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医药卫生   20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经典的慨念认为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细胞轴实终止于正中隆起,并释放生物活性物质进入正中隆起毛细血管,通过垂体门脉系统运输到垂体前叶,调节前叶分泌腺细胞的功能。虽有报告说少量儿茶酚胺神经纤维支配前叶的血管,但垂体前叶腺细胞没有神经支配。  相似文献   
112.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了大鼠前部第三脑室和室门孔室管膜下方的投射到垂体后叶的神经元和树突,以及这些神经元胞体和树突与室管膜之间的关系。部分HRP—TMB标记的室管膜下神经元胞体和树突距室管膜细胞基底面仅相隔数层细胞膜,有少数树突或胞体与室管膜细胞直接接触;有的走行在室管膜细胞之间,距室腔仅隔100nm的距离。室管膜下标记神经元胞休或树突大数有突触与之接触。部分突触前膨大内也见有标记产物,可与标记树突或家标记树突形成突触。一些标记树突可伸至室周毛细血管壁基膜下方.  相似文献   
113.
以盐酸氮芥和紫外线诱导27例治疗前白血病患者和13例正常人外周血白细胞非程序DNA合成(Unscheduled DNA Synthesis,简称UDS),结果表明: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UDS值比正常人显著增高(P<0.001),提示:白血病患者DNA损伤修复功能显著增高。这可能与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有较多的白血病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114.
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2对恶性血液病患者NK细胞活性的体外调节研究刘少君,侯风喜,刘林湘,于吉峰,席雨人,孙慧自然杀伤细胞(NKC)对多种肿瘤有迅速杀伤和溶解作用,目前对NKC的抗癌作用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据研究,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及...  相似文献   
115.
Hancock于1984年报道了用硫酸镍铵加强的DAB进行HRP呈色反应(DAB—硫酸镍铵法),将其应用于免疫酶双标记中。我们将该方法移植于HRP逆行标记呈色反应结合免疫酶双标记技术中。结果表明:该法反应呈现之黑色颗粒细而均匀,与棕色的免疫酶标记物对比明显,是一种研究神经通路化学性质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6.
急性造血功能停滞,国内已有报道,但为数很少。自1973年以来,我们共收住26例,现将资料较完整的14例报道如下,以供同道参考。诊断要点发病急,临床有感染、发热,伴或不伴出血或贫血;血像主要为粒细胞减少,伴或不伴血红蛋白、血小板减少;骨髓增生低下或极度低下。排除急粒缺、纯红再障、急性再障。病前有服药史(主要为解热镇痛剂)。  相似文献   
117.
目的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的免疫调节作用以探讨防治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可能途径。方法将培养第5天的人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以每孔1×106密度种于24孔培养板,与等体积3~6代MSC上清混合培养48h,加脂多糖(100ng/m 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10ng/m l)促DC成熟,观察试验组与对照组树突状细胞免疫表型的变化及其分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0、IL-12的变化,并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树突状细胞刺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流式免疫分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树突状细胞成熟表面标志CD83、协同刺激分子CD80表达降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IL-12浓度混合培养组减少41.7%(P<0.05),IL-10浓度无变化,刺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混合培养组降低(P<0.01)。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清可抑制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和功能,诱导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18.
鹿全意  刘少君 《新医学》1995,26(11):586-586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组织病理学诊断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鹿全意,刘少君,李淑云,张虹,翟亚萍研究证实[1-4],骨髓活检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具有肯定的诊断价值,但至今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诊断标准。我们利用骨髓活检标本,塑料包埋技术分析了...  相似文献   
119.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干扰素(IFN-α1、IFN-α2、IFN-β)及其两者联合对人类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的增殖的影响。方法以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测定RPMI8226细胞的增殖活性,并观察不同类型、不同浓度干扰素和亚砷酸对RPMI8226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两者联合对RPMI8226细胞的增殖作用。结果As2O3对RPMI8226细胞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IFN-α1对RPMI8226细胞生长无抑制作用,当IFN-α2浓度大于500 kU/L和IFN-β浓度大于1000 kU/L时对RPMI8226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P<0.05);且IFN-α2与As2O3联合对RPMI8226细胞增殖抑制有协同作用(P<0.05)。结论As2O3对骨髓瘤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而干扰素须达到一定浓度才对RPMI8226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0.
邓梅  孙慧  刘少君  马杰 《临床荟萃》2009,24(24):2147-2148
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itic syndrome,HPS)是一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反应增生性疾病并伴有吞噬血细胞的特点。临床上多以高热、肝脾肿大、血细胞减少及凝血系统、肝功能异常为突出表现。本病发病率较低,但病情危重,病死率高。报道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现将我科收治的12例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