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5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比较丙戊酸镁与苯噻啶对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偏头痛病人69例,分为丙戊酸镁组41例(男性18例,女性23例,年龄34±s8a),用丙戊酸镁0.2~0.4g,po,bid或tid;苯噻啶组28例(男性12例,女性16例,年龄33±11a),用苯噻啶0.5~1.0mg,po,tid,疗程均为12wk。结果:2组总有效率差别不显著(P>0.05),但2组基本控制率差别非常显著(P<0.01)。2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无1例终止治疗。结论:丙戊酸镁对偏头痛的基本控制率优于苯噻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偏头痛的药物  相似文献   
22.
穿透性或钝性眼外伤可发生急性创伤性白内障,但由于合并面部软组织肿胀,前角混浊等而妨碍对晶状体的物理检查而易漏诊。作者选择了69例单侧眼外伤组及103例正常对照组进行CT检查,研究测定眼球晶体的CT衰减值能否有助于急性创伤性白内障的诊断。 69例病人晶体的CT衰减值是眼眶外伤后48小时内测定并与其对侧晶体CT衰减值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3.
近几年,笔者在临床中遇到多例慢性胰腺炎患者,均表现为典型的上腹部疼痛、发热、呕吐、便秘。经B超检查均提示为胰腺炎。笔者应用清胰汤(同时应用抗生素)治疗,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病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诊断明确的84例ITP患儿分别进行人类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单疱病毒Ⅱ、EB病毒特异性IgM的检测和34例ITP患儿进行乙肝抗原、抗体的检测;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18例ITP患儿的支原体抗体;采用金标法检测33例ITP患儿的幽门螺旋杆菌抗体。结果巨细胞病毒抗体、风疹病毒抗体、单疱病毒Ⅱ抗体、EB病毒抗体、乙肝抗原、抗体、支原体抗体、HP抗体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4%(12/84)、11%(9/84)、11%(9/84)、26%(9/34)、6%(5/77)、22%(4/18)、48%(16/33)。结论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可能与多种病原体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口服奥美拉唑20mg,克拉霉素0.25g,甲硝唑0.4g,2次/d,治疗7d。治疗组加服康复新液10ml,3次/d,疗程4周;对照组加服铝镁加混悬液1.5g,3次/d,疗程4周。治疗期间以腹痛作为判断症状改善的指标,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及溃疡病灶愈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可有效治疗消化性溃疡。  相似文献   
26.
刘洪军  李春  曹芳  王珅  徐方  张博 《安徽医药》2013,17(10):1767-1769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儿童中右丙亚胺(DZR)对蒽环类药物(ANT)所致心脏毒性的防治作用。方法观察4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在ANT化疗时合用DZR前后临床表现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肌酶谱的变化。结果ANT使用前有心电图异常者,使用ANT时合用DZR,有2例损害持续时间较长,其余均在1个月内恢复正常;ANT累积≥300mg·m^-2再进行化疗时,DZR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例AL患儿第1次使用ANT就联合使用DZR,在其后的多次心电图等检查中未发现心脏损害,与同期患儿未使用DZR者比较,显示了良好的心脏保护作用。无一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其他严重心脏意外的发生。结论DZR对ANT所致急性白血病儿童心脏毒性的发生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并且对已经形成的损害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调查大庆地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患病率,分析该疾病的患病规律及患病特点。方法 2009年9月~2011年9月对大庆地区健康人群1 963例进行颈椎正侧位像检查,记录受检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大庆居住年限。分析患病率及好发部位、患病特点、患病人员年龄和性别对患病率的影响。结果患病率为1.78%,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11%;女性患病率为1.45%。男女比例为1.46∶1。好发部位颈2~5。多为"间断型"发病。结论大庆地区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高发地区。随年龄增加患病率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28.
目的 研究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HAPVS)患者因门静脉压力升高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介入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肝癌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行肝动脉造影检查及肝动脉栓塞术,并对不同类型的HAPVS分别或联合使用弹簧钢圈、明胶海绵条或PVA颗粒行瘘口栓塞术.结果 本组27例中16例为中央型肝...  相似文献   
29.
刘洪军  李堂 《安徽医学》2008,29(1):23-25
目的探讨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SNL)的病因、实验室检查及临床特征,提高对儿童SNL的认识,减少误诊,合理治疗。方法结合文献资料,回顾分析13例SNL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3例患儿经淋巴结活检确诊为SNL,以学龄期儿童为主,中位年龄10.3岁,男女之比约为2.3∶1;临床特征表现为发热、浅表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82%),可伴有肝或脾轻度肿大(30%);急性期多有病毒及支原体感染;免疫学检查:T细胞亚群测定显示CD4+/CD8+降低(63%);病理特点为淋巴结广泛的凝固性坏死伴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广谱抗生素治疗无效,复发1例,其余病儿预后良好。结论对不明原因发热伴淋巴结大的学龄患儿,除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外,应早期行淋巴结活检以明确诊断。SNL可能与病毒感染或变态反应有关,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病程多呈自限性,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亦有复发,应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儿童恶性血液病并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发生的危险因素,提高对儿童恶性血液病并发毛细血管渗漏
综合征的临床认识。方法采用30例儿童恶性血液病发生CLS患儿的临床资料,对CLS发生的高危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
分析。结果在0.05检验水准下,有无低氧血症,有无败血症与应变量之间的联系有统计学意义,CLS前白细胞数目,有无严重
骨髓抑制在检验水准附近。结论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为儿童恶性血液病治疗过程中的少见急重症,低氧血症和败血症是儿童
恶性血液病并发CLS的危险因素,儿内科医师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