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04篇
  免费   499篇
  国内免费   276篇
医药卫生   8379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27篇
  2022年   204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252篇
  2019年   286篇
  2018年   305篇
  2017年   201篇
  2016年   233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412篇
  2013年   472篇
  2012年   504篇
  2011年   660篇
  2010年   592篇
  2009年   499篇
  2008年   454篇
  2007年   360篇
  2006年   327篇
  2005年   329篇
  2004年   301篇
  2003年   319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213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4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0 毫秒
61.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芍药甘草汤治疗葡萄膜炎的效应机制。方法:从我国研发的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得到芍药甘草汤的主要成分及作用靶点,并通过GeneCards、OMIM、DisGeNET、DrugBank数据库获取葡萄膜炎相关的疾病靶点,进而筛选出相同的靶点作为“药物—疾病”交集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平台和Cytoscape进行PPI分析与网络构建。在DAVID进行富集分析。结果:获得芍药甘草汤成分93个,中药相关靶点214个,疾病靶点1 463个,交集靶点93个。芍药甘草汤治疗葡萄膜炎的重要有效成分有槲皮素、山奈酚、β-谷甾醇、柚皮素、芒柄花素等,主要靶点为AKT1、TNF、IL6、STAT3、PTGS2,通过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弓形虫病等通路发挥作用。结论:芍药甘草汤治疗葡萄膜炎具备多活性成分、多靶点、多渠道的调节免疫、抑制炎症反应的优势,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2.
目的 研究我国东北地区未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HIV AIDS患者HIV毒株的逆转录酶和蛋白酶耐药变异情况 ,为开展大规模临床抗病毒药物治疗提供本底数据。方法 RT PCR和套式PCR扩增HIVpol区基因 ,双脱氧法测定逆转录酶和蛋白酶基因序列 ,与国际耐药数据库比对辨别耐药变异。结果  (1) 5 3例患者毒株亚型分析结果 :B′亚型 4 7例 ,B′ C亚型 4例 ,A、B亚型各 1例 ;(2 )未发现逆转录酶和蛋白酶原发耐药变异存在 ,但发现存在逆转录酶抑制剂继发变异 :M4 1L(1.9% )、I6 3M (1.9% )、L74I (1.9% )、S6 8G (1.9% )、V75L (3.8% )、V10 6I (1.9% )、I135L T (5 .7% )、V179D (7.5 % )和V189I (1.9% ) ,无症状感染者RT继发耐药变异出现率为 11.8% ,而艾滋病患者为5 2 .6 % (P <0 .0 1)。存在大量蛋白酶耐药继发变异V77I (88.7% )、L6 3P (86 .8% )、E35D (81% )、A71V(2 4 .5 % )、R4 1K (15 .1% )、L10I (9.4 % )、R5 7K (9.4 % )、D6 0E (9.4 % )、N37D (5 .7% )、G16E (3.8% )、I15V (1.9% )、M36I (1.9% )、K5 5R (1.9% )和L89M (1.9% )。未发现明显的亚型特异性耐药变异。结论 在中国东北地区未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HIV AIDS患者中未发现毒株逆转录酶和蛋白酶耐药原发变异 ,但大量继发耐药变异的存在提  相似文献   
63.
家系1 先证者(Ⅲ8)女,15岁,半年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发作四肢抽搐,跌倒,两眼上翻,口吐白沫,发作持续10分钟左右,发作时意识丧失,醒后不能回忆发作经过,但倒地时颜面擦伤感觉疼痛,同时口述心里难受。一个月后再发,症状类似。检查:智力、发育正常,体格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脑电图显示a节律失调,过度换气出现2.5—3.5C/S高波幅尖、棘慢波,以额、颞为甚,持续20s左右。  相似文献   
64.
目的:对中国HIV感染者NK细胞、CD8^+T细胞及胞内穿孔素、颗粒酶-B表达与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探讨调节性T细胞在HIV感染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73名HIV/AIDS患者(长期不进展组、无症状HIV组、AIDS组),应用流式细胞仪胞内染色技术检测NK细胞、CD8^+T细胞数量及胞内穿孔素、颗粒酶-B表达水平,分析其与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相关性。结果: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百分率与NK细胞、CD8^+T淋巴细胞数量呈明显负相关(P〈0.01),与CD8^+T细胞内穿孔素、颗粒酶-B表达百分率呈明显正相关(P〈0.05),与NK细胞内穿孔素、颗粒酶-B表达水平绝对值负相关(P〈0.01),与CD8+T细胞内颗粒酶-B表达绝对值呈明显负相关(P〈0.01),与CD8^+T细胞内穿孔素表达绝对值无明显相关性(P〉0.05)。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绝对值与CD8^+T细胞内穿孔素、颗粒酶-B表达百分率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中国HIV感染者细胞毒性淋巴细胞数量功能的变化与调节性T细胞显著相关,提示高水平的调节性T细胞可能与细胞毒性淋巴细胞耗竭相关,可能为导致疾病进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5.
目的了解中国不同疾病进展阶段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HIV/HCV)合并感染者T淋巴细胞与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数量变化及T淋巴细胞活化、受体表达情况,并探讨HCV感染对HIV感染免疫指标及疾病进展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228例不同疾病进展阶段的HIV/HCV合并感染者及101例单纯HI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NK细胞数量及T淋巴细胞活化受体(HLA-DR、CD38)、第二受体(CCR5、CXCR4)表达情况。结果(1)HIV/HCV合并感染组中,CD4^+T淋巴细胞、NK细胞数量随疾病进展持续下降,其中艾滋病组(AIDS)明显低于无症状HIV感染组(HIV)(P〈0.05),HIV组明显低于长期不进展组(LTNP)(P〈0.01),LTNP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TNP组、HIV组及AIDS组CD4^+、CD8^+T细胞表面活化受体HLA-DR、CD38的表达依次升高,其中各组间CD8/CD38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IDS组CD4/HLA-DR、CD8/HLA-DR的升高明显高于LTNP组和HIV组(P〈0.01)。LTNP组、HIV组及AIDS组CD4^+、CD3^+T细胞表面CCR5的表达亦依次升高,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T细胞表面CXCR4的表达依次升高,AIDS组明显高于HIV组和LTNP组(P〈0.01)。(2)HIV/HCV合并感染组与单纯HIV感染组相比,AIDS组NK细胞明显下降(P〈0.05),CD4^+T细胞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CD4/HLA-DR、CD8/HLA-DR、CD4/CXCR4、CD3/CXCR4明显升高(P〈0.01);HIV组NK细胞明显下降(P〈0.01),CD4/CXCR4明显升高(P〈0.05);LTNP组各项指标与单纯HIV感染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HIV/HCV合并感染组的HIV病毒载量随疾病进展不断升高,与单纯HIV感染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V病毒载量在疾病不同阶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疾病进展,HIV/HCV合并感染者的免疫功能逐渐下降,HIV病毒载量逐渐升高。与单纯HIV感染相比,合并HCV感染可通过破坏机体天然免疫功能、促进免疫系统活化和受体表达,加速HIV感染的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66.
肿瘤起源于干细胞,肿瘤干细胞是肿瘤转移、复发的根源。肺癌肿瘤干细胞研究相对滞后,目前为止尚未能获得公认的肺癌肿瘤干细胞数据,但动物实验模型提示肺癌肿瘤干细胞的存在。应用流式细胞仪可分选支气管肺泡干细胞,针对肺癌干细胞的治疗可能是肺癌治疗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67.
目的 了解IL-7对中国HIV/AIDS患者病程的影响。方法应用超敏感酶免法对66例中国HIV/AIDS感染者及8例健康对照者血浆IL-7水平进行定量检测,分析其与CD^+T细胞绝对值、血浆病毒载量及HIV表型的相关性;并且在体外研究rhIL-7对人PBMC中T淋巴细胞增殖及CXCR4表达的影响。结果中国HIV/AIDS患者血浆IL-7水平高于健康对照(P〈0.05),与CD4^+T细胞绝对值负相关(P〈0.01),与血浆病毒载量正相关(P〈0.05)。rhIL-7可在体外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CXCR4表达。结论中国HIV/AIDS患者血浆IL-7水平升高,且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可作为疾病进展的相关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68.
患者女 ,4 1岁 ,因腹痛、下腹部包块数月入院。查体 :消瘦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肝脾未见肿大。妇科检查 :子宫后位略增大 ,宫颈肥大、轻糜 ,左侧附件区扪及一 11cm× 8cm× 7cm混合性包块 ,触痛。B超 :左侧附件区探及 13 8cm× 6 9cm× 11 5cm囊实性包块 ,边界清晰 ,边缘欠规则 ,实性部分回声不均匀 ,囊性部分见少量分隔 ;左肾实质回声增强 ,集合系统扩张呈花瓣征。CT :子宫左、后上方扫及囊实性肿块 15cm× 10cm× 9cm ,实性区及囊性区密度强化不均 ,外形不规则 ,子宫被挤向右侧 ,与病灶分界不清 ,膀胱略向前移 …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中国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Long-term nonprogressors,LTNP)相关免疫指标的变化。方法:采集284例未经抗HIV治疗的LTNP、典型进展的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及130例HIV抗体阴性健康人的抗凝全血,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对CD8+T淋巴细胞、NK细胞及DC细胞进行测定。结果:LTNPCD8+T淋巴细胞绝对值[(1104.51±511.81)个/μl]高于AIDS病人[(678.40±295.39)个/μl,P<0.05]。LTNPNK细胞的绝对值[(377.59±289.23)个/μl]显著高于HIV感染者[(292.49±445.87)个/μl]和AIDS病人[(153.62±110.36)个/μl,P<0.05]。LTNPCD123+DCs细胞绝对值[(6.76±3.74)个/μl]高于HIV感染者[(5.30±3.16)个/μl]和AIDS病人[(3.32±2.09)个/μl,P<0.05]。LTNPCD11c+DCs细胞绝对值[(21.73±11.92)个/μl]高于HIV感染者[(14.51±9.53)个/μl]和AIDS病人[(7.27±3.74)个/μl,P<0.05]。结论:LTNPCD8+T淋巴细胞、NK细胞和DC细胞高于典型进展的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是延缓疾病进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0.
林萍  刘静  张雨萌  吴皓 《现代预防医学》2022,(11):2092-2096
目的 评估姑息关怀服务对癌症晚期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并提出管理建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H医院接受姑息关怀治疗和常规抗癌治疗的248名癌症晚期住院患者的生命质量进行调查。选取中国癌症患者生命质量量表对癌症晚期患者的生命质量进行评估,然后通过统计分析探讨不同治疗方式下患者生命质量的差异。结果 癌症晚期患者生命质量普遍较差(36.38±4.82),其中躯体症状得分最低,依次是精神心理和社会关系。接受姑息关怀后患者生命质量及各指标得分均有显著提高。治疗前生命质量更差、疼痛程度更高的姑息关怀组患者,其治疗后的生命质量评分与常规抗癌组患者相比无显著差异,疼痛程度更是低于常规抗癌组。两组治疗方式下患者生命质量治疗前后的差值对比(6.82±2.71 vs 2.53±2.95),姑息关怀组的改善效果更明显(t=11.908,P<0.05)。结论 姑息关怀治疗相对于常规抗癌治疗,对癌症晚期患者生命质量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应加强对以价值为核心的姑息关怀服务模式的宣传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