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叶雷  王健  邹旭 《新中医》2017,49(12):27-29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冠心病二级预防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后评估2组心绞痛疗效和心电图疗效,记录2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的使用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90.24%,对照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70.7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78.05%,对照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48.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心绞痛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缩短(P0.05);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硝酸甘油用量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组硝酸甘油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常规西药在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减少硝酸甘油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前后中医证候的演变规律。方法:将80例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于手术前、手术后1周和手术后4周动态评定患者的中医证候演变情况。结果:手术前,6种中医证候分布为:络风内动证(55.00%)气阴两虚证(20.00%)肝肾阴虚证(10.00%)气滞血瘀证(7.50%)心肾不交证(6.25%)阳虚湿阻证(1.25%);手术后1周,气滞血瘀证占25.00%明显高于手术前的7.50%,络风内动证占21.25%明显低于手术前的5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4周,气滞血瘀证占10.00%明显低于手术后1周的25.00%,络风内动证占45.00%明显高于手术后1周的2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房颤动患者以络风内动证和气阴两虚证为主要证候,射频消融术后1周络风内动证下降,4周后回升;手术后1周气滞血瘀证上升,4周后下降。  相似文献   
13.
中国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消除IDD合作项目 (2 0 0 1— 2 0 0 5年 )启动会暨全国碘盐监测工作会议于 2 0 0 1年 2月 2 2日至 2月 2 5日在重庆市召开。卫生部疾控司副司长陈贤义、卫生部疾控司地寄处处长郝阳、儿基会高级项目官员叶雷以及全国 31省市自治区 ,直辖市的 10 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在会上陈司长作了重要讲话 ,郝处长提出了 2 0 0 1年 IDD工作计划 ,并指出在全国基本实现消除 IDD阶段目标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巩固成果 ,强化食盐加碘措施的落实 ,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消除 IDD工作。儿童会高项目官员对我国现阶段在碘缺乏病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睑板腺功能障碍应用物理治疗的疗效。方法 100例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各50例,传统组给予传统治疗,物理治疗组加施物理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相关参数、OSDI评分、眼结膜上皮损伤程度与总体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物理治疗组干眼症状评分(SPEED)、能分泌油脂的睑板腺开口数量(MGYLS)及下眼睑能分泌油脂的腺体加权得分(MGYSS)水平高于传统组,泪膜破裂时间(BUT)、泪膜脂质厚度(LLT)、不全眨眼比例(PB)水平及OSDI总分低于传统组;眼结膜上皮损伤程度优于传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睑板腺功能障碍应用物理治疗的疗效显著,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简介心电图     
正虽然第一次的心电记录可以追溯到一个世纪以前,但如今这种无创检测仍然是医学的基本检测工具之一。具有快速、无痛、经济的特点,可帮助诊断数十种心脏疾病。任何与心脏有关的症状,如胸痛、心悸,都可以用心电图来协助诊断。一些初级保健机构会把心电图做为每年健康检查的一部分。去年,美国国家预防服务特别工作组建议心脏病低风险人群不要常规做心电图检查。但是,那些高风险人群,比如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和显微镜经鼻腔蝶窦入路治疗不同Knosp分级生长激素(GH)型垂体腺瘤的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46例GH型垂体腺瘤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内镜经鼻腔蝶窦切除肿瘤组(内镜经鼻蝶组)23例和显微镜经鼻腔蝶窦切除肿瘤组(显微镜经鼻蝶组)23例.比较两组及不同Knosp分级患者在肿瘤切除、生化缓解、并发症(手术并发症、鼻腔并发症及电解质紊乱)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肿瘤切除程度、生化缓解情况、手术并发症、鼻腔并发症和电解质紊乱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于Knosp分级为3级的GH型垂体腺瘤,显微镜经鼻蝶组的肿瘤切除程度和生化缓解情况优于内镜经鼻蝶组,差异有统计学和意义(χ2=6.778,P=0.034;χ2=6.349,P=0.041).结论 与显微镜经鼻蝶切除GH垂体腺瘤相比较,内镜经鼻蝶在治疗Knosp3级的GH垂体腺瘤方面具有较高的肿瘤切除率和生化缓解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颅内肿瘤术后早期癫痫(EPS)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价其预测效率、区分度、校准度及临床适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4月手术治疗的402例颅内肿瘤的临床资料。术后1周根据临床表现和脑电图诊断EPS。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EPS的独立预测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及评价。结果 402例中,42例术后1周发生EPS,发生率为10.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癫痫病史、肿瘤未全切除、肿瘤位于额叶、术区水肿、术区出血是颅内肿瘤术后发生EP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Harrell’s C-index为0.821(95% CI 0.754~0.888),预测灵敏度为0.857、特异度为0.625,内部验证后列线图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1(95% CI 0.765~0.886)。结论 颅内肿瘤发生EPS的影响因素很多,根据术前癫痫病史、肿瘤切除程度和肿瘤位置、术区水肿、术区出血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校准度和区分度,具有一定的临床适用性,能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叶雷  赵立琳  王健 《新中医》2012,(9):70-71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6例分为2组,对照组26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予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2组疗效及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69.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肿瘤化疗最常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为骨髓抑制 ,不仅影响化疗剂量的提高和治疗计划的按期完成 ,也使患者时常受到感染的危胁。应用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 CSF)治疗肿瘤化疗后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 ,其作用己得到肯定[1] ,但选择合适的给药剂量及给药方法一直是临床探讨的问题。自1998年 12月至 2 0 0 0年 5月 ,我们应用国产rhG CSF(瑞血新 ,深圳市新鹏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生物制药厂生产 )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肺癌患者 74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选择经病理或细胞学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用于超高龄患者髋部手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80岁以上髋部骨折的患者35例,ASAⅡ或Ⅲ级,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观察患者在入室时(T0)和注药后5min(T1)、10 min(T2)、15 min(T3)、30 min(T4)和手术结束时(T5)MAP、HR和SpO2的变化和麻醉效果。结果 35例患者布比卡因的用量(11.15±1.15)mg;手术时间(47.14±18.20)min。T1~T4时MAP明显低于T0时,T1时HR明显快于T0时;T1~T5时SpO2明显高于T0时(P0.01或P0.05)。所有患者的麻醉感觉阻滞平面控制在T10~T12,注药后患者无呼吸抑制、心慌、胸闷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麻醉效果优34例(97.1%),良1例(2.9%)。结论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用于80岁以上高龄患者的髋部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