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胃安汤治疗胃脘痛16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笔者运用自拟胃安汤治疗胃脘痛 16 6例 ,疗效显著 ,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 ,男 98例 ,女 6 8例。年龄最小者 2 1岁 ,最大者 74岁 ,其中 30岁以下 4 9例 ,31岁~ 5 0岁81例 ,5 0岁以上 36例。病程 1a以内 36例 ,1a~ 5a 91例 ;5a~ 10a 2 2例 ,10a以上 17例。病程分析 :浅表性胃炎 78例 ,萎缩性胃炎 33例 ,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8例 ,胃窦炎 19例 ,胃神经官能症 9例 ,原因不明 9例。2 治疗方法1.1 方药组成生百合 30g、台乌药 10g、炒白芍 30g、生蒲黄 (布包 ) 12g、炒灵脂 12g、大甘松 2 4g、白檀香 12g、生…  相似文献   
22.
金代医家张从正(1156~1229),字子和,号戴人,睢州考城人,著有《儒门事亲》集一生经验总结.他学识渊博,精研医理,论病处方,变化万端,法宗河间,用药寒凉,擅长“三法”,不仅为“攻下法”的鼻祖,且对中医针灸疗法论述颇精,很有独到见地,力倡运用针灸疗法治疗疾病.张氏不仅以运用“三法”娴熟而称誉医林,而且又是善于应用中医针灸疗法治疗沉疴痼疾的大师,为中医针灸疗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现择其要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23.
仲景煎药法探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煎药方法既是辨证施治的重要环节,也是取得疗效的关键所在。正如李时珍所说:“凡服汤药,虽物品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卤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仲景对药物的煎法有独到见地,提如了多种煎药方法,对不同的病况,使用不同的煎药方法,保证了药物疗效的发挥。  相似文献   
24.
盛夏时节,百花齐放。绚丽多彩的鲜花为金色的大地增添了许多生机与活力,为炎热的天气增添了许多湿润的气息。然而,生活中却有着与此不和谐的现象。近日,笔者在一个周日下午去公园的时候,看到一个孩子指着路旁的鲜花对妈妈说:“妈妈,你看那儿的花儿  相似文献   
25.
先证者(Ⅱ9)男,42岁.15岁左右发现前额部出现米粒大小的囊肿,无痛痒感,以后逐渐增多和增大,遍布全身各处.先证者的前额部、面颊和颈部遍布大小不一的囊肿,穿刺后可排出灰白色油脂状物(图 1).  相似文献   
26.
脂肪酸结合蛋白具有基因多态性及组织特异性,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 FABP)是一种分布在心肌细胞胞浆内高度特异的可溶性低分子量蛋白质,在心肌细胞的胞浆中含量丰富.心肌损伤后血浆中H- FABP浓度有规律的变化,且H- FABP在血浆中的浓度变化与心肌损伤程度成正相关,故H - FABP可作为诊断早期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同时也可作为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生化指标之一.现就H- FABP的生物化学特性、检测方法及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7.
28.
29.
刘学勤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 40余年 ,笔者侍诊数年 ,试将吾师运用温化痰瘀法治疗胸痹病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以教正于同道 :1 审证求因 ,整体辨治本病病位在心胸 ,病变主在心脏 ,病因多以正虚为本 ,气血阴阳失调、痰瘀痹阻血脉等为标。临床发病又与寒邪内侵、情志失调、饮食不当等诸多诱因密切相关。且与其他四脏的生理、病理和病证又相互关联 ,特别是与脾肾两脏的关系尤为密切。2 脾肾失调 ,气血瘀阻脏腑功能失调 ,直接影响气血运行。阴阳失去相对平衡 ,出现偏盛或偏衰 ,导致气血瘀阻阴阳失调。脾胃失调 ,运化无权 ,精微物质化源不…  相似文献   
30.
<正>汗法,冠八法之首。《内经》有论,后世医家均有发展,至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论述渐臻完善,不仅发扬了《内经》汗法理论,而且把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理、法、方、药俱全,开创了后世辩证论治的先河,《伤寒论》汗法沿用至今,仍为医家所重视。今不揣陋漏,少议一二,望釜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