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
笔者查阅有关文献[1-3]并结合临床,现将肩关节脱位的中医药辨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颈眩康胶囊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为该药物治疗颈性眩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颈性眩晕患者分为实验组(颈眩康组)和对照组(颈复康组),各30例,进行时间为2周的药物治疗观察。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能改善颈性眩晕的症状,且实验组要优于对照组,尤其表现在治疗某些兼症方面。结论颈眩康胶囊能有效改善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骨痹止痛丸对肾阳虚大鼠软骨的保护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SPF级6周龄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肾阳虚组、骨痹止痛丸组,每组10只.对照组大鼠后肢肌肉注射0.9%生理盐水0.3 mL,每日1次,连续22天.肾阳虚组大鼠后肢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混悬液2.5 mg/100 g,每日1次,连续进行22...  相似文献   
34.
目的 研究鹿茸多肽溶液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及抑制其凋亡作用.方法 鹿茸多肽与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共同培养,通过MTT法测定其细胞活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通过MTT细胞活性检测证明,鹿茸多肽促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增殖效果明显,而且鹿茸多肽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当鹿茸多肽剂量达到400 mg/ml,其凋亡百分数是50.02%;当鹿茸多肽剂量达到800 mg/ml,凋亡百分数51.24%,可观察到400 mg/ml和800 mg/ml的鹿茸多肽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凋亡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鹿茸多肽促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增殖效果明显,且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鹿茸多肽具有明显抑制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35.
腰椎管狭窄症是骨外科常见病之一,近些年来已逐渐受到广大医学工作者的重视,并分别对其概念、病因与分类、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现就有关文献做一综述:1 概念 从目前对本症的认识来看,腰椎管狭窄症是一种临床综合征的观点已被大多数学者所认同,即“除导致椎管狭窄的各种独立的临床疾病以外,任何原因引起的椎管、神经根管、椎间孔等的任何形式的狭窄,并引起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受压的综  相似文献   
36.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在临床检测方面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性以及高通量的优势。目前,临床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可进行药物浓度监测、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筛查、25-羟基维生素D的检测及中毒药物快速筛查等工作。  相似文献   
37.
强直性脊柱炎(AS)是青壮年常见的免疫系统疾病,属于中医骨病范畴。通过研究玄府理论和经络学说,认为二者与强直性脊柱炎发病密切相关,玄府郁闭,经络痹阻是强直性脊柱炎的基本病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根据发病时期治则分别为开通玄府、祛邪通络、健脾益肾、祛痰湿瘀、补肝肾督、益气养血,恢复玄府和经络正常的生理功能。从“玄府-经络”角度指导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临床诊治,以期为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8.
39.
目的:探讨老年颈椎管狭窄并发脊髓病的外科治疗结果及围手术期并存病的处理原则,方法:分析15例病人临床表现,颈椎X线动力性拍片及MRI病理改变,围手术期并存病控制及手术疗效。结果:6例椎板成形和8例推板减压者均获得优良疗效,并存病控制得当,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老年颈椎管狭窄并发脊髓病是退变,骨质疏松和颈椎不稳等多因素所致,年龄不是禁忌手术治疗的金标准,控制好围手术期并存病,颈椎后路手术疗效是令人满意的,由于老年骨质疏松,椎板成形易失败。  相似文献   
40.
嵌甲合并感染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足部疾病,多见于足部[母]趾,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对指甲护理不当及外伤等原因,导致指甲向深部钩状生长,长入甲皱臂并嵌入甲沟内,使甲沟消失,引起甲畸形^[1]。同时局部多合并有感染,因局部引流不通畅,常常导致感染时轻时重,反复发作。2001~2007年,作者在局部治疗的基础上对30例中青年女性反复发作合并感染的[母]指嵌甲采用部分甲及甲床切除术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