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6篇
医药卫生   24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心房颤动的电学治疗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心房颤动的电学治疗新进展,包括AF的起搏治疗,植入心房除颤器和AF的射频导管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对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冠状窦激动时间及心房间电传导的影响.方法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38例,其中左侧旁路20例,房室结折返心动过速18例.消融前,分别于高位右心房、低位右心房、冠状窦各电极(CS9,10、CS7,8、CS5,6、CS3,4、CS1,2)以500ms周长发放连续刺激.消融成功后,重复以上刺激.观察最早激动部位、最晚激动部位、冠状窦电极上的心房激动顺序、冠状窦激动时间(CSo-CSd). 结果①射频消融可造成经冠状窦传导的延迟及心房间电传导的延迟.左侧旁路组,射频消融前后对比,在低位右心房、CS7,8、CS3,4、CS1,2起搏时,冠状窦激动时间由(34.56±4.63)、(26.56±2.28)、(24.11±4.07)和(35.56±3.22)ms分别延长至(39.56±6.90)、(29.78±5.59)、(27.56±3.11)和(39.78±3.66)ms,均有显著差异(P<0.05).②低位右心房起搏是观察冠状窦及心房间电传导的较佳部位.③冠状窦中段起搏时冠状窦激动时间最短.④心房下部起搏时冠状窦是优势传导通路.结论在低位外侧右心房起搏下,左侧旁路消融造成冠状窦激动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73.
目的 分析右侧房室旁道电生理特性及导管射频消融(RFCA)术操作要点,试图总结实用有效的常规消融方法。方法 利用RFCA技术阻断右侧房室旁道参与的折返性心动过速118例,其中显性旁道71例。隐匿性47例,结果 首次消融成功率89.0%,随访个月-3年,15例(12.7%)复发,经再次RFCA14例成功。最终治愈113例,治愈率95.8%,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准确的旁道定位及消融导管与靶组织的稳定接触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4.
目的:测定孤立性房颤患者血浆中心钠素、C反应蛋白的浓度,探讨这两种物质与房颤发生的关系。方法:使用放射免疫学方法及双抗体夹心hsCRP ELISA法测定21例孤立性阵发性房颤患者于房颤发作时及终止后一周以及23例孤立性持续性房颤患者的周围静脉血浆心钠素、C反应蛋白浓度,并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结果:孤立性阵发性房颤患者房颤发作时周围静脉血浆心钠素、C反应蛋白的浓度较健康对照组增高,房颤发作时及终止后一周的周围静脉血浆C反应蛋白浓度无明显差异。孤立性持续性房颤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浓度高于孤立性阵发性房颤患者,而血浆心钠素水平则低于阵发性房颤发作时。结论:血浆C反应蛋白浓度增高,血浆心钠素的水平与心房颤动的发生和持续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75.
今年31岁的王先生有高血压病家族史,两年前发现血压升高,最高时可达210/130毫米汞柱,口服多种药物控制效果不佳,血压一直在160/100毫米汞柱上下波动。另一名64岁的张先生,患原发性高血压15年,近年来明显加重,经常感到胸闷。曾到多家医院就诊,口服多种降压药物,血压控制仍然不够理想,长期在180/100毫米  相似文献   
76.
Brugada综合征作为一种特殊的临床疾病,是年轻人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最近,许多研究者在积极尝试一种新的Brugada综合征治疗策略——右室流出道心外膜基质射频消融。这种方法能够使绝大多数患者的Brugada心电图改变正常化以及减少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发生,有望成为继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和奎尼丁之后的另一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77.
评价非接触球囊导管标测系统 (EnSite 30 0 0 )在指导房间隔缺损 (ASD)修补术后心房扑动 (简称房扑 )的射频消融中的临床应用。 1例女性患者 ,41岁 ,ASD修补术后 2 2年开始频繁发作心动过速 ,体表心电图示Ⅱ型房扑。应用EnSite 30 0 0构建右房三维几何模型 ,标测心动过速的折返激动顺序 ,发现手术疤痕与三尖瓣环之间、下腔静脉与三尖瓣环之间为折返环路的关键峡部 ,应用导航系统指导峡部消融 ,成功阻断心动过速 ;消融后通过起搏标测判定峡部已达完全双向阻滞。随访 2 0个月 ,无心动过速复发。结论 :在ASD修补术后房扑的标测和消融中应用EnSite30 0 0系统是安全有效的 ,不仅能确定折返环路的关键峡部 ,而且能准确判断线性损伤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78.
目的分析甘油三酯(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HDL-C)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探讨其在冠心病检测中的意义.方法分析148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CHD)患者(CHD组)及58例冠脉造影阴性者(对照组)的TG/HDL-C比值与CHD之间的关系.结果CHD组患者的TG/HDL-C比值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08±0.963vs1.26±0.685,P<0.001).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加,血清TG/HDL-C比值水平也相应的增加.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G/HDL-C比值水平与冠状动脉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OR=2.1;95%的可信区间为1.4~3.2).结论TG/HDL-C比值水平越高,冠状动脉病变越严重.TG/HDL-C比值对CHD诊断有一定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79.
左上腔静脉永存(permannent left superior vena cava,PLSVC)即左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汇合后不与右侧无名静脉相融形成上腔静脉,而直接沿脊柱左缘下行在心脏后面与心脏静脉相融合形成巨大的冠状静脉窦,血液由此汇入右心房。孤立性的PLSVC对人体血流动力学并无影响,是良性的血管畸形,在正常人群中其发生率为0.5%[1]。 资料和方法6例临床判断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男性 2例,女性 4例,平均年龄(32.7±9.8)岁,平均心动过速病史(11.3±8.9)年。所有患者均无器质性心脏病病史。  相似文献   
80.
本试验用单盲安慰剂自身对照法对43例频发室性早搏(下简称室早)进行了口服恩卡尼(英卡胺,Encainide)(平均125mg/日)的临床研究。恩卡尼抑制室早、室性心动过速(下简称室速)分别65%和83%有效。恩卡尼治疗使P波宽度、PR、QRS和QT_c分别延长28%、26%、29%和7%,对JT_c,心率和左室射血分数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7%的患者发生致心律失常作用,非心脏方面的副作用主要是头晕和视觉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