;中成药以安宫牛黄丸、清开灵注射液等应用为多;西药以干扰素、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为基础,常常与其他抗病毒药、脑细胞营养药、激素类等药联合应用,这些西药也经常与安宫牛黄丸、清开灵等中成药联合应用。结论文本挖掘能够比较客观地总结疾病用药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基于文本挖掘技术的高血压病中成药与西药用药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使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高血压病中成药、西药的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中检索高血压相关文献,利用专有的文本工具进行信息提取,通过反复清洗,去除噪音,分析治疗高血压病的常用中药、中成药、西药及中成药、西药配伍使用情况。结果:治疗高血压病最常用的中药是天麻、钩藤,最常用的中成药是丹参注射液和珍菊降压片,最常用的西药是卡托普利和硝苯地平,最常用的中成药、西药配伍是卡托普利和珍菊降压片、硝苯地平和珍菊降压片。结论:使用文本挖掘技术能够得到符合临床实际的治疗高血压病的常用中药、中成药、西药、中成药与西药配伍,为探索中成药、西药治疗高血压病用药规律提供文献学支持。  相似文献   
84.
对证使用有毒中药是控制其毒性的有效措施,用现代语言诠释其科学内涵对于健全和国际化推介中药毒性理论具有重要意义。采取能够反映中医学整体观的司外揣内研究思路和方法,从量-效/毒关系研究入手,建立恰当的对应证候动物模型,采用代谢组学、网络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理论和技术,构建并解析各层次分子网络,有望诠释有毒中药对证控毒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85.
基于文本挖掘探索六味地黄丸临床适应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味地黄丸是中医临床经典用药,对于总结及拓展其适应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收集六味地黄丸文献数据,采用基于敏感关键词频数统计的数据分层算法,挖掘数据集中相关症状。结果发现,六味地黄丸除传统认识的适应症外,潜在适应症为口疮、(性)功能障碍、便秘、足跟痛等。  相似文献   
86.
87.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金银花、连翘对甲型H1N1流感免疫调节通路的影响。方法:在台湾中医药资料库,Pub Chem及Gene公众网络平台数据库查找金银花、连翘的靶蛋白及甲型H1N1流感相关基因,运用生物信息软件对检索到的数据集进行分析,解读金银花、连翘单用和连用对甲型H1N1流感相关的免疫调节生物通路的影响。结果:金银花相关靶蛋白共16个,连翘相关靶蛋白共8个,甲型H1N1流感相关基因32个;生物信息分析发现金银花和连翘有各自作用的特异性的免疫调节通路;对于巨噬细胞中白介素-12信号的生成通路和白介素-8信号通路,二者作为药对使用后,代表药物靶蛋白与生物通路相联性的-log P大于单独使用金银花或连翘;金属蛋白酶家族(MMPs)参与了多数金银花特异性作用的通路,蛋白激酶C-α(PRKCA)参与了连翘特异作用的通路。结论:对于甲型H1N1流感相关的免疫通路,金银花和连翘有各自的调节特点,作为药对使用对对巨噬细胞中白介素-12信号的生成通路和白介素-8信号通路调节更有优势,MMPs和PRKCA可能是金银花和连翘分别作用于免疫通路的关键蛋白。  相似文献   
88.
该文拟通过一系列系统药理学方法探讨甘草甜素的药理作用机制。运用文本挖掘工具,获得甘草甜素主要相关疾病;在Polysearch和PubChem 数据库获得甘草甜素的靶蛋白;运用网络可视化软件,构建甘草甜素靶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借助基因本位论 (GO) 工具分析甘草甜素蛋白质群;通路富集分析甘草甜素靶蛋白的作用通路。文本挖掘结果表明甘草甜素主要相关疾病有慢性丙型肝炎、慢性肝炎、肝炎、HIV病毒、肝癌等;基因本位论分析结果表明甘草甜素主要通过修饰蛋白、修饰染色质等作用发挥生物学功能;信号通路富集结果表明甘草甜素主要作用蛋白与MAPK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癌症途径以及细胞凋亡等信号通路相关。可见,甘草甜素可能主要通过调控MAPK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多途径发挥其药理作用。综合运用系统药理学的方法可以实现快速而全面的分析药物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89.
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面神经麻痹4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气虚血瘀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5例,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味口服;对照组35例,给予牵正散口服,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痊愈35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7%。对照组痊愈21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6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面神经麻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0.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探讨针灸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网络版数据库中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处方数据库,采用关联分析法对针灸治疗高血压病的穴位、配伍、分部、经脉、特定穴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85篇,针灸处方285首,涉及腧穴62个,腧穴使用总频次为588。针灸治疗高血压病以太冲、曲池、风池、合谷、足三里、百会为主穴,并随证加减;高频基础方为太冲、合谷、足三里、曲池;腧穴分布以四肢部为主,占53.2%;归经以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为主,共计占63.9%;腧穴使用以特定穴为主,占95.7%,高频特定穴有五输穴、原穴、交会穴。结论针灸治疗高血压病基本方为太冲、合谷、足三里、曲池,多从肝经、胃经、大肠经、胆经论治,多选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特定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