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医药卫生   47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属中医“痹证”范畴,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仍无特效疗法。临床上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RA,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RA病情发展,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就近10年来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RA的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2.
黄芪多糖对B16-F10荷瘤鼠髓样抑制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对B16-F10荷瘤鼠髓样抑制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探讨黄芪多糖在抗肿瘤免疫机制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方法:建立B16-F10荷瘤鼠模型,通过计算抑瘤率观察黄芪多糖的体内抗肿瘤活性;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中Gr-1+CD11b+髓样抑制细胞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IL-10、VEGF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黄芪多糖治疗可以明显抑制荷瘤鼠黑色素瘤的生长,且可以降低荷瘤鼠脾脏Gr-1+CD11b+髓样抑制细胞比例,抑制外周血VEGF、IL-10的分泌,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适当浓度的黄芪多糖可能通过降低髓样抑制细胞的比例,抑制VEGF、IL-10的分泌和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43.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评价复方丹参滴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应用和深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检索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无盲法和语言限制;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RCTs,依据Jadad评分法进行文献的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54篇文献,有4篇为高质量文献,占所有纳入研究的1.57%。按干预措施和疗效评价分组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改善心绞痛症状方面,以复方丹参滴丸作为干预药物,与对照药消心痛比较,第1组其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7,95%CI(0.96,1.20)],第2组和第3组复方丹参滴丸的疗效均优于消心痛[RR=1.28,95%CI(1.12,1.45);RR=1.48,95%CI(1.22,1.78)];与对照药复方丹参片比较,复方丹参滴丸的疗效优于复方丹参片[RR=1.29,95%CI(1.15,1.46)]。在改善心电图方面,复方丹参滴丸与消心痛比较,第1组其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22,95%CI(1.00,1.50)],第2组复方丹参滴丸的疗效优于消心痛[RR=1.58,95%CI(1.20,2.06)];复方丹参滴丸与复方丹参片比较,复方丹参滴丸的疗效优于复方丹参片[RR=1.27,95%CI(1.07,1.50)]。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其缓解心绞痛和改善心电图的疗效相对优于消心痛和复方丹参片,且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虽然近年来RCTs研究的数量和质量有逐年提高的趋势,但仍需从临床试验设计的科学性、报告的规范性等诸多环节来提高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44.
<正>Being the unique co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pattern classification exerts a direct effect on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herbal interventions.In this article,the authors integrated the pattern classification and disease diagnosis with many approaches from systems biology.Integration of pattern classification with biomedical diagnosis by systems biology is not only a new direction of personalized medicine development,but also provides a new drug development model.In the further study,the pattern classifications of major diseases will be the focus of research.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制轻中度支气管哮喘中医症状问卷(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mptoms questionnaire of asthma,TCMSQOA),以补充现代医学支气管哮喘问卷内容,为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评价提供一个工具。方法在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确定支气管哮喘中医症状条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从6个临床中心采集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医症状信息,然后分析问卷的信度、效度,以及TCMSQOA与Juniper哮喘生命质量问卷(asthma quality of LifeQuestionnaire,AQLQ)的相关性。结果 TCMSQOA包含28项中医症状条目,概括为5个维度,分别表示哮喘程度(疾病特征)、痰饮、寒、外感、热5个方面。TCMSQOA问卷的内部一致性评价结果 Cronbach’sα系数为:综合分0.90,疾病特征0.88,痰饮0.87,寒0.75,外感0.64,热0.45。TCMSQOA的疾病特征与AQLQ活动受限、哮喘症状和总分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7,但两者其他领域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较小。结论 TCMSQOA能反映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医症状特征,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并可补充哮喘疗效评价时痰饮、寒、热及外感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46.
糖尿病(DM)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抵抗所致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以多尿、多饮、多食及消瘦为典型临床表现,属中医学消渴病范畴。中医认为脾肾两脏在糖尿病(消渴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阅读历代文献,提出脾虚为糖尿病发病之始动因素,肾虚为其关键因素,脾肾亏虚为其基本病机,脾肾同治为其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47.
老年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是指发生在早老及老年时期以精神行为异常为主的脑变性疾病,晚期可以危及患者的生命,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病位在脑。从瘀血来探讨其发病原理及其规律。  相似文献   
48.
血小板数量与中西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血小板数量变化与中西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疗效的相关关系。方法 来自9个临床中心的356例确诊活动期RA病例,随机分成中药治疗组(184例)和西药治疗组(172例)。西药治疗方案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和慢作用药,中药治疗包括基础治疗(口服雷公藤多甙片、益肾蠲痹丸)和辨证用药。以双手X线分级作为RA关节损伤程度的判断指标。以ACR20作为疗效评价标准,分别对不同X线分级RA患者血小板数量的变化与疗效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血小板数量与X线分级相关,血小板数量高的患者关节损伤程度也高;经过中西医治疗方案治疗后。X线分级为Ⅱ、Ⅲ级、中药治疗有效的患者血小板数量普遍低于无效患者;X线分级为Ⅲ级、西药治疗有效的患者血小板数量普遍低于无效患者。结论 血小板数量与药物治疗的疗效密切相关,可作为RA治疗方案适应证优化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9.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软骨破坏相关血生化和免疫因素,并探讨中西药对其影响的特点。方法397例确诊活动期RA病例随机分成中药治疗组203例和西药治疗组194例。西药治疗方案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和慢作用药,中药治疗包括基础治疗和辨证用药,6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收集患者相关血生化和免疫检测指标,通过数理统计分析,从中确定软骨破坏相关因素,比较中西药对这些相关因素的影响。结果软骨破坏程度与红细胞(RBC)及血小板(PLT)计数密切相关;治疗前后比较,中药组RBC计数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西药组PLT计数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组升高RBC的幅度与西药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而西药组降低PLT的幅度与中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药均能改善RA软骨破坏相关因素,但改善途径不同。  相似文献   
50.
专业日语课为第一外语为日语的硕士生所开设的课程。其教学目的是:通过讲授有关医学专业的日语书刊和文选,使学生掌握医学科技日语的特点。培养学生阅读日文医学科技资料的能力。使其能以日语为工具进行专业的书面交流和口头交流。在几届硕士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了许多问题。现就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