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2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贺氏三通法"对痰瘀阻络型中风病的疗效,寻找治疗中风病的有效方法 .方法 按照随机化和多中心临床试验原则,将319例入组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61例和对照组158例.观察组依"贺氏三通法"分期采用放血、火针和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我科常规选穴手足十二针法,均每日治疗1次,治疗30 d后,观察两组疗效的不同,以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6.3%,照组为48.6%,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贺氏三通法"能显著提高患者的Barthel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贺氏三通法"对于中风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取穴,并且能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降低依赖程度.  相似文献   
12.
针刺治疗中风慢性期中重度吞咽障碍临床研究   总被引:59,自引:7,他引:59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中风慢性期吞咽障碍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针刺风府,人迎,廉泉,百劳治疗,随机设立康复对照组,结果:根据床边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价:针刺组治愈率31.7%,有效率61.6%,总有效率93.3%,针刺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针刺组起效快,且疗效与病程长短无关;针刺组假性球麻痹疗效优于球麻组,根据电视荧光吞咽功能评价;针刺组治愈率25.0%,有效率60.0%,总有效率85.0%,针刺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针刺治疗中风慢性期中重度吞咽障碍机理探讨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目的:探讨针刺风府、人迎、廉泉、百劳治疗中风吞咽障碍的机理。方法:测定针刺前、后5分钟和疗前、疗后的吞咽相关肌肉肌电图和脑干诱发电位。结果:真性球麻痹患者疗后环甲肌振幅、时限及舌肌时限较疗前降低。假性球麻痹患者疗前、疗后各项指标变化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对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针刺主要是调节皮质和脑干网状结构当中的吞咽中枢对于吞咽反射的控制作用,协调吞咽诸肌的运动;而对于真性球麻痹障碍,针刺的作用主要是直接促使损伤的周围神经恢复,从而起到治疗效应。  相似文献   
14.
电针治疗症状性良性前列腺增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取穴:次髎、会阳,均取双侧.次髎穴的位置在以髂后上棘与脊柱连线为边长,向下作一等边三角形的顶点,按之有明显的凹陷,用3~4寸毫针沿第二骶后孔向斜下刺入,使局部有沉重胀及放电感,可见会阴部肌肉收缩.会阳穴在尾骨下端两旁,距督脉0.5寸用2.5~3寸毫针向外下方刺入2~2.5寸,使局部产生酸胀痛感,并可见肛周肌肉不自主收缩.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探索临床研究患者报告的结局(PRO)的方法,选择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为进一步制定中风痉挛性偏瘫自觉症状评定量表提供帮助。方法:参照社会研究方法学,以PRO为标准,对临床52例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访谈,结合文献,积累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报告的10个结局指标,并进行量化,对符合纳入标准的52例患者评测,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经过对数据的信度、效度、反应度等统计分析,制定较完善的“中风痉挛性偏瘫自觉症状调查问卷”表。结论:PRO在评价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有明显优势,为补充中风痉挛性偏瘫评价指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子午流注辨证低频治疗仪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44例轻中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子午流注辨证低频治疗仪治疗,对照1组采用普通低频脉冲治疗仪治疗,对照2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共治疗2周。治疗结束及疗后3个月,采用VAS量表、WOMAC量表评价3组的疗效,同时在治疗期间评价其安全性。结果:3组疗后和随访时VAS评分、WOMAC量表总分、疼痛评分和关节僵硬评分均较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两个对照组。结论:子午流注辨证低频治疗仪治疗轻中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总结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针灸诊疗特点.方法:通过对诊疗方法、取穴特点、操作方法等几方面时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进行归类分析,客观的对针灸治疗该病的诊疗特点、常用腧穴、操作方法、刺激参数、疗程频次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通过以上检索策略的检索及纳入排除标准的筛选,共纳入相关临床文献53篇,其中中文文献50篇,英文文献3篇,包含随机对照试验14篇,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3篇.最常用的是辨病的诊疗方法,主穴配伍固定.取经以膀胱经、任脉、脾经为主.常用腧穴为八髎穴、三阴交、关元、中极、会阳.结论:针灸对治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具有明确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电针曲池、足三里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非经穴组和电针经穴组,各组再随机分成1d.3d、7d三个时间点。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再灌注模型,应用Zea—Longa的4分制评分法观察各组大鼠在各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随着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有不同程度的自愈趋势;电针经穴组可明显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电针非经穴组和模型组在3d、7d时间点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曲池、足三里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具有相对特异性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电针内关穴防治胃镜检查时出现不良反应的疗效和安全性,为腧穴主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将248例首次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和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对照组,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单盲(盲数据处理)的方法,评价两组疗效差异.结果 在缓解呕吐、咽部不适等主要观察指标上,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主要观察指标"恶心"和一些次要指标上,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电针内关穴可以防治胃镜检查时的呕吐、咽部不适等主要不良反应,初步评价电针内关穴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下肢感觉异常主要表现为冷感、麻木、酸涨、蚁行感及沉重等 ,是临床常见病症 ,治疗颇为棘手。目前针灸治疗报道不多。我们自 1997年以来应用深刺大肠俞的方法治疗 3例 ,近期疗效满意。1 一般资料   30例均为我科门诊和住院患者。所有病人均有单侧或双侧下肢冷感或麻木或酸胀沉重和蚁行感主诉 ,病程半年以上。其中男性 15例 ,女性 15例 ;平均年龄 56.3 10 .61岁 ;平均病程 4 .4 8 5.2 7年 ,最短 0 .5年 ,最长 2 0年 ;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或继发腰椎椎管狭窄者 16例 ,腰椎骨关节病 3例 ,周围神经炎 3例 ,下肢静脉炎 2例 ,原因不明 6例 ;单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