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242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术前术后病人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要素膳、氨基酸和脂肪静脉注射已问世,全胃肠道与全静脉营养在医院中广泛使用,但大多并未按照病人的代谢情况和营养需要来应用,病人营养评价也未常规开展。我们过去调查发现,术后营养不良是术前的2倍,特别是蛋白一热能营养不良在外科病人中仍可见到。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是临床治疗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营养状况的变化直接关系到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和预后。  相似文献   
42.
食源性疾病不仅可使感染者发病和造成死亡,而且还可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但人们尚未意识到其对社区健康和发展影响的重要性。因此,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3.
目的:阐明清道夫AI/I受体(SR-AI/I)在体内OX-LDL和AC-LDL清除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方法:观察同位素标记化学修饰LDL在SR-AI/I基因敲除和正常小鼠血浆的清除率和同位素标记的LDL在体内主要器官的分布。结果:OX-LDL在正常小鼠血浆清除是非常快的,在5min内,注入量的90%即被清除。在SR-AI/I基因敲除小鼠,OX-LDL在血浆的清除速率和正常小鼠相同。AC-LDL的清除在对照组和SR-AI/I受体敲除小鼠也相似。同位素标记的AC-LDL在血浆的清除能够完全被50倍高剂量未标记的AC-LDL阻断,但同样剂量的未标记的AC-LDL仅能抑制OX-LDL在血浆清除的5%。OX-LDL和AC-LDL主要被肝脏清除。组织器官放射性标记的OX-LDL和AC-LDL的分布在正常小鼠和SR-AI/I基因敲除小鼠没有差异。结论:SR-AI/I受体在体内OX-LDL清除过程中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44.
广东省某私立学校学生膳食营养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全日制私立学校中学生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探索一条可供推广的解决学生的营养问题的办法。方法:采用4日称重法对广东省一所全日制私立学校13 ̄18岁学生共873人进行营养调查。结果:该校中学生的每日平均热能、蛋白质、视黄醇当量、VPP、VitC的摄入量均达到或超过RDA,但钙、铁、锌、铜、VitB1不足。男生的身高与体重显著超过全国参考值(P〈0.05)。女生除13 ̄、15 ̄岁组身高高于全国  相似文献   
45.
Ⅱ型糖尿病患者膳食脂肪酸构成比推荐值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阐明不同脂肪酸构成比对 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脂代谢的影响 ,探索具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膳食脂肪酸构成比 (SFA∶ MUFA∶ PUFA)。方法 采用脂肪负荷餐后血脂代谢研究法 ,将 2 8例血糖控制稳定的 型糖尿病患者按两级分层抽样被随机地分为三组 ,禁食 1 2 h,分别接受脂肪酸构成比为 1∶ 1∶ 1 ( )、1∶ 1 .7∶ 1 .2 ( )和 1∶ 1 .7∶ 2 .3( )的脂肪负荷餐。测定餐前和餐后 2、4、6h血浆 TG、TC、HDL- C、Apo A1和 Apo B,LDL- C由公式计算得出。结果 各组餐后各时间点 TG较餐前明显升高 ,HDL- C和 Apo A1较餐前降低 , 、 和 组 TG峰时间 2~ 4、4和 4~ 6h,而 HDL- C和 Apo A1峰时间分别为 4、4和 6h;各组餐后 LDL- C和 Apo B较餐前降低 ,峰时间均在 4h。 组 LDL- C餐后 6h浓度和曲线下面积明显低于 和 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 ,MUFA/PUFA是影响餐后 2 h血浆总甘油三酯增值的因素 ,PUFA/SFA是影响LDL- C餐后曲线下面积的重要因素。结论 脂肪酸构成比不同可影响脂肪负荷餐后 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谢动态 ; 组脂肪酸构成比可初步作为 型糖尿病患者膳食脂肪酸构成比的推荐值  相似文献   
46.
分析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浆抗氧化维生素A、E,抗氧化酶SOD活性和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以探讨氧化和抗氧化系统与糖尿病的关系测定33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男/女15∶18,年龄56.1±11.1岁)血浆抗氧化维生素A、E水平,抗氧化酶SOD活性和NO含量,并与33例正常对照(男/女16∶17,年龄56.0±10.5岁)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浆抗氧化维生素A、E水平无显著性差异;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糖尿病组的血浆NO水平比正常对照组的显著增高(P<0.01)。提示糖尿病患者抗氧化系统失衡,且可能参与糖尿病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观察飞燕草素葡萄糖苷(Dp)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血管内皮细胞株EA.hy926凋亡的影响,并探索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CCK-8等试剂盒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的Dp(25、50、100、200μmol/L)对oxLDL诱导的细胞活力、MDA和LDH生成的影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Dp对oxLDL诱导的细胞内ROS生成、线粒体膜电位和线粒体膜通道孔开放状态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的Dp对oxLDL诱导的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Dp对oxLDL诱导的bcl-2及bax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Dp能明显抑制oxLDL诱导的EA.hy926细胞活力降低,及MDA和LDH生成增加,并呈浓度依赖关系;与oxLDL处理组比较,不同浓度的Dp预处理细胞2 h后,总凋亡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Dp能明显抑制oxLDL诱导的细胞内ROS生成、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和线粒体膜通道孔开放,并能明显抑制oxLDL诱导的细胞内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及bax蛋白表达水平增高。结论 Dp可能通过线粒体途径抑制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发生。  相似文献   
49.
<正>既往研究显示,高蛋氨酸摄入和B族维生素缺乏等膳食因素、以及先天性蛋氨酸代谢酶缺失等均可导致血浆中总同型半胱氨酸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S-adenosylhomocysteine,SAH)对ApoE基因缺陷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形成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分对照组(Control)、高蛋氨酸组(M+)、高蛋氨酸B族维生素添加组(M+B+)、高蛋氨酸B族维生素缺乏组(M+B-)和B族维生素缺乏组(B-)5组,膳食干预8 w以诱导建立不同Hcy和SAH水平的AS小鼠模型。结果 B-组,血浆Hcy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但血浆SAH水平和AS斑块面积与对照组相比并无增加;相反,在M+B+组,血浆Hcy水平由于B族维生素的补充而降低到对照组水平,但血浆SAH水平和AS斑块面积相比于对照组仍然有显著的增加。AS斑块面积与其血浆SAH水平呈正相关(r=0.866,P<0.001),而与其血浆Hcy并不存在相关关系。结论高蛋氨酸促进AS形成是不依赖Hcy水平升高的,血浆SAH比Hcy更能直接反映AS病变程度,是比Hcy更好的反映血管损伤或血管AS病变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