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7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摘要:目的:基于人趋化因子Fractalkine (CX3CL1)/人趋化因子Fractalkine受体(CX3CR1)轴探讨槲皮素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设VSMC细胞组、西拉普利组(100.0μg·ml-1)、槲皮素低、高剂量组(槲皮素终浓度分别为100.0,200.0μg·ml-1);各组每孔设6个平行样,培养72 h。培养结束后,CCK-8溶液试剂测定细胞增殖水平,结晶紫染色测定单克隆形成数目,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水平,RT-PCR法及Western-Blot法测定细胞CX3CL1、CX3CR1基因和蛋白水平。结果:与VSMC细胞组比较,西拉普利组、槲皮素低、高剂量组吸光度(A)值、存活率、单克隆形成数目、CX3CL1、CX3CR 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而凋亡率升高(P<0.05)。与西拉普利组比较,槲皮素低剂量组A值、存活率、单克隆形成数目、CX3CL1、CX3CR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而凋亡率降低(P<0.05);槲皮素高剂量组A值、存活率、单克隆形成数目、CX3CL1、CX3CR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而凋亡率升高(P<0.05);且槲皮素高剂量组A值、存活率水平、单克隆形成数目、CX3CL1、CX3CR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槲皮素低剂量组,而凋亡率高于槲皮素低剂量组(P<0.05)。结论:在100.0~200.0μg·ml-1的范围内,槲皮素能抑制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促进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槲皮素能抑制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CX3CL1、CX3CR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进而抑制CX3CL1/CX3CR1轴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肺泡细胞瘤的MSCT特征表现,提高临床工作中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8例肺硬化性肺泡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观察病灶的直接征象(部位、形态、大小、数量、强化方式、出血、囊变和钙化)和间接征象(贴边血管征、晕征、空气潴留征、尾征、显著肺动脉征),结合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8例病例的病灶均单发(右肺上叶2例、右肺中叶1例、左肺上叶4例、左肺下叶1例),均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类圆形,8例平扫密度均匀,3例晕征,2例空气潴留征;增强后2例轻度强化,4例中度强化,2例明显强化,7例贴边血管征。结论肺硬化性肺泡细胞瘤的MSCT表现为边界清楚,密度均匀的肿块,增强后强化均匀。有助于病灶的定位、定性及周围结构的显示及选择临床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108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艾司洛尔治疗,观察组给予艾司洛尔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的心功能、血液流变学、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左室血压血分数(LVEF)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LVESV、LVEDV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丙二醛(MDA)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SOD明显高于对照组,MD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艾司洛尔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对患者的心功能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同时能够降低血液黏稠度及氧化应激程度,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胃神经鞘瘤(GS)的MSCT特征表现,以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S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观察其病灶的部位、形态、大小、数量、生长方式及强化方式等,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4例病灶均为单发,呈类圆形,边界清楚,11例位于胃体,1例位于胃底,2例位于胃窦;平扫密度均匀,囊变1例,溃疡1例,无钙化、坏死及出血;2例病灶周围有肿大淋巴结,病理证实为反应增生性淋巴结,11例增强扫描动脉期至静脉期进一步强化。结论:GS的MSCT表现为边界清楚、密度均匀的肿块,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强化,周边淋巴结为反应增生性淋巴结,其MSCT检查有助于病灶的定位、定性及周围结构的显示及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 探究GCM1对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细胞(MC3T3-E1)成骨分化及矿化的影响。方法 实验设置control组、BMP2诱导组、BMP2+ov-NC组、MP2+ov-GCM1组、BMP2+sh-NC组、BMP2+sh-GCM1组,BMP2用于诱导细胞成骨分化。通过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及茜素红染色检测GCM1对MC3T3-E1成骨分化及矿化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检测成骨分化相关蛋白及Wnt3a/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GCM1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中低表达。过表达GCM1能够促进BMP2诱导MC3T3-E1的成骨分化和矿化,而抑制GCM1表达则抑制了BMP2诱导MC3T3-E1的成骨分化和矿化。此外,过表达GCM1增加了Wnt3a/β-catenin蛋白表达,激活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GCM1表达则与上述结果相反。结论 GCM1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中低表达,过表达GCM1则可能通过激活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MC3T3-E1成骨分化及矿化,进而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27.
28.
采用HPLC外标法测定盐酸特拉唑嗪片的含量,结果在2~16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6%,RSD为0.95%。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29.
刘文华 《全科护理》2011,9(35):3301-3302
从安全、服药、饮食、日常生活、心理等方面对癫痫病人及家属进行家庭护理指导。  相似文献   
30.
刘文华  汤宇 《辽宁中医杂志》2014,(12):2523-2526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消化、代谢器官,对脂类的消化、吸收、氧化、分解和转化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使其保持动态平衡。脂肪肝会使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或坏死,导致肝脏的免疫系统的功能下降,进而会使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并可诱发和加重冠心病和高血压。本文从中医理论对脂肪肝的高危人群进行系统的中医分类,以治未病理论作为指导脂肪肝高危人群的防治依据,并详尽介绍了针对各型的经络推拿、针刺疗法和药膳疗法,强调未病先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