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根据患者病变部位的经络分布和循行走向,结合麻痹肌肉的分布和功能状态选有关经、穴组方,施以电排针,以通经接气,疏畅气血。结果基本痊愈372例,显效356例,好转305例,无效43例,总有效率96%。  相似文献   
32.
<正> 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属中医“痿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损害脊髓前角细胞而致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上常因无特殊和及时的治疗,留有四肢或单肢肌肉弛缓型瘫痪后遗症。我们通过应用电排针治疗脊髓灰质炎后遗症1000例的临床观察,结果基本痊癒369例,显效340例,好转260例,无效40例,总有效率为96%,发现疗效与病情,病程有明显的反比关系,与疗程成正比,与年龄关系不明显,发现疗效与主要的瘫痪肌肉有关,说明电排针治疗脊髓灰质炎确有一定疗效。为了进一步明确疗效,本研究应用肌电图检查作为脊髓灰质炎的诊断和疗效观察的客观指标,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强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弱刺激组、中刺激组和强刺激组各40例,分别在足三里、中脘、内关三穴进行不同针刺强度的治疗,治疗4周。结果:强刺激组总有效率为70.00%(95%CI=55.80%~84.20%);中刺激组总有效率90.00%(95%CI=75.98%~97.18%);弱刺激组为52.50%(95%CI=37.02%~67.48%);3组综合疗效比较(χ2=11.766 2,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B组与C组比较(|R2-R3|=0.221 30.160 2,P0.05);总体症状积分参数比较,B组优于C组(P0.01);主症状积分参数比较,B组优于A组、C组(P0.01);胃动素参数比较,B组优于A组、C组(P0.01)。结论:中等刺激强度优于强刺激组的证据尚不够充分,而优于弱刺激的证据明显,其收益为OR=0.12(95%CI=0.04~0.41),NNT=3(95%CI=1.74~5.66)。  相似文献   
34.
艾灸是我国传统的中医操作技术,具有治病保健等功效,目前在我国应用广泛,疗效明显,随之而来其机理研究也愈加丰富,本文主要对艾灸疗法的传统认识作一概述。另一方面,笔者结合近几年文献,系统总结目前艾灸机理研究现状,并发现目前针对艾灸量化效应的研究不多,艾灸对腧穴及经脉的作用机理性研究甚少,以及缺乏不同质量清艾条对其物理、化学效应的影响,下一步应加大对此方面的研究以指导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35.
艾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艾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采用艾灸和西药洛哌丁胺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体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腹痛、腹胀或不适、大便性状、大便次数积分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腹痛、腹胀或不适、大便性状、大便次数、黏液便、胃纳减少、大便不尽感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治疗前后胃纳减少、大便不尽感、腹痛、腹胀或不适的积分差值比较,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艾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洛哌丁胺。  相似文献   
36.
目的采用经颅彩色多普勒检查评价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联合组采用针刺风池、风府配合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采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评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针刺后即刻、针刺2个疗程后,分别测定两组颅内各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ean flow velocity,Vm)和血管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结果①联合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②针刺后即刻,联合组各动脉Vm较针刺前均显著增加(P<0.01),且联合组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artery,ACA)、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Vm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或P<0.01);两组各动脉PI值与针刺前比较,及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针刺2个疗程后,两组各动脉Vm均较针刺前显著增加(P<0.01);且联合组各动脉V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PCA、VA、BA的PI值较针刺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联合组PCA、VA的PI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风池、风府配合常规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脑血流量增加,脑血液循环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分析针刺百会、风府、神门、太冲穴对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模型大鼠行为学、神经功能缺损以及体重的影响,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线拴阻塞法(MCAO)模型复合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抑郁症(CUMS)模型,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敞箱实验以及糖水消耗实验的变化。结果治疗后针刺组及药物组大鼠与模型组大鼠的体质量以及行为学评估结果相比,均有明显增加(P<0.05);针刺组与药物组大鼠的体质量以及行为学评估结果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针刺百会、风府、神门、太冲穴与盐酸氟西汀在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大鼠中均有效,且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38.
单纯性肥胖病是一种无明显病因可循的体内脂肪堆积过多、体重增加或脂肪分布异常的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现将近年来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39.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由环境应激、情绪、饮食等因素综合造成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属于心身疾病范畴,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多个系统,病变既有肠内症状,又有肠外症状及精神情绪的异常。在临床和实验研究中,对IBS的研究重点不应局限于胃肠道局部,应注重加强对脑-肠轴和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等机体不同位相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40.
<正>术后尿潴留(postoperative urinary retention,POUR)是患者手术后膀胱内充满尿液而不能自主排出的一种临床症状,多见于外科、妇科及肛肠科术后,多由排尿困难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引起。若术后6~8小时内患者不能自主排尿而膀胱残余尿量>600 ml即可诊断为术后尿潴留[1]。术后尿潴留的常见原因是由于全身麻醉或蛛网膜下腔麻醉后,排尿反射受抑制或手术切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