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20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循证护理的实践程序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护理实践发生了巨大变化 ,也给护理从业人员带来诸多挑战 :提高护理专业技能、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将信息技术融入目标管理、运用网络技术进行文献查询、对最佳护理实施系统评价、满足病人及健康咨询者的需求 ,是当代护士在进行护理决策时面临的新问题[1] 。护理决策贯穿于护理活动始终 ,它要求护士在实践中做出最有价值的分析。循证护理作为一种理想的实践活动 ,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及家属的需求 ,同时将有限的医疗保健资源发挥出最大价值。它是指护理人员在临床实践中运用最新最佳的证据对病人实施护理[2 ] 。这一实践不仅规…  相似文献   
52.
目的建立饮用水中高氯酸盐的离子色谱(IC)碳酸盐体系测定方法。方法水样经0.22μm针式过滤器过滤,当水样中硫酸盐浓度小于300 mg/L时,可直接进样;硫酸盐浓度大于300 mg/L时,可使用lC-Ba离子色谱前处理柱降低硫酸盐浓度后再进样,进样体积为250μl。选用Metrosep A supp 4(250 mm×4.0 mm)色谱柱及Metrosep A supp 5 Guard(5 mm×4.0 mm)保护柱进行色谱分离,以4.0 mmol/L碳酸钠-1.7 mmol/L碳酸氢钠溶液作为淋洗液,等度淋洗,采用电导检测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在5~140μg/L的线性范围内,所得高氯酸盐的回归方程为y=0.000 619x-0.000 522,r=0.999 6。该方法的检出限为2μg/L,定量下限为5μg/L;加标回收率为94.0%~104.0%,RSD为0.18%~3.86%。结论该方法样品预处理简便、耗时短,仪器普及率高,操作简单、快速,经济成本较低,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高,可用于检测饮用水中的高氯酸盐。  相似文献   
53.
目的分析全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106项水质指标的检测能力,为促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水质检测能力建设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4年全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水质检测能力数据,采用系统聚类方法,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各类型指标的检测能力为变量,对各级机构进行聚类,并分析检测能力特征。结果省和省会城市、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检测能力均聚类为3类,县(区)级聚类为5类;省和省会城市机构1、2、3类所占比例分别为77.4%、9.4%和13.2%,常规指标平均检测能力分别为42项、41项和34项,非常规指标平均检测能力分别为62项、40项和7项;地市级机构1、2、3类所占比例分别为34.6%、25.8%和39.6%,常规指标平均检测能力分别为41项、39项和34项,非常规指标平均检测能力分别为55项、26项和3项;县(区)级机构1~5类所占比例分别为2.7%、11.3%、32.1%、39.2%和14.8%,常规指标平均检测能力分别为39项、37项、35项、27项和4项;华北、西南和西北地区各级机构的水质检测能力较弱;各级机构毒理学指标的检测能力水平均有待提升;检测能力缺失的主要原因是缺少仪器设备和标准品。结论我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水质检测能力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尤其需要注重省和省会城市机构非常规指标、地市级和县(区)级机构常规指标检测能力的建设,以及增强对华北、西南和西北地区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仪器设备配置、标准品购买以及人员培训方面的投入。  相似文献   
54.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对药学类专业生产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实践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55.
HPLC测定苦参碱平衡溶解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考察苦参碱在不同pH下的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为设计苦参碱肝靶向制剂的开发提供基础。方法:测定苦参碱在pH 2~11磷酸盐缓冲液的平衡溶解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采用饱和溶液法和摇瓶法测定其表观溶解度,通过苦参碱分配平衡后在油相(正辛醇)和水相的质量浓度比,计算油水分配系数,采用HPLC测定样品溶液的质量浓度。结果:苦参碱在不同pH溶液均溶解,油水分配系数随pH的增大有增大的趋势,在有机溶剂中明显增大,且随极性增大溶解度也增大。水中溶解度70.26 g.L-1,苦参碱在pH>7.00时油水分配系数(lgPapp)>1.0,易于药物吸收。结论:苦参碱既有亲水性又有亲脂性,在碱性条件下脂溶性较好。  相似文献   
56.
吕佳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3):1012-1013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壶腹部周围癌及胰头癌的标准术式,其切除范围包括:远端胃、胆囊、胆总管、十二指肠、胰头和上段空肠,切除后再将胰胆、胃空肠关系重建,由于手术创伤大,患者心理、生理均受到打击,因此要使患者尽快康复,在围术期积极实施相关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2007年5月—2009年8月我病区共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7.
本文对水飞蓟素·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进行了探讨。包合物用薄层色谱、X射线衍射分析等证明该包合物质量是可靠的。我们还利用该包合物制备了益肝灵片,结果表明:包合物与市售益肝灵片,两者之间相对累积释放量有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杞黄颗粒(QHG)对H2O2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系ARPE-19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常规培养ARPE-19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H2O2损伤组(200 μmol?L-1 H2O2处理细胞)、QHG低剂量组(1 g?L-1 QHG作用24 h后再加入H2O2处理细胞)和QHG高剂量组(2 g?L-1QHG作用24 h后再加入H2O2处理细胞)。使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ARPE-19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ARPE-19细胞凋亡率,Real-time PCR检测各组ARPE-19细胞β淀粉样蛋白(Aβ)mRNA表达,ELISA检测各组ARPE-19细胞Aβ以及攻膜复合物(MAC)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相差显微镜下可见,QHG低剂量组、QHG高剂量组ARPE-19细胞形态改变均较H2O2损伤组轻。对照组、H2O2损伤组、QHG低剂量组、QHG高剂量组ARPE-19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85±0.14)%、(43.60±1.80)%、(23.23±1.43)%、(17.90±0.78)%,H2O2损伤组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QHG低剂量组及QHG高剂量组细胞凋亡率均较H2O2损伤组明显降低,且QHG高剂量组较QHG低剂量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对照组相比,H2O2损伤组ARPE-19细胞Aβ mRNA及Aβ、MAC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与H2O2损伤组相比,QHG低剂量组及QHG高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ARPE-19细胞Aβ mRNA 相对表达量及Aβ、MAC蛋白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 QHG能有效抑制H2O2诱导的人RPE细胞凋亡,减少细胞Aβ及MAC表达,从而起到保护人RPE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比较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后患者硬膜外单剂量注射吗啡2 mg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50例行剖宫产术的患者分为2组,分别采用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盐酸吗啡2 mg用生理盐水稀释成8 mL,子宫缝合后通过硬膜外导管注入硬膜外腔镇痛,评估2组镇痛效果,比较2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镇痛效果无显著性差异,无严重并发症出现,但腰硬联合麻醉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硬膜外麻醉组,其中恶心呕吐和嗜睡的发生率腰硬联合麻醉组显著高于硬膜外麻醉组。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后采用硬膜外单剂量吗啡注射都是安全有效的镇痛方式,与硬膜外麻醉相比,腰硬联合麻醉可能向脑脊液渗透加强,不良反应增加。  相似文献   
60.
蜜炙甘草饮片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建立蜜炙甘草饮片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Hyperclone ODS C18柱(4.6 mm×250 mm,5μm),乙腈-0.1%磷酸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结果:建立了蜜炙甘草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指纹图谱技术要求。结论:该方法稳定、准确、可靠,为蜜炙甘草饮片质控标准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