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目的研究心脏瓣膜病患者合并尿毒症时,血中钾离子、尿素氮、肌酐对实施瓣膜置换手术的影响及应对。方法对尿毒症合并心脏瓣膜疾病患者,行瓣膜置换手术,评估其手术效果,应用术前血液透析,术中体外循环充分超滤,术后根据肾功、K 情况再度血液透析。结果8例患者术后10~14 h行血液透析,3例术后18~24 h行血液透析,5例术后一周内行一次血液透析,16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尿毒症伴心脏瓣膜置换术前有效血液透析、术中体外循环超滤、术后根据患者肾功能及血K 情况及时再行血液透析,对手术实施及术后恢复是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2.
目的 体外循环(CPB)期间观察肺动脉持续灌注氧合血及氧合血内加入L-精氨酸对肺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45例择期常规行二尖瓣置换术病人纳入临床对照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体外循环;灌注组,肺动脉持续灌注氧合血;加药组,肺动脉持续灌注含L-精氨酸(200 mg/kg)的氧合血;每组各15例.3组病人均采用常规CPB,灌注组和加药组从肺动脉根部持续灌注氧合血至CPB开放主动脉结束.分别在麻醉后、开放主动脉1 h,回ICU 0、6、12、24 h取桡动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征得病人本人及家属同意,于CPB前及停机后30min取1.0 cm×1.0cm×1.0cm右下肺组织.光镜观察肺组织结构变化.结果 45例术中及术后经过顺利,均痊愈出院.开放主动脉后,加药组和灌注组血浆中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加药组优于灌注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加药组优于灌注组.对照组光镜下见肺泡间质水肿,肺泡内大量中性粒细胞渗出,细胞核碎裂;灌注组肺泡毛细血管轻度充血,肺间质淋巴细胞浸润;加药组基本保持了正常的肺组织结构.结论 CPB期间持续肺动脉灌注氧合血对肺组织有保护作用;L-精氨酸对肺组织也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3.
105例法洛四联症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105例法洛四联症(TOF)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000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对105例法洛四联症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男性68例,女性37例,年龄5个月~45岁,平均(10.2&#177;6.8)岁。其中合并肺动脉闭锁1例,房间隔缺损(ASD)及卵圆孔未闭(PFO)32例,动脉导管未闭(PDA)10例,左上腔静脉畸形5例。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根治术,用Dacron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自体心包片跨环补片扩大右室流出道及肺动脉98例,单纯扩大右室流出道7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3例,死亡率2.86%,治愈出院102例。结论:术中右室流出道的充分疏通、良好的心肌保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完善的围术期处理、低心排血量综合征(LCOS)的有效防治,是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