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82篇
  免费   280篇
  国内免费   266篇
医药卫生   7928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280篇
  2013年   285篇
  2012年   373篇
  2011年   334篇
  2010年   328篇
  2009年   318篇
  2008年   356篇
  2007年   351篇
  2006年   352篇
  2005年   328篇
  2004年   370篇
  2003年   354篇
  2002年   267篇
  2001年   278篇
  2000年   259篇
  1999年   209篇
  1998年   139篇
  1997年   167篇
  1996年   185篇
  1995年   180篇
  1994年   199篇
  1993年   158篇
  1992年   155篇
  1991年   129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58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6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黎云燕  康毅 《天津药学》2005,17(3):53-56
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变化巨大。近十年来,新的治疗观点和药物不断涌现。死亡率和长期预后成为衡量疗效的金标准。本文综述近年来该领域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2.
23.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级联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急、慢性疾病中,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可以活化多种信号转导级联反应,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道在招募白细胞于炎症部位聚集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p38MAPK异构体的活化可以激活致炎细胞因子,而后刺激白细胞活化。然而,p38MAPK引起的白细胞招募这一系列的功能过程包括:粘附、游走和效应器的功能如氧化爆发以及p38MAPK介导的复杂细胞因子网络在炎症中的作用仍有待研究。针对减少炎症介质产生和以p38MAPK为治疗靶点的研究正在进行中,不远的将来可能会成为治疗炎症疾病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24.
回顾分析40例99次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及28例正常肾组织HLA-DR抗原表达的变化。发现移植肾的HLA-DR抗原不仅表达有所增强,而且表达的范围亦有所变化。移植后HLA-DR抗原表达的形态学改变分三类:(1)弥漫性增加;(2)局灶节段增加;(3)基本正常。其表达有阳性及弱阳性之分,亦受所取组织之影响,在鉴别肾移植排斥时应注意分析。作者认为在排斥反应未逆转时DR抗原持续强阳性表达,急性排斥时其表达亦增强,但在慢性排斥中DR表达的意义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5.
实验猪小肠移植后急性排异反应的形态计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猪小肠移植为模型,应用图像分析仪显微形态测量观察测量了移植前后肠粘膜结构。定量评价小肠急性排异反应的形态变化,评价免疫抑制剂对急排的作用。结果显示:小肠急排发生在术后5天,排异反应中肠粘膜形态、炎症程度及类型均有显著变化。免疫抑制剂可显著减轻急排,但不能防止排异反应的发生。形态计量检测结果可作为排异反应的早期指标,并可动态地监测排异反应的发展,指导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相似文献   
26.
自1979年以来,采用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代结肠、分期重建直肠及肛门功能的手术方式,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及结肠息肉症20例。手术方式有四种类型,分两期完成。第一期手术都同时行回肠造瘘,两期手术间隔时间平均9.7个月,已完成两期手术的16例,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这种术式既完全切除了病变肠段,又保留了肛门控制排便的功能,保证了较好的生活质量。但尚存在的问题是夜间污粪。3例作了回肠造袋的患者污粪现象较轻,回肠储存袋的作用尚须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7.
经内镜鼻胰管引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初步总结经内镜鼻胰管引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应用的疗效。 方法 :自 1998年 3月以来 ,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后常规非手术监测治疗的同时 ,随机床旁行经内镜置放鼻胰管引流 14例。其中明确合并胆结石 8例。观察每天胰管引流量和入院后第 5天在体温、心率、白细胞计数、血糖、血钙、动脉氧分压和血、尿淀粉酶的变化 ,并与第 1天比较 ,记录治疗结果和住院时间。 结果 :经鼻胰管引流时间为 (7.3± 4 .0 )天 ,前 5天的胰液引流量分别为每天 (2 36 .4± 176 .6 )、(2 87.1± 16 4 .7)、(2 84 .6± 2 16 .4 )、(435 .0± 35 7.8)ml和 (377.8± 2 2 3.8)ml。入院后第 1天和第 5天的体温为 (38.2± 0 .6 )和 (37.2± 0 .8)℃ (P <0 .0 1)、心率为 (10 2 .3± 17.0 )和 (82 .9± 14 .5 )次 /min(P <0 .0 1) ,白细胞计数为 (14 .6± 4 .2 )和 (10 .1± 5 .4 )× 10 9/L(P <0 .0 5 ) ,血糖为 (10 .0± 4 .9)和 (8.6± 3.3)mmol/L(P >0 .0 5 ) ,血钙为 (2 .1± 0 .2 )和 (2 .2± 0 .2 )mmol/L(P >0 .0 5 ) 动脉氧分压为 (78.0± 16 .3)和 (113.0± 4 1.6 )mmHg(P <0 .0 1) ,血淀粉酶为 (6 95 .7± 4 4 5 .2 )和 (82 .6± 4 7.1)U/L(P <0 .0 1) ,尿淀粉酶为 (3174 .1± 2 5 4 2 .5 )和(2 86 .8± 2  相似文献   
28.
29.
30.
十二指肠平滑肌肉瘤1例光镜及免疫组化观察李晋云,黎冠群(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昆明650101)关键词十二指肠肉瘤,临床病理,免疫组化中图分类号R735.31患者女,48岁,因反复黑便4a余,右上腹包块伴有腹胀、腹痛2月就诊,一般情况差,心肺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