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38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他汀类药物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脂药他汀类药物对脑卒中患者预后改善及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有益.本文针对他汀类药物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抑制血管炎症反应、稳定粥样硬化斑块、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及增加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等多效性作用,综述他汀类药物对缺血性脑血管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2.
儿童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病原菌及抗菌药物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儿童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致病菌株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特征,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儿科收治的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进行深部呼吸道吸取痰液行痰培养,并检测分离出的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758例患儿痰标本中获得240例阳性结果,阳性率为31.7%。分离出的细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氏菌80例,占33.3%;大肠埃氏菌53例,占22%;肺炎链球菌27例,占11.3%;铜绿假单胞菌24例,占10%;产气肠杆菌16例,占6.7%;阴沟杆菌11例,占4.6%;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占1.7%;其他25例,占10.4%。其中革兰阴性菌208例,占86.6%,革兰阳性菌32例,占13.4%。所分离出的细菌中肺炎克雷伯氏菌对氨苄青霉素、头孢唑林、哌拉西林、头孢三代中的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他啶,甚至头孢四代中的头孢比肟耐药率均较高。头孢唑林,氨苄青霉素对所有检出细菌敏感性均低。第三代头孢中头孢曲松耐药率较高,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敏感性较高。喹诺酮类、丁胺卡那、亚胺培南哌拉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性高。结论本地区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中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占大多数,其中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氏菌、铜绿假单胞菌为前三位,革兰阳性菌中以肺炎链球菌为主。分离出的细菌特别是肺炎克雷伯氏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63.
目的 评价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联合23G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伴玻璃体积血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对25例(25眼)伴玻璃体积血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采用Ahmed阀植入联合23G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统计分析术后不同时间眼压、手术成功率、最佳矫正视力及并发症,术后随访6 ~12个月,平均(9.96±1.93)月.结果 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和最后一次随访时平均眼压分别为(15.94±6.05)、(14.76±2.39)、(17.12±6.06)、(17.44±2.75)及(18.96±3.56) mmHg(1 mmHg=0.133 kPa).与术前平均眼压(48.12±7.29)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733、21.961、16.917、17.609及18.091,P<0.05);最后一次随访时手术总成功率为84.0%.所有患者视力均有提高.结论 Ahmed阀植入联合23G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伴玻璃体积血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4.
多囊卵巢综合征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 是一种在育龄期女性中常见的疾病, 它的主 要临床表现是月经紊乱、 不孕、 痤疮、 多毛等症状, 可能伴随有糖脂代谢异常。 Adropin 是新近发现的一种 分泌性蛋白, 已证实其在调节糖脂代谢、 改善胰岛素抵抗中发挥着作用, 但具体作用机制及其临床意义尚 未完全明确。 文章简要综述 Adropin 蛋白的作用机理及其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5.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因此,学校应始终重视学生社会公德的培养和教育.  相似文献   
66.
目的 观察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8月西安市第四医院收治的42例(42只患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试验组,43例(43只患眼)眼压控制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随访3个月,比较...  相似文献   
67.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目前已是我国病残率和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而对于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压、血糖和血脂的管理,迄今尚缺乏明确且可靠的临床指导性建议。笔者拟结合临床实践及国内外研究资料,就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压、血糖和血脂变化与预后间的关系及管理等问题进行文献综述,旨在进一步提高对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压、血糖和血脂合理管理重要意义的认识程度。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医院内获得性肺炎(HAP)的危险因素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1年9月期间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其中在住院期间发生HAP的患者作为病例组,未发生HAP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危险因素采取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病例组和对照组病死率进行χ2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年龄>73岁)、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高(≥10分)、意识障碍、吞咽障碍、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低清蛋白血症、既往卒中史、贫血、管饲、使用制酸剂、肾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NIHSS评分高、COPD、低清蛋白血症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病例组与对照组病死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患者高龄及NIHSS评分高是急性脑卒中后HAP的主要危险因素。发生HAP的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69.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临床常见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AChR)。一般认为,AChR抗体参与了MG的发生,通过与神经肌接头处的AChR结合引发自身免疫反应,造成AChR数量的减少而产生肌肉收缩无力等临床症状[1-2]。因此AChR抗体在MG临床  相似文献   
70.
目的:分析高度近视患者黄斑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厚度与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特征。方法:横断面研究。应用RTVue SD-OCT对2015 年11 月至2016 年7 月期间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就诊的46例(46眼)高度近视患者和31例(31眼)正常对照者进行黄斑区GCC厚度和视盘周围RNFL厚度检测,按照眼轴长度(AL)将高度近视患者分为A组(26 例,26 mm≤AL<28 mm)、B组(12 例,28 mm≤AL<30 mm)和C组(8 例,AL≥30 mm)。高度近视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多组均数间的比较采用非参数Kruskal-Wallis H 检验。高度近视组GCC厚度、RNFL厚度与AL的相关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高度近视患者平均、上方、下方GCC厚度和平均、上方、下方、鼻侧RNFL厚度较正常对照组低(H =20.38、15.65、21.69、31.27、20.10、20.78、11.08,P <0.001),GCC局部丢失体积(FLV)和整体丢失体积(GLV)均较正常对照组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 =20.02、27.24,均P <0.001)。高度近视患者平均、上方、下方GCC厚度和平均、上方、下方、颞侧RNFL厚度与AL均呈负相关(r=-0.462、-0.422、-0.462、-0.511、-0.502、-0.295、-0.408,均P <0.05),与屈光度均呈正相关(r=0.479、0.469、0.444、0.604、0.535、0.413、0.528,均P <0.05);FLV、GLV与AL均呈正相关(r=0.643、0.590,均P <0.001),与屈光度均呈负相关(r=-0.666、-0.594,均P <0.001)。高度近视组RNFL厚度的变化率大于GCC厚度的变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高度近视患者黄斑区GCC厚度降低,与AL呈负相关,与屈光度呈正相关。GCC厚度的变化率小于RNFL厚度的变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