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2篇
医药卫生   10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目的 构建HPI毒力岛缺失的EAggEC17-2突变株,初步研究EAggEC菌株携带的耶尔森菌HPI毒力岛合成铁载体Ybt的功能。方法以EAggEC17-2为出发菌株,irp8基因部分序列作为同源重组的一侧序列,irp5基因序列作为同源重组的另一侧序列,中间插入有氯霉素(Can)抗性基因(cat基因)标记。通过接合转移和同源重组,构建了缺失约24kb的HPI毒力岛功能核心区区域EAggEC17-2的仝岛缺失株EA85。应用流式细胞技术(FACS)检测指示菌株WA-CS irp1::KN(pC3G3.3N)荧光强度的变化情况,对EA85缺失株和出发菌株进行了合成Ybt的功能比较研究。结果成功构建了EAggEC17-2HPI全岛缺失株EA85。EAggEC17-2菌株具有表达Ybt的功能,而缺失株EA85丧失了合成Ybt的能力。结论EAggEC17-2HPI毒力岛的缺失,使Ybt的合成彻底阻断。EAggEC17-2具有的合成Ybt的功能是由其染色体携带的HPI毒力岛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中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以及梅毒螺旋体(TP)感染的流行现状及其特点。方法对确诊的184例HIV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血标本进行HBV、HCV和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HIV感染者感染途径分别为:静脉注射毒品44.0%,性传播20.1%,母婴传播4.3%,输血或血制品3.8%,其他(原因不详)27.7%。184例HIV感染者中,抗-HCV阳性者36人(19.6%),HBsAg阳性者29人(15.8%),梅毒感染者21人(11.4%)。HIV、HBV和HCV三重感染者9人,约占4.9%。结论柳州市HIV感染以静脉注射毒品为主,性传播有所上升,HIV感染正由特殊人群向普通人群蔓延。HIV合并HBV、HCV、TP感染较为常见。建议在性病门诊中常规开展HIV的筛查,对HIV感染者常规进行HBV、HCV的相关检查并积极采取相关的预防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中白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10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或有心肌梗死史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其中Braunwald ⅢB级不稳定性心绞痛40例,慢性稳定性心绞痛6 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血中IL-6和CRP.结果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中IL-6和CRP均较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显著增高(CRP2.09±3.65mg/L vs 0. 92±0.94mg/L,P<0.05;IL-612.72±13.42pg/ml vs 6.86±2.93pg/ml,P<0. 01).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CRP>3mg/L者占17.5%,而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仅占5%.单因素回归分析未发现CRP与IL-6之间有显著性相关(r=0.031,P>0.05).结论 IL-6与CRP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中均显著增高,可作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指标,但未能发现CRP与IL-6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按照标准化方案研究了33例冠心病人,134例健康人的心率变异性差异,发现冠心病人的SDNN、SDANN、PNN50均低于健康人,所以,我们认为冠心病人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张力均低于健康人。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探讨射频消融房室结慢径对房室结快径传导功能的影响及双径路之间的电生理联系。方法:32例确诊房室结双径路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房室结慢径消融,术前术后分别测房室结文氏点,房室结逆传有效不应期及快径有效不应期,观察慢径消融对房室结传导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健康人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率变异性(HRV)分析是一种无创性检测心脏自主神经张力的方法,对指导疾病的治疗及某些疾病的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HRV测定由于操作方法、仪器、指标不尽相同,缺乏可比性,目前国内尚缺乏统一的正常值,为此,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HRV专题对策组于1997 年参考了欧美两会拟定的标准化方案[1] 制定了全国HRV分析研究协作组研究方案,并几经修改完善[2] 。作为该协作成员之一,该研究进行了健康人的HRV时域和频域指标的测定。初步探讨了性别、年龄、昼夜等因素对健康人HRV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内皮素1(ET-1)及其受体拮抗剂(PD142893)对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培养肺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分为ET-1刺激组,培养基中加ET-1至终浓度为5、10、20、50、100nmol/L;PD142893干预组,培养基中加ET-1(100nmol/L)后加入PD142893,终浓度为10、100、200、400mol/L,24小时后测定上清中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含量。结果 空白对照组PAI-1含量为78.169±1.211ng/ml,ET-1(5、10、20、50、100nmol/L)刺激组分别为66.525±1.746、68.075±1.889、66.911±0.933、67.825±3.564、67.851±2.437ng/ml,刺激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两组t-PA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无PD142893干预的ET-1(100nmol/L)组PAI-1含量为67.951±2.437ng/ml;ET-1(100nmol/L)+PD142893(10、100、200、400nmol/L)干预组PAI-1含量分别为91.112±8.811、99.311±14.079、113.467±7.679、114.933±9.623ng/ml,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两组间t-PA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ET-1对肺静脉内皮细胞分泌的PAI-1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t-PA无显著影响;用PD142893干预后,PAI-1显著升高,t-PA的含量无明显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活血化瘀与补肾健脾疗法降血脂、抗自由基损伤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活血化瘀与补肾健脾疗法降血脂、抗自由基损伤比较研究冷兴文刘志华罗书练王磊(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老年病研究中心乌鲁木齐830000)为寻找天然抗氧化剂与降脂药物,本实验对比研究了活血化瘀、补肾健脾疗法降血脂、抗自由基损伤作用。1材料与方法1.2药物桃仁、当归、赤芍、红花、川芎、生地、山萸肉、炒山药、丹皮、茯苓、泽泻、柴胡、山楂、蒲黄、益母草、党参、水蛭均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药公司购进,经中药师确认无伪。1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诱导分化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移植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雷米普利在改善兔心肌梗死 (MI)后的心功能方面是否具有协同作用。方法  4 0只经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形成MI的兔随机分为四组 ,两组不予雷米普利 ,MI后 2周心肌内注射培养基 (1组 )或诱导分化后的MSC(2组 ) ;另两组MI后即通过饮水途经给予雷米普利 1mg·kg 1·d 1,持续 8周 ,并在MI后第 2周心肌内分别注射培养基 (3组 )或诱导分化后的MSC(4组 )。MI后 8周 ,结合心脏超声多普勒和血液动力学参数评价心功能。结果  2、3两组间具有相似的心功能改善 ,即左室射血分数 (LVEF)增加 ,左室舒张末期压 (LVEDP)降低 ;2组左室前壁和间隔收缩速度增大 ,而 3组无明显增加 ;4组与 2组及 3组相比 ,心功能改善更明显 ,表现在LVEF的增加更显著。结论 单用诱导分化的MSC移植与单用ACEI治疗对兔MI后心功能的改善程度相似 ;而两者合用具有协同作用 ,能进一步改善兔MI后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20.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在降脂方面的作用已得到肯定。有关他汀类药物的临床试验都证明这类药物在冠心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能明显降低主要冠脉事件的发生率。其所带来的临床益处远远超出降脂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黏附分子在内皮细胞表面的表达是动脉粥样硬化始动的重要环节。应用药理途径降低E-选择素(E-selectin),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等相关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