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 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外放疗后复发唾液腺癌的临床应用与疗效。方法:收集2004年7月至 2016年7月收治的43例接受外放疗或手术联合外放疗后头颈部唾液腺癌复发患者,按照头颈部癌常规分割放射治疗方案(每天1次,每次1.8~2.0 Gy,每周照射5 d)计算本组患者既往累积放射治疗剂量:7例患者50 Gy以下,26例患者50~60 Gy,4例患者60~70 Gy,6例患者80 Gy以上(80~120 Gy)。患者末次外放疗至局部复发时间间隔为4~204个月,中位时间间隔为48个月。43例患者中,25例单纯行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18例行手术切除后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近距离治疗的处方剂量为100~140 Gy。术后随访观察,统计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评价毒副反应。结果:中位随访时间27个月(2.5~149.0个月),其中,腺样囊性癌患者中位随访时间31个月(2.5~112.0个月),黏液表皮样癌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5~149个月)。1、3和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6.5%、48.8%和42.7%,生存率分别为88.0%、56.7%和45.8%,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8.3%、45.4%和38.1%。单纯粒子近距离治疗组与手术切除后粒子近距离治疗组在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放疗反应Ⅰ/Ⅱ级2例,Ⅲ级及以上3例;晚期放疗反应Ⅰ/Ⅱ级8例,Ⅲ级及以上3例;Ⅲ级及以上放疗反应发生率为7%。结论: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为治疗外放疗后复发唾液腺癌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在毒副反应发生率较低的前提下提高了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上颌骨缺损影响患者的美观与功能,缺损修复方式多样。本文报道1例经口内吻合股骨内侧髁骨瓣修复上颌骨缺损病例,介绍股骨内侧髁骨瓣的特点及口内吻合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应用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放疗在腮腺区复发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13年,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经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的24例复发腮腺腺源性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临床Ⅳ期。定期随访,观察并分析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24例复发肿瘤患者,随访时间4至59个月。6例局部控制失败,10例患者死亡。患者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74.8%和39.3%,1年、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4.8%和31.5%,1年、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2.0%和69.4%。无3级以上放射性损伤。结论 单纯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复发腮腺恶性肿瘤患者,为可选治疗方式,局部控制率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纯125I粒子治疗后头颈部腺源性癌远处转移的一般规律。方法:2002年至2010年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头颈部腺源性癌患者43例,因全身或局部因素不能进行手术切除,行单纯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肿瘤部位包括腮腺、颅底颞下窝、舌、上颌、咽旁、口底、颌下、唇。术后随访观察,统计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及远处转移情况。结果:远处转移率为53.5%(23/43);转移发生时间为5~96个月,平均时间(27.0±23.7)个月,中位时间21个月;肺为最常见转移部位(16/23,69.6%);远处转移常见病理类型为腺样囊性癌(14/23,60.9%)和非特异性腺癌(7/23,30.4%)。最终死亡26例,其中18例因转移而死亡,占所有死亡患者的69.2%(18/26)。27例获得了肿瘤完全消退(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12例消退大于50%(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2例消退小于50%,2例无效,有效率(CR+ PR)为90.7%。3年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分别为60.1%和82.6%,5年分别为53.4%和56.0%。结论:对于手术禁忌或无法切除的头颈部腺源性癌,单纯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可以取得良好的近期疗效,但远期疗效仍有待进一步观察。远处转移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肺为最常见的部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数字化外科辅助下以咬合为导向的髂骨瓣重建上颌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对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行数字化外科辅助上颌骨肿物切除、即刻上颌骨重建手术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主要评价指标为牙弓重建率、重建牙弓与镜像牙弓之间的夹角、最大及最小颌间距离,次要评价指标为手术时间及面部对称性满意度。结果: 8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4例。中位数年龄为32岁(范围:15岁~55岁)。平均牙弓重建率为(86.3±5.7)%,重建牙弓与镜像牙弓的平均夹角为(11.4±6.7)°,平均最大颌间距离为(12.9±1.5)mm,平均最小颌间距离为(8.6±2.3)mm, 平均手术时间为(326±60)min。所有患者对术后外形的恢复均满意。结论: 数字化外科辅助下以咬合为导向的髂骨瓣重建上颌骨缺损能够获得较好的远期种植义齿修复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