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20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摘要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CE2基因G9570A多态性与厄贝沙坦降压疗效的相关性。 方法 395例患者口服厄贝沙坦150-300mg/日,进行为期8周的降压治疗,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酶切方法检测所有患者的ACE2基因G9570A多态性,按性别分为两个亚组。按照基因型对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过程中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等进行监测,以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之间的降压疗效。结 果 经过8周厄贝沙坦治疗,各亚组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有明显的下降(p<0.01)。A等位基因的男性患者服药后的SBP下降幅度高于G等位基因组,DBP下降幅度低于G等位基因组,但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女性患者中,GA基因型的患者服药后,SBP及DBP下降的幅度均大于GG、AA基因型的患者,但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 论 本研究没有发现ACE2基因型与ARB降压疗效相关,其结果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二烯丙基三硫化物(diallyl trisulfide,DATS)对离体肾内动脉张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体质量250~300 g,脱臼处死后,显微操作下取出肾内动脉,制备成1.8~2.0 mm长的血管条,每根血管条固定于微血管测定仪的浴槽内,记录张力变化。分别给予血管收缩剂苯肾上腺素(Phe)、血栓素A2受体激动剂(U46619)、5-羟色胺(5-HT)和KCl刺激血管产生持续性收缩,采用累积给药法加入DATS,观察不同浓度的DATS对肾内动脉张力的影响。观察DATS舒张效应的同时用等体积的药物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作为对照。结果 DATS能呈浓度依赖性诱导舒张1μmol.L-1 Phe、0.1μmol.L-1 U46619和2μmol.L-1 5-HT预收缩内皮完整的肾内动脉环,pD2分别为(6.06±0.17),(6.14±0.26)和(5.37±0.16),其最大舒张率(Emax)分别为(91.24±2.71)%,(93.44±2.14)%和(92.51±1.15)%;但是,对60 mmol.L-1 KCl预收缩的肾内动脉环无明显舒张作用;分别用eNOS抑制剂L-NAME和sGC抑制剂ODQ预处理内皮完整的肾内动脉环不影响DATS舒张效应;去除肾内动脉血管内皮也不影响DATS对其舒张作用。结论 DATS有浓度依赖性舒张大鼠肾内动脉作用,无明显内皮依赖性。  相似文献   
23.
目的克隆、测定恶性疟原虫海南株(FCC1/HN)成熟疟原虫感染红细胞表面抗原(MESA)基因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根据恶性疟原虫palo-alto株MESA基因已知序列,设计合成四对引物,用PCR技术从FCC1/HN株基因组DNA中扩增出4个部分序列重叠的MESA基因片段,分别克隆入pMD-18T测序载体。用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测定这4个基因片段的序列,拼接得到全长MESA基因序列。应用DNAstar、AnthProt软件辅助进行序列同源性比较和抗原表位区预测。结果PCR扩增得到特异的恶性疟原虫FCC1/HN株MESA基因片段,酶切及PCR鉴定获得了包含MESA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测序结果表明,FCC1/HN株MESA全基因编码区长4102bp,A T含量为72.11%,G C含量为27.89%,有1个内含子;编码1323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154470u。序列分析表明,FCC1/HN株与Palo-aho、D10株MESA蛋白在长度和序列组成上呈多态性,序列差异较大区域位于MESA蛋白的氨基酸重复区1、3、4、5和7。经多参数综合分析,有7个潜在的抗原表位区。结论测定、分析了恶性疟原虫FCC1/HN株MESA基因序列。FCC1/HN株MESA基因与其它分离株的MESA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4.
本文介绍了疟原虫红前期和红内期抗原免疫研究的最新进展。红前期的免疫主要由CD8~+T细胞介导,涉及IFN-γ,NO,IL-12和NK细胞的参与。对不同的宿主和不同的疟原虫来讲,红内期的免疫主要由抗体介导,有Th细胞、NO和γδT细胞参与。本文还概述了红前期和红内期候选疫苗研究的进展,特别是有关采用异源物预处理/加强免疫的研制红前期疫苗的对策,以及MSP1作为红内期候选疫苗分子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5.
ACE2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ACE2)基因多态性与广东地区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高血压组选择门诊与住院的汉族无血缘关系的原发性高血压369例,男194例,女175例;对照组为同期体检的广东地区健康汉族居民199例,男101例,女98例.排除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及肝功能不良、肾功能不良.按照性别分为两组,采用病例对照的原则,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的方法检测ACE2基因G9570A多态性,并随机抽取20份标本进行基因测序以核实基因分型.在分析各亚组的年龄、体重指数、血压及生化指标的基础上综合分析ACE2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结果 高血压组G等位基因频率:男75.3%,对照组男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086,P=0.0081),高血压组,女57.4%,对照组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443,P=0.0084);女高血压组GG基因型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2.9499,P=0.0015);G等位基因人群发生高血压的风险高于A等位基因人群,男OR:1.9945,95% CI:1.1916~3.3385,P=0.0082;女OR:1.603,95% CI:1.1274~2.2792,P=0.0085.结论 ACE2-G9570A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携带G等位基因的男性和仅仅携带G基因的女性人群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相对较大,提示ACE2基因可作为原发性高血压的候选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26.
目的构建含A组链球菌M蛋白基因(emm基因)1型和3型特异性抗原决定簇基因的重组质粒。方法用PCR技术从40381137(T1)型和31281187(T3)型A组链球菌中分别扩增emm基因,插入T 载体后测序、blast后分别确定为emm1和emm3基因型,再从emm1和emm3基因分别扩增105 bp目的基因,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将两目的片段连接起来。插入真核表达载体 pSecTaqB中,阳性质粒克隆经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从40381137(T1)和31281187(T3)A组链球菌株的基因组成功克隆emm基因,经测序及blast后分别确认为emm1型和emm3型;用pst I和BamH I酶切重组质粒pSemml-3、测序均显示插入正确。结论成功构建A组莲球菌的emm1型和emm3型二价真核表达载体,为下一步研究表达功能及表达蛋白的生物活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7.
VEGF_(165)和Angiopoietin-1 cDNA治疗缺血心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EGF_(165))和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基因导入对心肌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分别构建编码VEGF_(165)和Ang1的真核表达载体。结扎SD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后1周,将缺血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n=7)和对照组(n=7),在缺血区周围心肌内分别注射VEGF_(165)和Ang1的重组质粒和空质粒。1周后收取心脏,通过Langendorff心脏灌注模型实验,测定离体心脏的心功能。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心肌注射区血管密度。结果正确构建了重组质粒pSecTag-VEGF和pSecTag-Ang1,并能在HEK293细胞中特异地表达出VEGF165和Ang1。同对照组相比,治疗后1周实验组左心室收缩压(LVSP)从(34.15±5.78)mmHg(1mmHg=0.133kPa)升高到(39.33±6.10)mmHg;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从(15.85±1.79)mmHg降低到(9.09±1.98)mmHg(P<0.05);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从(1413.52±417.73)mmHg/s升高到(1939.28±710.22)mmHg/s;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从(600.39±55.59)mmHg/s升高到(1030.53±401.22)mmHg/s(P<0.05);左心室做功(LVW)从(8213.88±303.68)mmHg/min升高到(15416.67±233.43)mmHg/min(P<0.05);冠状动脉流量(CF)从(3.2±0.31)mL/min升高到(4.09±0.80)mL/min(P<0.05),心肌注射区毛细血管数分别从(25±5)条/mm2增加到(46±8)条/mm2(P<0.05)。结论VEGF_(165)和Ang1基因导入能增强缺血心肌的血管新生和侧支循环的形成,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测定我国恶性疟原虫海南株 (FCC1/ HN)谷氨酸富集蛋白 (GARP)、丝氨酸重复抗原 (SERA)和裂殖子表面蛋白 1(MSA1)基因序列 ,并进行序列分析。 方法 采用 PCR技术从恶性疟原虫 FCC1/ HN株基因组 DNA中扩增 GARP、SERA和 MSA1基因片段 ,分别插入到测序载体上进行测序。应用 DNAstar软件辅助分析 3种抗原基因的结构及 3种抗原在不同恶性疟原虫株间的分化情况。 结果 恶性疟原虫 FCC1/ HN株 GARP基因全长 2 2 6 3bp,编码6 82个氨基酸残基 ,谷氨酸占 2 3.6 1% ,包含 5个典型的氨基酸重复序列 ;SERA基因全长 344 8bp,编码 995个氨基酸残基 ,丝氨酸含量为 10 .6 5 % ,包含 1个连续 32个丝氨酸 (S)残基的序列 ;MSA1基因全长 5 0 85 bp,编码 16 94个氨基酸残基 ,MSA1的氨基酸序列符合 MAD2 0型特征。恶性疟原虫 FCC1/ HN株与 3D7、FC2 7株 GARP的序列差异主要集中于 C-末端 ;FCC1/ HN株与 FCR3、3D7、FCBR、Hondulas- 1株 SERA的序列差异主要集中于 N-端。FCC1/ HN株与MAD2 0、3D7、HN1、HN2、FC2 7、RO- 71、RO- 33、CAMP和 Palo- alto株 MSA1的同源性高 ,K1和 WEL L COME株 MSA1的同源性高 ,各分离株 MSA1的序列差异主要处于第 2至 16分区。 结论 了解了恶性疟原虫 FCC1/ HN株 GARP、SERA和 MSA1的  相似文献   
29.
目的 观察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对心房肌细胞T型钙电流(T-type calcium channel current,ICa,T)的调控.方法 使用全细胞膜片钳和分子生物分析方法检测心房肌细胞ICa,T的表达.结果 在体外培养的心房肌细胞株(HL-1细胞)中,小鼠重组MIF(20、40 nmol/L,24 h)可明显抑制ICa,T的峰值电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峰值内向电流:(-17.5±2.9)pA/pF vs.(-27.9±3.4) pA/pF,P<0.05;(-11.3±1.7)pA/pF vs.(-27.9±3.4)pA/pF,P<0.01];并可损伤电压依赖的ICa,T激活,使T型钙通道α1G和α1H亚单位mRNA表达下调.而Src非特异性抑制剂genistein和特异性抑制剂PP1可逆转40 nmol/L MIF所致的ICa,T下调[genistein:(-11.3±1.7)pA/pF vs.(-16.1±0.8),P<0.05;PPI:(-11.3±1.7)pA/pFvs.(-19.0±3.2)pA/pF,P<0.05].结论 MIF可能通过影响ICa,T参与心房颤动的病理过程,Src可能参与该信号转导途径.  相似文献   
30.
脑梗死患者外周血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和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观察脑梗死患者不同期血浆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的浓度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MIF mRNA的表达水平,探讨MIF在脑梗死病理过程中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