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抗生长抑素血清(ASSS)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痛阈、电针(EA)镇痛及中枢β-内啡肽(-βEP)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镇痛机制。方法以AA大鼠为炎症痛模型,以痛阈为指标观察鞘内注射ASSS对痛阈和EA镇痛的影响;以放免法测定AA大鼠下丘脑、脊髓中-βEP含量,观察鞘内注射ASSS及EA镇痛对其影响。结果鞘内注射ASSS可显著降低AA大鼠痛阈,并使EA镇痛效应明显降低;EA镇痛可提高下丘脑和脊髓-βEP含量,鞘内注射ASSS可使中枢-βEP水平进一步显著升高。结论内源性生长抑素在痛觉调制中起重要作用,有显著的镇痛效果并与增强EA镇痛作用密切相关;其镇痛机制可能与中枢-βEP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62.
耳穴综合疗法治疗无先兆型偏头痛:多中心对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客观评价耳穴综合疗法治疗无先兆型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3个中心共90例无先兆型偏头痛患者作为治疗观察对象.每个中心30例均采用耳穴综合疗法,包括两侧耳背静脉放血,自体血穴位注射风池、阳陵泉,点刺耳穴颞、枕、胰胆、神门、交感、皮质下、内分泌,7~10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3次为一疗程.结果:3个中心患者1个疗程结束后头痛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3个中心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个中心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3%(28/30)、90.0%(27/30)和93.3%(28/30),经比较3个中心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综合疗法治疗无先兆型偏头痛能明显降低患者的头痛积分,缓解偏头痛临床症状,是治疗无先兆型偏头痛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3.
阳陵泉穴临床可用于治疗肩周炎、膝关节炎、落枕坐骨神经痛、胆绞痛、周围性面瘫等疾病,其是通过对SCI后痉挛患者相关指标,对慢性胆囊炎相关指标,对肝炎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等来发挥治疗作用,动物实验亦证实了阳陵泉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4.
人迎穴特异性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俞穴在于经络位置、生理病理方面都具有其独特的性质。人迎穴位于颈部,当结喉旁开1.5寸,二侧颈总动脉搏动处,其具有多方面的特异性,兹从人迎穴的经络、位置、诊断、刺灸、治疗等多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抗生长抑素血清(ASSS)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痛阈、电针(EA)镇痛及中枢β-内啡肽(-βEP)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镇痛机制。方法以AA大鼠为炎症痛模型,以痛阈为指标观察鞘内注射ASSS对痛阈和EA镇痛的影响;以放免法测定AA大鼠下丘脑、脊髓中-βEP含量,观察鞘内注射ASSS及EA镇痛对其影响。结果鞘内注射ASSS可显著降低AA大鼠痛阈,并使EA镇痛效应明显降低;EA镇痛可提高下丘脑和脊髓-βEP含量,鞘内注射ASSS可使中枢-βEP水平进一步显著升高。结论内源性生长抑素在痛觉调制中起重要作用,有显著的镇痛效果并与增强EA镇痛作用密切相关;其镇痛机制可能与中枢-βEP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66.
Enuresisisoneofthecommonlyencoun-tereddiseasesinpediatricsdepartment.Al-thoughacupuncturehasbeendocumentedexten-sivelyasaneffectivetherapyforenuresis,itishardtobeacceptedbychildrenpatients.Forthisreason,since1985,wehaveappliedmoxi-bustioncombinedwithfinger-massagemethodtothetreatmentofenuresisandsatisfactorythera-peuticresultshavebeenobtained.Itisreportedinthefollowing.GENERALDATASixty-eightout-patients,42maleand26fe-male,wererecruitedinthisinvestigation.A-mongthem,theyoungestwas4andoldes…  相似文献   
67.
笔者近5年来采用穴位按摩与注射并用治疗发作期偏头痛6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中男21例,女39例;年龄19—60岁,平均38.6岁;左侧痛34例,右侧痛26例。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1988年国际头痛学会偏头痛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68.
安宝珍  刘一凡  单秋华 《中医杂志》2005,46(12):944-945
面神经炎,是指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急性面神经炎的中医治疗方法很多,诸如中药、针刺、艾灸、外敷疗法等,正确运用治疗方法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1 要正确应用中药方剂 1.1 不应忽视小续命汤等方剂的应用 急性面神经炎的病因多为风寒、风热侵袭经络所致,因而治疗原则就必须以疏散风寒或宣散风热为主.疏散风寒药主要为辛温解表药,如桂枝、防风等;宣散风热药主要为辛凉解表药,如薄菏、柴胡等.如果面神经炎是受病毒感染,则可选用清热解毒之药,如金银花、连翘等.外感表证引起里热证,则主要以清泻里热为主,临床中可用清热泻火或(和)清热凉血药.泻火之药如天花粉、栀子等.凉血的药如生地黄、玄参等.如果表里具病,则宜表里双解.欲使面部经气通畅,需阳明腑气通畅.因此,如大便不通者,需加枇杷叶、火麻仁等以通大便.当然,中医临床用药主要根据病因、药物归经、症状等,从而才有了药物的君、臣、佐、使,而不是单纯的"清"或单纯的"解".施今墨治疗外感病[1],以"清"和"解"为要法."清"是清热,"解"是解表,即临证一面清里,一面解表.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参以脉象、舌苔,辨清寒热的比重,分别给予三分清七分解;或五分清五分解;或七分清三分解,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因此,可采用疏散外风之剂续命汤等辨证用药.  相似文献   
69.
笔者于1976年随同肖永俭教授在本院抗震救灾医疗小组工作期间,对创伤性尿潴留患者针刺后不能即刻排尿者给予水声诱导,收效显著。20余年来,笔者采用电针双维道穴配合水声诱导治疗各种原因尿潴留61例一次奏效,同时设单纯电针组对照观察,现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  相似文献   
70.
通过文献腧穴定位的考证及实体测量。腹部直寸的折量取穴标准,应以肋弓角至脐中折作九寸,剑突折作一寸,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折作五寸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