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间隔部房室交界区主要包括Koch三角(内含房室结)、膜部室间隔、希氏束、左右束支等重要解剖结构。希氏束-浦肯野纤维传导系统的最重要解剖结构是:被分割成两部分的希氏束(包括希氏束的穿越部分和希氏束的分支部分)。房室交界区是心房与心室之间唯一的电通路,从组织学的角度上讲,它是指连接心房工作肌与希氏束之间的3种不同的特化组织:(1)心房肌和致密结之间的过渡细胞区;  相似文献   
12.
正左心耳(left atrium appendage,LAA)是左心房(left atrium,LA)的一种衍生物。LAA来自左心房原始细胞,经胚胎发育形成于房室沟、左冠状动脉回旋支、左膈神经和左肺静脉之间的钩管状结构~([1-3])。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及功能,使其成为血栓栓子的主要来源,大量研究显示约91%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和约60%以上的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卒中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结合循证护理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降低局部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PCI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患者每12h注射1次,7天为一个疗程。两组患者在同样的常规护理下,实验组运用PDCA循环管理结合循证护理注射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皮下出血发生率、疼痛程度及护理操作满意度。结果两组均未发现皮下硬结。观察组瘀斑发生率[6.7%(2/30)比23.3%(7/30)],局部疼痛发生率[6.7%(2/30)比73.3%(22/30)]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法结合循证护理,可明显降低PCI术后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患者局部的瘀斑、疼痛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对护理操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正心肌淀粉样变性是一种少见疾病,已出现严重的心力衰竭,检出率低,死亡率高。本文主要通过对心肌淀粉样变性的心电图特点进行阐述分析,旨在以这种无创性诊断工具对心肌淀粉样变性这种少见疾病进行早期筛查,以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心肌淀粉样变性是由异常蛋白沉积在肌纤维间、乳头肌内、传导系统、瓣膜及房间隔等部位,引起心脏限制性充盈障碍为主要改变的少见疾病,临床  相似文献   
15.
正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者出现心律失常是死亡和患病的主要因素之一~([1]),若处理得当,治疗效果也会较为满意。笔者就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8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律失常的病例进行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1男,19岁。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三尖瓣重度反流,卵圆孔未闭,肺动脉高压(中度)。行三尖瓣置换术(replacement of tricuspid valve,TVR)  相似文献   
16.
1病历摘要患者女,68岁。主因胸闷、胸痛1年余,加重伴不能平卧6个月于2005-07-20入院。患者于1年半前睡眠中发生胸闷、胸痛,疼痛位于胸骨后中段,向颈部、下颌、左上肢放射,坐起后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近半年来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不能平卧,双下肢水肿,就诊于外院期间发生急性前壁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适用患者人群的不断增长和适应证的不断完善,每年植入心脏植入性电子装置的患者例数不断增加,患者术后更加获益,但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也在持续升高。因此,近年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心脏植入性电子装置植入术后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中,早期发现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从而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本文就心脏植入性电子装置植入术后感染相关危险因素作一综述。心脏植入性电子装置包括植入式永久起搏器、  相似文献   
18.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9岁。主因"间断心悸胸闷4月余,加重3天",于2018年5月7日入住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患者因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不适,自诉心率快,伴有胸闷,气短,持续时间数分钟至1小时不等,活动后加重,无目眩、眼花,无胸痛及肩背部放射痛,无头痛、呕吐及视物模糊,遂就诊于当地医院,心电图示:心律失常(预激综合征),胸片示:心肺膈未见异常。给予控制心室率治疗(具体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ST段抬高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电图ST段及T波演变与左心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纳入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入住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初发ST段抬高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行PCI术治疗的患者100例,将100例研究对象按照PCI术后1hST段回落程度分为两组:ST段回落≥50%组(68例)和ST段回落50%组(32例);按照PCI术后24h内T波是否倒置分为两组:倒置组(70例)和未倒置组(30例)。并对所有患者PCI术后1个月和6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值,结合ECG同步记录,计算二尖瓣环舒张早晚期速度比(Em/Am)。结果 PCI术后1个月,术后1hST段回落≥50%组患者的LVEF值[(54.48±5.69)%比(54.48±5.69)%,P=0.018]和Em/Am值[(1.06±0.27)比(0.81±0.29),P=0.006]均高于术后1hST段回落50%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4h内T波倒置组患者的LVEF值[(53.84±5.39)%比(51.82±6.45)%,P=0.015]和Em/Am值[(1.05±0.30)比(0.84±0.31),P=0.016]均高于术后24h内T波未倒置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组间的LVDD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CI术后6个月时,术后1hST段回落≥50%组患者的LVEF值[(55.76±5.99)%比(51.23±7.20)%,P=0.016],Em/Am值[(1.16±0.29)比(0.88±0.39),P=0.006]均高于术后1hST段回落50%组患者和LVDD值[(52.17±3.71)mm比(54.48±4.21)mm,P=0.032]低于术后1hST段回落50%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4h内T波倒置组患者的LVEF值[(55.27±6.19)%比(51.02±7.45)%,P=0.025],Em/Am值[(1.15±0.30)比(0.88±0.33),P=0.015]均高于术后24h内T波未倒置组患者和LVDD值[(52.20±3.76)mm比(54.75±4.16)mm,P=0.026]低于术后24h内T波未倒置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CI术后心电图早期ST段快速回落与T波出现倒置的患者左心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Ensite VelOcity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零X线曝光与常规X线曝光下行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利用选取法选取该院2014-2016年100例行RFCA治疗的PSVT患者,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X线曝光)和观察组(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零X线曝光),各50例,分析两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并发症率、即时和随访成功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X线曝光时间[(0.46±0.14)min]较对照组[(13.87士4.03)min]明显下降,并发症率(0)亦明显低于对照组(8.00%);即时成功率(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0%),随访成功率(94.00%)亦远远高于对照组(7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Ensite Velocity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在行RFCA治疗PSVT的临床疗效较理想,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