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4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52篇
医药卫生   1697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健侧C7神经根经食管后椎前路神经桥接移位术修复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护理方法。方法:术前注重心理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术后重点做好患侧、健侧肢体康复功能锻炼指导、健康宣教,观察术后效果。结果:患者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发生,患者手部屈肌痉挛情况有一定改善,肌张力较前有所下降。结论:做好健侧C7神经根经食管后椎前路神经桥接移位患者的护理,是保证患者手术成功的关键,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总结血浆置换(PE)联合糖皮质激素救治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DMLT)的疗效和护理体会.方法 对9例DMLT患者在糖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PE治疗,在治疗前后测定肝功能等指标的变化.护理重点包括PE前加强心理护理,重点做好PE的护理,详细记录24h出入量,关注各项化验指标,密切观察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并发症.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酸氨基转移酶(AST)活力,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含量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缩短,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对DMLT患者应用PE治疗效果明显,给予精心护理,可降低DMLT的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3.
24.
25.
目的:研究添加可溶性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肠道菌群、胃肠激素水平及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至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108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肠内营养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和膳食纤维组,各54例.待两组患者均恢复肠鸣音、且生命体征稳定后,开始肠内营养治疗.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肠内营养,膳食纤维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在肠内营养液中添加可溶性膳食纤维.持续干预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周后的肠道菌群组成、胃肠激素水平和肠粘膜屏障功能.结果:干预1周后,两组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胃动素(Motilin,MTL)、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水平较干预前明显升高,膳食纤维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D-乳酸、内毒素、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膳食纤维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添加可溶性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可改善SAP患者肠道微生态环境、调节肠道菌群、调控胃肠激素水平、改善肠粘膜屏障功能,进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6.
27.
〔摘 要〕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对肝脏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5 月在郑州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肝脏肿瘤患者 82 例,对其均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式对肿瘤良恶性鉴别价值。 结果:病理诊断结果显示,82 例患者共 104 个病灶,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分别有 36 个和 68 个,常规超声诊断结果显示, 良恶性肿瘤分别为 52 个和 52 个,超声造影诊断结果显示,良恶性肿瘤分别为 48 个和 56 个,超声造影诊断的特异度、灵 敏度、准确度均优于常规超声诊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临床上对肝脏肿瘤良恶性进行鉴别诊断时, 采用超声造影诊断的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究体外神经电刺激联合针刺外敷镇痛对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及疼痛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肺癌手术患者80例,依据组间基线资料可比的原则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体外神经电刺激联合针刺外敷镇痛,比较两组术后肺功能指标和疼痛状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用力肺活量(FVC)、1s用力呼气容量(FEV1)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中重度疼痛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神经电刺激联合针刺外敷镇痛应用于肺癌手术患者中,能促进术后肺功能恢复,有效控制疼痛。  相似文献   
29.
目的 对比内路小梁切开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和单纯内路小梁切开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的早期手术效果和并发症。设计 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住院手术治疗的合并白内障的POAG患者36例(36眼)。方法 根据患者选择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行内路小梁切开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POAG患者12例(12眼)为观察组,行内路小梁切开术的POAG患者24例(24眼)为对照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眼术前、术后1、2、3、5天、1周、1个月时眼压、视力、并发症和使用降眼压药的种类。主要指标 眼压、视力、并发症和降眼压药物种类。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最高眼压分别为(34.08±8.21)mmHg和(37.75±8.61)mmHg(P=0.46),观察组术后第1天、1周、1个月的平均眼压分别为(20.75±11.89)mmHg、(21.23±8.72)mmHg、(15.00±2.22) mmHg,对照组术前、术后第1天、1周、1个月的平均眼压分别为(16.08±5.63)mm Hg、(22.08±11.48)mmHg、(16.05±5.25)mmHg,两组术后眼压整体变化趋势随时间降低(P<0.001),两组间术后眼压波动虽然存在差异,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77)。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1个月降眼压幅度分别为53.09%±15.19%和55.68%±15.63%(P=0.64)。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降眼压药物使用种类分别为(2.67±0.99) 种和(3.08±0.72)种(P=0.16),术后1个月时分别下降至(0.17±0.58)种和(0.96±1.33)种(P=0.06)。观察组和对照组组术后眼压反跳发生率分别为16.67%和54.17%(P=0.03)。前房积血为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 观察组发生率为83.3%,对照组为62.5%(P=0.21)。观察组和对照组睫状体脱离发生率分别为25.0%和75.0%(P=0.004)。观察组中,8眼(66.7%)术后生活视力提高,4眼(33.3%)视力恢复至术前水平,0眼视力降低;对照组中,20眼(83.3%)术后生活视力恢复至术前水平,4眼(16.7%)视力降低(P<0.001)。结论 对于合并白内障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内路小梁切开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和单纯内路小梁切开术在术后1个月时降眼压作用相似。联合手术术后视力改善明显,眼压反跳发生率较单纯内路小梁切开术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0.
刘璐 《中外医疗》2014,(3):166-166,168
为提高收集的医疗安全信息的完整性、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同时确保主动自愿报告系统能得到切实有效的实施,该院对不良事件上报系统进行了有效的改进,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