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0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与增强CT对肝癌栓塞治疗后的疗效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2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动脉导管栓塞化疗(TACE)并接受PET/CT检查的28例原发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将肝动脉栓塞治疗后4~5 w的PET/CT检查结果,增强CT结果与AFP值对照分析,判断病灶内是否有肿瘤残留或复发。结果本组28例中24例与AFP进行对照,其中11例治疗后AFP降低到正常水平,5例18F-FDG PET/CT与增强CT显示肿瘤区域见不同程度的碘油聚集,未见异常强化影和FDG浓聚影;6例CT可见异常强化影,未见异常FDG聚集,考虑强化影可能为再生结节或炎性肉芽组织。治疗后AFP未降到正常水平13例,其中7例见不同程度碘油聚集,CT增强见结节及斑片强化影,FDG异常聚集;6例FDG异常聚集,CT未见异常强化。3例患者治疗前、后AFP均正常,TACE治疗后4 w行增强CT扫描见碘油聚集边缘有结节样强化,CTA可见异常血管影,18F-FDG PET/CT可见斑片状摄取增高影,经穿刺活检证实为肿瘤复发。1例肝右后上叶巨块型肝癌,治疗前后AFP均正常,CEA升高,18F-FDG PET/CT检查在碘油聚集的边缘可见异常FDG摄取,CT增强未见异常强化,经穿刺活检证实为肿瘤复发。结论18F-FDG PET/CT显像结果与AFP对照其在判断肝细胞癌动脉栓塞治疗后复发和转移上明显高于CT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年,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27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6.8%。结论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办法。  相似文献   
53.
目的:目前急性冠脉综合征中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B型脑钠肽水平增高及意义已得到广泛的认同,但对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on-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sina,UA)患者B型脑钠肽的变化及差别尚不肯定.本文通过分析其规律及与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用于危险分层评估. 方法:入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38例,其中NSTEMI组69例,UA组69例,同时人选胸痛就诊但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于发病6小时从周围静脉中留取血样测定B型脑钠肽,同期测定全血肌钙蛋白I.随访3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结果:①NSTEMI组、UA组、对照组B型脑钠肽水平分别为54.9 pg/ml(四分位区间为18.20 pg/ml至81.85 pg/ml)、13.9 pg/ml(四分位区间为8.00 ps/ml至26.45 ps/ml和9.4 pg/ml(四分位区间为5.00 pg/ml至12.6 pg/ml),3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TEMI组B型脑钠肽水平最高,并且与全血肌钙蛋白I水平呈正相关(r:0.675,P<0.001).②随访3个月,138例中有30例患者(21.7%)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者B型脑钠肽水平高于未发生者(31.3 pg/ml vs 19.35 pg/ml),P=0.001. 结论: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B型脑钠肽水平明显升高,并且B型脑钠肽水平与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可应用于危险分层的评估.  相似文献   
54.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凯纷)是一种新型非甾体抗炎镇痛药(NSAIDS),通过抑制前列腺素(PG)合成发挥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黄连白及软膏治疗静脉性小腿溃疡的疗效。方法:用自制的中药黄连白及软膏外涂溃疡创面,每天3次,10次为1疗程。结果:22例患者经用药2~4疗程,溃疡创面全部愈合。结论:黄连白及软膏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抗菌,收敛止血、祛腐生肌的功效,适于小腿皮肤溃疡的不同阶段。该软膏配方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疗效可靠,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6.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保守及介入治疗(PCI)后B型钠尿肽(BNP)水平,探讨PCI对BNP水平的影响及BNP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入选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03例,依据入院后治疗方式分为6h内介入治疗40例(组1),6~12h介入治疗33例(组2),药物保守治疗30例(组3)。所有患者于入院即刻、发病48h及7d时从周围静脉中留取血样测定BNP,并于发病后1个月行超声心动检查,随访3个月后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⑴3组在入院时基础BN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发病48h、7d时BNP水平组1较组2均显著下降(P<0.01,P<0.05);组1较组3也显著下降(P<0.05,P<0.01);组2与组3比较,7d时BNP水平前者显著下降(P<0.05)。⑵发病7d的BNP水平与1个月时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负相关、与Tei指数显著正相关。⑶发病3个月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BNP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者(P<0.01)。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心梗患者中,发病7d时BNP水平与近期心功能显著相关,对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一定预测作用,早期介入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发病7d时BNP水平。  相似文献   
57.
自 1999年 5月至 2 0 0 1年 11月 ,作者共收治 38例胸部锐器伤患者 ,其治疗结果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8例 ,男性 ,年龄 14~ 38岁。致伤原因 :玻璃锐器伤 12例 ,水果刀伤 2 2例 ,屠刀伤 4例 ;伤后就诊时间为 10min至 4h ,其中胸部多处刀伤10例 (此 38例患者不包括有腹部刀伤者 )。1.2 受伤部位 前胸以两侧锁骨中线分区 ,背部以肩胛下角线分区 ,作者简单地将胸廓分为 6个区 :左锁骨中线至胸骨为 1区 (受伤者 2例 ) ,左锁骨中线至左肩胛下角线为 3区 (受伤者 18例 ) ,左肩胛下角线至脊柱为 5区 (受伤者 7例 )…  相似文献   
58.
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的阿片u-受体激动剂,在围术期应用愈加广泛.本研究拟将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应用于开胸手术患者,并与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麻醉进行比较,以期为临床开胸手术提供理想的麻醉方案.  相似文献   
59.
孙鲁伟  王娜  刘晓飞 《中外医疗》2012,31(21):117-117
大剂量沐舒坦围术期应用可有效降低心胸外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且使用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irtuin 1(SIRT1)水平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和影响冠脉病变的因素。方法分析81例中日友好医院心脏科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患者的临床数据,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外周静脉血血清SIRT1水平,血运重建前进行SYNTAX评分评估冠脉病变程度。根据SYNTAX评分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高SYNTAX评分(冠脉病变重度,n=38)和低SYNTAX评分(冠脉病变轻度,n=43)两组。建立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统计分析影响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SYNTAX评分的因素。结果高SYNTAX评分组患者血清SIRT1水平[379.38(490.14)ng/L vs.242.95(173.85)ng/L,P<0.001]和冠心病家族史阳性率(42.11%vs.20.93%,P=0.039)显著高于低SYNTAX评分组患者,其余临床参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SIRT1水平与SYNTAX评分呈显著线性正相关(R=0.452,P<0.010)。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血清SIRT1(ln处理后)、年龄和估计肾小球滤过率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SYNTAX评分(ln处理后)的独立影响因素(Adjusted R2=0.330,P<0.001)。结论本研究首次探讨血清SIRT1和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临床医生应注意识别高危患者,制订合理的血运重建策略,努力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