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59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1.
黄芩苷与甘草甜素合用对豚鼠实验性哮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黄芩苷与甘草甜素合用对豚鼠实验性哮喘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健康豚鼠30只,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黄芩苷组,甘草甜素组及黄苷合用组,每组6只。以卵白蛋白(0vA)腹腔注射致敏和雾化吸入激发建立哮喘豚鼠模型。观察豚鼠引喘潜伏期,并检测血清NO、T—NOS、iNOS水平。结果黄芩苷与甘草甜素合用能明显延长引喘潜伏期,降低血清NO及iNOS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黄芩苷与甘草甜素合用对豚鼠哮喘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可能与两者合用后抑制NO合成的作用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42.
肝硬化的B超诊断与病理对照(附86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硬化的B超诊断与病理对照(附86例分析)刘虹①刘娅②赵经川③叶秀芳②1资料与方法本文86例患者,男80例(93%),女6例(6.9%),平均年龄40岁,以30~50岁最多(75.7%),均为1993~1996年住院患者。用TOSHIBA38B和Al...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有效控制血糖对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CHF并高血糖患者1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和对照组(84例),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动脉血气分析、血糖、血乳酸及心脏指数(CI)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心功能、TNF-α、CRP、pH、PaCO2、PaO2、血糖、血乳酸、C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明显改善重度CHF的心功能及预后,机制可能与降低重度CHF的炎症介质、改善氧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44.
目的通过对月亮泡自然参数及氮磷等有机污染物指标进行检测,初步评价月亮泡水质目前的营养状况。方法依据相关的国家标准和环境规范对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水样进行检测,并对丰水期和枯水期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H值略高,呈碱性或弱碱性 除丰水期总氮外,其余指标均未超过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域水质标准。根据总氮评价月亮泡水质为富营养状态 总磷结果表明月亮泡水质为贫营养 高锰酸钾指数结果表明月亮泡为中营养状态。结论月亮泡处于中营养状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总体上维持在较好水平。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血清中白介素-18与一氧化氮的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设立正常对照组42例、慢性乙型肝炎组36例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31例,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白介素-18水平,同时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水平,观察各组白介素-18和一氧化氮的水平.结果: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血清中白介素-18、一氧化氮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升高,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较慢性乙型肝炎组升高更显著,各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白介素-18、一氧化氮升高是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病情加重的原因之一,检测血清中白介素-18、一氧化氮可作为判断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46.
目的:了解目前大学生尤其是其中的自认"超重"者对减肥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13年级抽取部分学生收集其减肥行为等情况,利用SPSS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8.9%(201/517)的学生(男22.4%,女49.7%)认为自身有不同程度的肥胖,而实际上只有10.9%(22/201)的学生(男26.1%,女6.5%)是真正的超重或肥胖,47.3%(95/201)的学生(男41.3%,女49.0%)尝试过或正在减肥中,最主要的减肥方法为运动和节食,男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校很大比例医学生存在不正确的减肥知识、信念和行为,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营养状况、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掌握科学的管理体重的方法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7.
基因工程法生产L-5-甲基四氢叶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E.coli BL21(DE3)中表达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并检测MTHFR的表达情况及L-5-甲基四氢叶酸的增加量。方法采用PCR法获得MTHFR基因(metF)全长DNA,分别在其5'端和3'端加上BamHⅠ和SacⅠ酶切位点。经BamHⅠ和SacⅠ双酶切后,连接到经同样双酶切的表达载体pET-28a(+)中,经限制性酶切、菌落PCR和测序验证正确后,转化至E.coli BL21(DE3),经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SDS-PAGE检测MTHFR表达量,HPLC检测L-5-甲基四氢叶酸量。结果经酶切与测序鉴定证实原核重组载体pET28a-MTHFR构建成功,表达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3 000,与MTHFR大小相符,工程菌的L-5-甲基四氢叶酸的产量显著增加。结论通过将MTHFR的基因导入L-5-甲基四氢叶酸产生菌能够提高L-5-甲基四氢叶酸产量。  相似文献   
48.
背景:目前,骨组织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成骨细胞特性研究和骨修复材料研制两大领域,而对细胞与细胞外材料的相互作用,尤其是调节和促进两者间相互作用的相关研究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目的:在低聚乳酸接枝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丙交酯-乙交酯(Hydroxyapatite nanocrystals surface-grafted with L-lactic acid oligomer/ Poly(lactide-co-glycolide), op-HA/PLGA)复合材料上接种成骨细胞,观察脉冲电场刺激对成骨细胞增殖和成骨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8-05/2009-01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 材料:op-HA和PLGA由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制备。 方法:实验分为PLGA无电刺激组、op-HA/PLGA无电刺激组、PLGA电刺激组和op-HA/PLGA电刺激组。将op-HA/PLGA和PLGA氯仿溶液分别于盖玻片表面铺成薄膜,并接种兔成骨细胞,体外培养7 d。电刺激组刺激电压为2 V,频率为1 Hz,占空比为20%,每天刺激1 h。 主要观察指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Real-time PCR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2、Ⅰ型胶原蛋白、骨连接蛋白的表达。 结果:脉冲电刺激组op-HA/PLGA上生长的成骨细胞S期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其他组(P < 0.05)。op-HA/PLGA与PLGA比较能上调骨形态发生蛋白2、Ⅰ型胶原蛋白、骨连接蛋白3种基因表达量,并且施加脉冲电刺激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Ⅰ型胶原蛋白、骨连接蛋白3种基因表达量高于未加电刺激组。 结论:op-HA/PLGA复合材料是一种很好的骨修复材料,脉冲电刺激能促进成骨细胞在材料上的增殖能力,提高成骨活性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49.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HBV感染者外周血各亚群淋巴细胞的变化.方法 对112例乙肝患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血中HBV-DNA及检测各组外周血T细胞哑群CD3+、CD4+、CD8+、CD3-/CD16+CD56+(NK细胞)、CD3-CD19+(B细胞)表达百分比.结果 与急性肝炎组比较,慢性肝炎、肝硬化组CD3、CD4、CD8均有下降(P<0.05),肝硬化组下降最明显.而肝硬化组B细胞百分比较慢性肝炎、急性肝炎组高(P<0.05),NK细胞百分比较慢性肝炎、急性肝炎降低(P<0.01).结论 HBV感染者体内存在T细胞亚群失衡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外周血T细胞亚群随病情进展而减少,主要为CD3、CD4、CD8.  相似文献   
50.
为探讨双环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选择82例HBsAg、HBeAg、anti-HBc及HBV-DNA均为阳性的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治疗组予双环醇口服;对照组予甘草酸二胺胶囊.观察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FBIL)变化及HBeAg、HBVDNA阴转情况.结果,治疗组ALT、AST及TBIL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对照组与治疗组TBIL、ALT和AST三个指标在治疗前、后的水平都不同(P<0.05),且治疗组HBeAg、HBV-DNA在治疗9月后阴转率也优于对照组(P<0.05),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认为双环醇是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较理想的保肝抗病毒药,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