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21.
烫伤诱导大鼠心肌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定位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40%Ⅲ度烫伤大鼠早期心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蛋白表达的变化规律及其定位分布意义。方法 采用40%TBSAⅢ度烫伤大鼠模型,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测定HIF—1α蛋白水平表达,免疫组化法定位显示HIF—1α表达。结果 烫伤后大鼠心肌组织内HIF—1α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左、右心室HIE—1α蛋白表达不同,HIF—1α蛋白表达增加主要定位于细胞核。结论 严重烧伤可以诱导心肌组织HIF-1α蛋白表达增加。左心室对照组HIF—1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右心室。HIF—1α蛋白表达增加主要分布于心肌细胞核内,诱导下游因子表达。  相似文献   
22.
甘氨酸对缺氧大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目的探讨甘氨酸对缺氧大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分离培养SD乳鼠心肌细胞,用生化分析仪检测缺氧后6h及甘氨酸处理后心肌细胞培养液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常氧及缺氧心肌细胞甘氨酸受体α1亚基(GlyRα1)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游离钙及心肌细胞膜电位的变化。结果缺氧后6h心肌细胞培养液中CK、LDH值[(393.8±5.3)、(1564±41)U/L)]均升高,甘氨酸处理后CK、LDH值[(56.3±2.7)、(716±18)U/L]均明显下降(P<0.01).常氧及缺氧心肌细胞GlyRα1均呈阳性表达。常氧心肌细胞钙离子平均荧光强度为27±8,缺氧后6h增加为139±29(P<0.01);而甘氨酸处理后细胞钙离子平均荧光强度为51±11,与缺氧后6h比较明显减少(P<0.01),与常氧下比较却明显增加(P<0.01).常氧心肌细胞膜电位为177±20,缺氧后6h膜电位发生去极化(62±9,P<0·01);而加入甘氨酸后心肌细胞膜电位为123±16,较缺氧后6h时的去极化程度明显减轻(P<0·01).结论甘氨酸对缺氧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其可能的机制是甘氨酸与其受体结合后,减轻了心肌细胞膜去极化,从而减少了细胞膜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开放,使钙离子内流减少。  相似文献   
23.
目的通过观察氯霉素处理大鼠急性缺氧暴露后脑线粒体呼吸功能和细胞色素氧化酶(COX)活性变化,了解线粒体基因组表达在缺氧引起线粒体呼吸功能改变中的作用.方法以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建立氯霉素药物处理及高原缺氧模型.应用差速离心法提取脑皮质线粒体,Clark氧电极法测定线粒体呼吸功能,及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的活性.结果①急性缺氧24 h后大鼠脑线粒体Ⅲ态呼吸(ST3)、呼吸控制率(RCR)显著降低,呼吸Ⅳ态(ST4)较对照组显著升高;②氯霉素处理加缺氧组大鼠脑线粒体ST3较对照组显著降低,ST4较对照组、单纯缺氧、氯霉素组比较均显著降低,RCR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但高于单纯缺氧、氯霉素组;③单纯缺氧、氯霉素处理组脑组织COX活性显著降低,而氯霉素处理加缺氧组较单纯缺氧组COX活性从正常组的65.7%恢复至86.5%.结论①线粒体蛋白合成的抑制可导致线粒体氧化功能障碍,提示线粒体基因组的完整表达在其呼吸功能发挥中的重要作用;②氯霉素处理对缺氧造成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明确甘氨酸对缺血缺氧致心肌细胞凋亡过程的影响.方法 建立SD乳鼠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模型,分为单纯缺血缺氧组和甘氨酸处理组(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5 mmoL/L甘氨酸,其余处理同单纯缺血缺氧组).以SD乳鼠正常心肌细胞作为对照组.3组细胞培养6 h后,检测凋亡情况、线粒体跨膜电位及分布情况、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情况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变化.结果 (1)细胞凋亡程度:对照组和甘氨酸处理组荧光强度均明显低于单纯缺血缺氧组(P<0.01).(2)线粒体跨膜电位:对照组心肌细胞荧光强度为73±4,单纯缺血缺氧组荧光强度(32±7)明显较弱(P<0.01),甘氨酸处理组荧光强度(52±4)强于单纯缺血缺氧组(P<0.01).(3)mPTP开放情况:对照组心肌细胞线粒体荧光强度(90±7)较强,甘氨酸处理组荧光强度(62±8)明显强于单纯缺血缺氧组(27±4,P<0.01).(4)caspase-3活性:对照组和甘氨酸处理组均显著低于单纯缺血缺氧组(P<0.01).结论 甘氨酸对缺血缺氧心肌细胞具有抗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变线粒体膜电位、减少mPTP开放、减轻钙超载、降低caspase-3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5.
微管干预剂对缺氧心肌细胞糖酵解途径关键酶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0  
目的 了解微管干预剂对缺氧心肌细胞糖酵解途径关键酶的影响. 方法体外培养心肌细胞,分为单纯缺氧组、缺氧+微管解聚剂(秋水仙碱)组、缺氧+低浓度微管稳定剂组、缺氧+中浓度微管稳定剂组、缺氧+高浓度微管稳定剂组,后3组加入的微管稳定剂为紫杉醇,浓度分别为5、10、15 μmol/L.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微管形态学变化,检测细胞活力及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乳酸脱氢酶的活性. 结果缺氧+微管解聚剂组和缺氧+高浓度微管稳定剂组心肌细胞微管结构破坏显著,细胞活力亦明显下降[缺氧1.0 h,2组细胞活力分别为(89.99±3.47)%、(84.56±6.61)%,明显低于单纯缺氧组(97.44±1.76)%(P<0.01)],前3种酶的活性亦明显降低;缺氧+低浓度微管稳定剂组前3种酶的活性与单纯缺氧组基本近似;缺氧+中浓度微管稳定剂组微管结构损伤显著轻于其他组,前3种酶的活性于缺氧6.0 h内高于单纯缺氧组.缺氧后各组乳酸脱氢酶活性升高. 结论适当浓度的微管稳定剂能明显减轻微管结构损伤,促使缺氧早期心肌细胞糖酵解酶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26.
目的构建大鼠微管相关蛋白4(m icrotubu le-ossoc iated prote in 4,MAP4)重组腺病毒载体,并转染新生大鼠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进行表达和鉴定,为真核表达及有关实验研究提供基础。方法设计1对引物,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大鼠心肌细胞总mRNA中扩增出MAP4 cDNA,并将MAP4 cDNA克隆到腺病毒穿梭质粒pShuttle2中,构建pShuttle2-MAP4表达质粒。将此表达质粒扩增纯化酶切获得含有目的片段MAP4 cDNA的表达盒与Ad-eno-X V iru l DNA重组并线性化后转染HEK293T细胞,包装产生大鼠MAP4重组腺病毒。并且转染新生大鼠原代心肌细胞,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进行表达鉴定。结果扩增所得的MAP4 cDNA片段经酶切鉴定、PCR扩增、DNA测序最终确定为大鼠MAP4基因,所得大鼠MAP4重组腺病毒滴度为2.3×108pfu/m l。转染原代心肌细胞48 h后MAP4表达显著增强。结论为研究MAP4的生物学活性及功能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分析本地区孕妇B族链球菌(GBS)感染状况。方法采集450例孕妇阴道拭子和直肠拭子标本各1份,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及细菌培养法进行GBS检测。结果共检测标本900例,PCR检测阳性率为14.0%,细菌培养法检测阳性率为7.6%,前者检测阳性率高于后者(P0.05)。结论汉中地区孕妇GBS感染率居于全国中低等水平。应加强孕妇GBS感染筛查,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避免对孕妇、胎儿、新生儿产生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