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6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乙型肝炎相关肝癌的癌前病变标志物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相关的肝癌前病变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X基因阳性与阴性的HepG2细胞系中,通过抑制性cDNA差减杂交,建立特异性ELISA方法,对深圳及美国的韩国裔移民730人血清检测肝癌变前标志物抗体(抗-URG4、抗-URG7、抗-URG11、抗-URG12、抗-VEGFR3和抗-Suil)。730人中HBsAg阴性者416名、慢性HBV感染者298例、其他肝炎患者16例。另外对其中5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3~5年的临床观察。结果HBsAg阴性者6个抗体阳性率与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而与HBV携带者、非肝癌和非病毒性肝炎患者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且,这些抗体发生率在高危人群中,与种族、国家、地区无相关性。临床观察显示:5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28例发展成肝癌,其肝癌发生前抗-URG11和抗-VEGFR3同时阳性者16例(P〈0.05);未发生癌变的25例肝硬化患者中,11例抗-URG7、抗-Suil同时阳性(P〈0.05)。此外,在发生肝癌之前检测到4个或更多抗体的患者,其生存期较短。结论6个抗体可在肝癌发生数月或数年前就能被检测到,提示它们可能是肝癌癌前病变重要的标志物,用它们预测肝癌的发生与预后,可能会使通过血清AFP检测诊断小肝癌提前到诊断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索基因表达谱技术在肝硬化形成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及其诊断方法研究的应用。方法:应用含8192个人体cDNA的微阵列芯片和来自外周血单核细胞的标记cDNA,分析慢性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各15例基因表达谱。通过GenePix4000B扫描芯片仪和ImaGene3.0软件分析Cy3、Cy5两种荧光信号的强度和比值。结果:在8192个基因中,2组中筛选出有差异的基因60个,占0.73%,其中主要是炎症、凋亡基因、细胞外基质蛋白基因、细胞生长调节基因,占71.6%。结论:基因表达谱技术可为乙型肝炎肝硬化形成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其诊断研究提供大量有益的生物学信息。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补肾清透方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和肝功能的关系.方法 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被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接受补肾清透方治疗,疗程48周,对照组不接受药物治疗.两组分别在开始和第48周时抽血检查HBV DNA,HBV-M和肝功能.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病毒标志物HBV DNA,HBsAg和HBeAg阴转率分别为23.3%(7/30),16.7%(5/30)和36.7%(11/30),HBeAb阳转率为16.7%(5/30),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肝功能指标ALT,AST和GGT下降,A/G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或0.05).对照组检测上述指标,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补肾清透方能降低乙型肝炎病毒栽量,提高乙肝病毒标志物转化率,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45.
902例女性生殖系疾病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女性常见生殖系疾病检查,及早发现危害女性健康的严重疾病,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保障妇女的生殖健康。方法对妇科生殖系采用视诊、触诊、检查内外生殖器,以及采取阴道分泌物和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结果对企业902名已婚女职工妇科检查,检出各种妇科疾病共452例,占总人数50.11%,其中以宫颈炎发病最高,为239例(26.5%),其次为念珠菌性阴道炎84例(9.31%),慢性附件炎68例(7.54%),宫颈息肉18例(1.88%),结论宫颈炎发病率以30~45岁发病率最高,此年龄组卵巢功能比较旺盛,这证明了一些文献[1]指出“子宫颈糜烂发生可能与内分泌功能有关”的意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下降。念珠菌性阴道炎多发生于27~45岁的年龄。  相似文献   
46.
血清载脂蛋白AI和B检测的室内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6月~1996年12月,笔者等在对血清载脂蛋白(apo)AI和B参考值的调查工作中,应用了图室内质量控制方法质控图法)和病人样本数据均值质控法(正态均值法,AverageofNormalsMetod,AON)进行质量控制,基本上达到了室内质控的目的。本文通过回顾性总结分析,以质控图法为基础,进一步探讨AON法应用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1材料1.1仪器与试剂美国TechniconRA-XT自动生化分析仪。全液体载脂蛋白(Af、B)测定试剂盒由南京军区总医院与上海北海精细化学研究所联合研制生产。核准物系WHO-IFCC国际参考血清(叩M1:SPI-o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