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4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91.
目的 比较心肌灌注断层显像(MPI)和电子束CT(EBCT)诊断〉45岁与≤45岁(CAD)患者的价值。方法 将64例临床拟诊为CAD的患者按年龄分为A组和B组。均进行EBCT探查冠状动脉钙化,^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MPI和冠状动脉造影(CAG)。  相似文献   
92.
目的评价心肌SPECT显像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缓释可降解支架治疗中国实验用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选择中国实验用小型猪12头,体质量25~35kg,按完全随机法分为打孔+空白支架(模型组)和打孔+b-FGF支架(实验组)2组。所有猪左前降支均被结扎造成心肌梗死模型。2组均在梗死区及梗死周边区使用机械打孔器间断打孔并分别埋入空白支架和b-FGF缓释可降解支架。术后使用心肌^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SPECT显像、超声心动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心肌血流改变、短轴缩短率变化、新生血管密度。采用SPSS11.5软件,组间比较行成组资料的t检验。结果术后6周,实验组梗死心肌质量减少程度高于模型组[(34.33±4.18)g与(24.33±2.16)g,t=5.03,P〈0.05];实验组心肌缺血总分值差值(SDS)高于模型组[(13.83±2.86)分与(8.33±1.37)分,t=5.06,P〈0.05]。术后6周,实验组短轴缩短率[FS,(31.13±0.99)%]和新生血管密度[(6201±443)像豸影高倍视野]均高于模型组[(27.11±0.71)%和(2654±373)像素/高倍视野,t=8.12,15.01,P均〈0.05]。结论b-FGF缓释可降解支架植入可以改善心肌梗死区血流和心肌活力;心肌SPECT显像是一种评估b-FGF缓释可降解支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93.
目的 :用平衡法核素心室显像 (ERNA)位相分析方法评价右心DDD起搏的心室激动顺序和心室同步性。方法 :对 10例正常者及 10例植入DDD起搏器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间歇Ⅱ°房室阻滞患者行ERNA。在起搏心律和窦性心律下采集数据 ,分析处理位相 ,比较两者的相角程、心室激动顺序、最早激动点与X线定位的心室电极位置。结果 :正常者位相图示双心室色阶均一 ,心室直方图窄 ,相角程为 5 1.75°± 5 .81° ,心室激动顺序从室间隔近端或左室基底部向心尖方向扩散。行DDD起搏者起搏时右室激动早于左室 ,相角程显著增宽(6 4 .13°± 16 .81°vs 5 2 .88°± 9.2 6° ,P <0 .0 1) ,心室激动顺序发生改变 ,从右室心尖部向心底部和左室扩散 ,最早激动点为右室心尖部和室间隔远端 ,与X线显示右室电极位置一致。 2组观测者自身心律时的相角程无显著差别 (P >0 .0 5 ) ,起搏时的相角程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单纯右心室起搏改变心室激动顺序 ,增加心室不同步性 ;位相分析可以准确定位心室起搏电极位置。  相似文献   
94.
1病例简介患者,男性,39岁。因"间断气短不能平卧2个月"入院。2个月前患者活动后出现气短、双下肢水肿、夜间不能平卧。外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给予对症治疗,疗效不佳。患者为进一步诊治到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既往饮酒  相似文献   
95.
96.
核素肺灌注显像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肺血管病变的评价田月琴史蓉芳余坚芳王道宇潘世伟阮英茆刘秀杰附表各组肺灌注显像各项参数对比组别例数年龄(岁)LRCRULR左肺右肺肾显像阳性对照组轻中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6121155±2341±205?..  相似文献   
97.
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诊断肌桥所致心肌缺血一例田月琴刘秀杰史蓉芳姚稚明王道宇魏红星患者男,58岁,因阵发性心前区痛2个月,于1997年11月27日入院。患者于1997年9月始,出现无明显诱因的阵发性心前区闷痛,并向左臂内侧及左颈部放射,持续...  相似文献   
98.
目的 评估99mTc MIBI运动 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对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 (PTCA)术后患者的远期预后价值。方法 对 181例接受PTCA术或PTCA +支架术后行99mTc MIBI运动 静息心肌灌注显像的患者 ,随访 ( 36± 30 )个月。结果 根据心肌显像结果将患者分为三组 :心肌显像正常组 (n =10 1) ;心肌梗死组 (n =39) ;心肌缺血组 (n =41)。随访期间 ,如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和死亡为恶性心脏事件 ,再次血运重建术和不稳定性心绞痛为良性心脏事件。共 37例 ( 2 0 4 % )患者发生心脏事件 ,其中心肌缺血组心脏事件发生率为 70 7% ( 2 9 4 1) ,明显高于心肌梗死组的 12 8% ( 5 39) ( χ2 =2 7 4 3 ,P <0 0 0 1)和心肌显像正常组的 3 1% ( 3 10 1) ( χ2 =72 87,P <0 0 0 1)。心肌缺血组的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率为 7 3% ,高于正常组的 0 % ( χ2 =4 4 3 ,P <0 0 5 )。在心肌显像后 1年、3年、5年和 10年的无心脏事件率在心肌缺血组分别为 5 0 5 % ,34 4 % ,17 2 %和 17 2 % ;在正常组分别为 98 0 % ,96 4 % ,96 4 %和 96 4 % ( χ2 =96 32 ,P <0 0 0 1)。Cox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运动显像的总积分(SSS)是预测PTCA术后发生恶性心脏事件的惟一独立危险因子 (RR 1 12 ,95 %CI:1 0 3~ 1 2 0 ,P =0 0 0 3)。运动 静  相似文献   
99.
新型心脏负荷试验药物去甲乌药碱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去甲乌药碱与多巴酚丁胺的比较,探讨去甲乌药碱可否作为一种心脏负荷药物。方法:选用6条犬,分别以不同剂量静脉滴注去甲乌药碱和多巴酚丁胺,测定心率、血压、心输出量、心肌耗氧量和冠状动脉血流量等各项指标以及用核素心室显像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变化。结果:去甲乌药碱和多巴酚丁胺均可加快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心肌耗氧量和冠状动脉血流量,并呈剂量依赖性。另外,去甲乌药碱对收缩压影响不大,舒张压呈下降趋势。结论:初步的动物结果表明,去甲乌药碱可望成为一种新型的心脏负荷药。  相似文献   
100.
急性脑血栓性栓塞的核素显像诊断与疗效判断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评价核素显像对急性肺血栓性栓塞的诊断与疗效评价的价值。方法对10例临床确诊或可疑为肺栓塞的患者进行核素肺灌注、肺通气、肺血栓灶以及双下肢深静脉显像,4例与肺动脉造影或电子束CT结果对照。8例患者溶栓后复查肺灌注显像,2例患者昨查肺血栓灶显像,结果 肺灌注显像+下肢深静脉显像对急性肺栓塞诊断的阳性率为100%,与X线检查结果基本一致,溶栓后复查提示肺血流均有明显改善乃至恢复正常。结论 核素显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