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3篇
医药卫生   340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331.
背驮式肝移植是一种保留受体肝后下腔静脉的一种肝移植方式,该术式1989年由Tzakis首次报道应用于临床,由于其并发症少,一般不用转流,逐渐成为国内外一些移植中心普遍首选的术式,甚至有代替经典式肝移植之势。该术式经国内外专家的不断探索,衍生出众多术式,由于称谓繁多目前尚没有统一规范,而多以供体和受体下腔静脉的吻合方式命名。  相似文献   
332.
肝移植术后早期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1月内导致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并提出其防治措施。方法通过对41例原位肝移植患者1月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及移植肝病理学检查等资料回顾性分析,确定肝移植术后早期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本组术后早期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包括:保存(含再灌注损伤)(35例,85.4%),胆道并发症(18例,43.9%),急性排斥反应(13例,31.7%),血管并发症(5例,12.2%),感染并发症(20例,48.8%),术前高胆红素血症(12例,29.2%),药物毒性反应(4例,9.8%)。通过对其原因及时处理,于术后满1月时28例高胆红素血症基本消失,临床治愈率为68.3%(28/41),6例效果不明显,7例死亡。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高胆红素血症通常是多种原因同时或相继作用所致,其中保存及再灌注损伤、胆道并发症、急性排斥反应以及感染并发症是最常见的原因,早期病因诊断、根据不同的病因作相应的处理是提高其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33.
老龄活体供肾移植5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老龄活体供肾移植的供受体围手术期并发症、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04年4月至2009年4月共完成285例活体肾移植,其中供体年龄≥ 55岁55例(老龄组),供体年龄< 55岁230例(中青年组),比较两组供受体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肾功能恢复情况、急性排斥反应(AR)及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发生率、人/肾存活率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供体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1周平均血肌酐值(SCr)和肾小球滤过率(GFR)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 > 0.05).老龄组受体术后SCr恢复时间、AR和DGF发生率分别为(3.77 ± 1.73)d、21.82%和3.63%,中青年组分别为(3.23 ± 1.97)d、26.64%和3.27%,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老龄组受体术后1、2年SCr高于中青年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受体术后1、2年人/肾存活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术前严格控制老龄活体供体纳入标准、对供体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评估,老龄活体供肾移植与中青年活体供肾移植具有相似的近远期疗效,可作为缓解当前供体需求紧张的一种安全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334.
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1~ 4〕,移植肝对同时移植的其它脏器如肾脏、心脏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 ,可避免或减弱排斥反应 ,提高移植物的存活率。有鉴于此 ,我所最近为一例短肠综合征伴TPN(totalparenteralnutrition ,TPN)相关的肝功能损害的病人施行了国内首例减体积辅助肝、小肠联合移植术。本文报告该例术后免疫反应的观察情况 ,以了解辅助肝是否对肠具有免疫保护作用。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病人男性 ,5 5岁 ,因绞窄性肠梗阻而切除全部小肠、部分十二指肠和升结肠。之后靠TPN维持生命 ,但并发了肝功能…  相似文献   
335.
内源性一氧化碳在肝脏缺血预处理保护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研究内源性一氧化碳 (CO)在大鼠肝脏缺血预处理中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2 4只Wistar雄性大鼠 ,随机分 3组 :A组缺血再灌注 (I/R) ,B组缺血预处理 (IPC)后行I/R及C组甲基蓝 IPC后行I/R ,比较 3组血浆内源性CO及环 - 1-磷酸鸟苷 (cGMP)的水平。结果 :B组血浆CO水平显著升高 ,cGMP水平亦显著升高 ,血浆AST、ALT水平降低 ;肝组织病理检查发现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减轻。C组血浆CO水平较其它两组都高 ,cGMP水平较其它两组都低 ,而ALT、AST水平升高 ;肝组织病理检查发现肝损伤加重。结论 :内源性CO以CO/cGMP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肝脏缺血预处理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36.
目的 探讨器官移植病人感染的特点及临床经验用药。方法 收集1999-2001年我科的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的资料,并对病人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病原菌种类多,其特点是难治性、耐药性。结论 对可疑病灶进行病原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非常重要。经验性治疗,随时根据药敏调节用药是决定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337.
目的 探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肝内载脂蛋白M(apoM)mRNA及血浆apoM的表达。方法 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对照组)进腹后仅分离十二指肠韧带,不阻断血流;IR1组灌注0.5h;1R2组缺血60mln后再灌注1.0h;lR3组缺血60min后再灌注2.0h、IR缺血60min后再灌注3.0h。在各时间点活杀大鼠,检测血浆谷丙转氨酶(ALT)水平、肝组织病理变化、血浆apoM蛋白及肝组织apoMmRNA。结果 血浆ALT的水平随着灌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肝组织损伤随着灌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肝组织apoM mRNA的表达则先有一过性下降(IR1组),此后随着灌注时间的延长其表达明显增强。血浆apoM蛋白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其表达的上升有相应的滞后(IR2组)。结论 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肝脏apoM mRNA的表达和血浆蛋白水平有迅速、明显的变化,提示apoM可能具有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特性。  相似文献   
338.
背景:随着新型免疫抑制的使用和围手术期处理水平的提高,再次肾移植疗效已得到很大提高,然而与首次移植相比,再次肾移植面临更多的危险因素。目的:评价再次肾移植的疗效,分析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湘雅移植医学研究院2001-04/2009-06再次肾移植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用Kaplan-Meier法计算人/肾存活率并与同期首次移植患者的人/肾存活率对比分析,选用可能影响再次肾移植疗效的12个临床指标,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分别进行预后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与结论:全组随访6~86个月,随访期间死亡10例(14.7%),移植肾失功18例(26.5%)。再次移植组1,3,5年人/肾存活率分别为94.1%/89.7%,87.3%/80.5%,80.3%/68.7%,对照组为96.3%/94.5%,90.5%/85.4%,83.8%/75.6%,再次肾移植人/肾存活率均低于首次移植,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首次移植肾存活时间、群体反应性抗体峰值、HLA抗原错配、急性排斥、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和免疫诱导与再次移植肾存活有关;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首次移植肾存活时间、群体反应性抗体峰值和HLA抗原错配是影响移植肾存活的独立因素。随着再次肾移植前后处理水平的提高,再次移植可获得与首次移植近似的疗效;首次移植肾存活时间、群体反应性抗体峰值和HLA抗原错配是影响再次肾移植预后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39.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甙(PNS)预处理对大鼠供肝的保护作用及其对供肝细胞凋亡和TNF-α、Caspase-3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别用作供、受体,采用Kamada's袖套法建立原位肝移植模型,根据供肝切取前1 h是否静脉注射pNS(50mg/kg)将大鼠随机分为2组PNS预处理组(P组)和NS对照组(N组);另设假手术作对照组(S组).分别于供肝再灌注后2、6、24 h处死各组动物,检测血清ALT、AST,HE切片作组织学检查,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TNF-α、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供肝再灌注后2、6、24h各时点,P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及肝细胞凋亡指数(AI)均明显低于N组(P<0.05);供肝再灌注后2h、6 h,P组大鼠肝组织TNF-α、Caspase-3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低于N组(P<0.05).结论三七总皂甙(PNS)预处理大鼠供肝,可以有效地减轻移植肝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细胞凋亡,影响TNF-α、Caspase-3的表达,可能为PNS抗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40.
反向克隆法大鼠anti- ERK2腺病毒载体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正义基因反向克隆法构建大鼠anti-ERK2腺病毒载体.方法酶切质粒p3XFLAG-CMV7.1-ERK2,得到ERK2 cDNA片段,连接到T载体进行测序,经测序正确反向克隆法插入质粒pShuttle中,最后转入AdEasy(tm)XL Adenoviral Vector System系统中得到anti-ERK2基因腺病毒载体.结果DraI和NotI双酶切鉴定anti-ERK2基因腺病毒载体,发现插入的基因序列与插入方向均符合预期目标.结论成功构建了大鼠anti-ERK2腺病毒载体,为研究移植排斥中ERK2基因治疗的作用提供了良好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