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3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支气管肺泡灌洗是用液体直接灌注,将支气管、肺泡内的分泌物、积滞物通过稀释、吸引迅速排除,起到了类似外科清创、引流排毒的作用,并以此缓解气道阻塞、改善呼吸功能、控制感染。该项技术在肺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应用方面已成为主要手段之一。由于该项技术较为安全且相对无损伤,在肺科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日益受到临床的高度重视。该文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在小儿肺部疾病方面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0年2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74例跟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切口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踝关节和后足活动度及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跟骨长度、宽度、高度、Bohler角、Gissane角及切口甲级愈合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优良率为92.3%(36/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27/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踝关节和足活动度、AOFAS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钢板内固定术能显著提高跟骨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术后患者踝关节和后足功能恢复,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4膝)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根据软组织平衡情况采用后稳定型膝关节非限制性假体(58膝)或者限制性假体(6膝)。根据HSS评分系统对患者手术前后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 35例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7年。关节功能明显改善,尤其是在畸形矫正方面效果显著。HSS评分:优27例,良4例,可4例,优良率达88.5%。无感染发生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理改变复杂,手术难度大,需要很好的软组织平衡技术,韧带损伤严重者需要采用限制性假体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分析健康人与乳腺癌患者以及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特异性标志蛋白变化,探讨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在乳腺癌疗效评价及复发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SELDI-TOF-MS技术检测30例乳腺癌患者(术前和术后第7天)及20名健康人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筛选乳腺癌特异性蛋白标志物,结合支持向量机软件建立诊断模型。比较乳腺癌手术前后特异性蛋白的变化。结果 与健康人血清蛋白质谱相比,术前乳腺癌血清中有3个差异蛋白,质荷比为2043、3938的标志分子低表达,质荷比为 5639的标志分子高表达。术后质荷比为2043、3938的标志分子稳定上调,质荷比为 5639的标志分子稳定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筛选3个特异性蛋白质峰的数据构建的诊断模型经交叉验证,灵敏性和特异性均为100 %。结论 SELDI-TOF-MS检测血清蛋白质组学图谱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术后病情转归及监测复发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开胸术电烫肋间神经镇痛与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电烫肋间神经镇痛与自控静脉镇痛泵(PCIA)在开胸术后的止痛效果。方法开胸手术60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电烫肋间神经镇痛组(A组)及自控静脉镇痛泵组(B组)各30例。A组在关胸之际将切121上、下肋间神经及放置引流管的肋间神经根部,用电刀电烫4s,或重复烫4s;B组用芬太尼0.8mg+吗啡20mg+无菌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通过静脉(BD针)持续泵入。分别观察镇痛评分(VAS)和并发症。结果两组术后4~72h观察镇痛效果确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呼吸抑制、尿潴留、出汗多等副作用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烫肋间神经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作用持久、经济实用、无副作用的开胸术后镇痛方法,应当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自 1999~ 2 0 0 1年 ,作者在全麻下手法并配合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5 2例 ,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5 2例 ,男 10 2例 ,女 5 0例。年龄 19~5 2岁 ,4 5岁以下 14 1例 ,平均 31岁。病程 2个月~ 2年。1.2 症状体征 本组 15 2例  相似文献   
18.
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CD8~+CD28~-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CD8^+CD28^-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5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CD8^+CD28^+及CD8^+CD28^-。结果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CD8^+CD28^+及CD8^+CD28^-与正常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有效后两者趋于正常(P〉0.05);而无效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CD8^+CD28^+及CD8^+CD28^-表达异常,不同治疗效果表达不同,恶性淋巴瘤患者有免疫功能异常,治疗有效后免疫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CD88+CD28-、CD4+CD25+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5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CD88+CD28-、CD88+CD28-、及CD4+CD25+.结果 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CD88+CD28-、CD88+CD28-、CD4+CD25+与正常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有效后三者趋于正常(P>0.05);而无效组与正常时照组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CD88+CD28-、CD88+CD28-、及、CD4+CD25+表达异常,不同治疗效果表达不同,恶性淋巴瘤患者有免疫功能异常,治疗有效后免疫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0.
自中级医刊1980年6期刊载“应用2%苯甲醇治疗神经性皮炎”一文后,我所用此法治疗34例,已全部治愈,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此法治疗神经性皮炎较文献报道的其它方法治愈率都高,而且方法简单,适用于任何医疗单位,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但也有一些副作用。虽然都不严重,也需引起注意。发生副作用时给予适当处理,以减少病人痛苦。现将笔者用此法治疗神经性皮炎34例的副作用及其防治方法总结报告如下:1.注药部位皮肤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