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正>在抗肿瘤治疗的道路上,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构成四位一体的治疗策略。放射治疗作为局部治疗方法,在癌症治疗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约50%的肿瘤患者在治疗中需要放射治疗的参与。下面将放射治疗的原理和副作用告诉大家,希望对放射治疗有个正确的观念,不要害怕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局限期原发食管小细胞癌(PESC)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对指导放疗临床靶体积勾画意义。方法 回顾2006—2012年在本院手术切除的21例局限期PESC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淋巴结转移率、转移度和空间分布规律。结果 平均清扫淋巴结27.9个,15例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其中弥散性分布8例、聚集性分布7例。淋巴结转移率为71.4%、转移度为17.2%。Logistic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分期晚、食管原发灶较长是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04、0.044),T分期晚、脉管侵犯是淋巴结转移分布弥散性的危险因素(P=0.007、0.005)。结论 PESC转移率和转移度均高于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弥散性分布占38%,依据T分期和脉管侵犯甄别淋巴结转移分布状况探讨PESC淋巴引流区域预防性照射价值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73.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5年生存率在10%~30%之间,存在着预后不同的亚群。不同种类的Ⅲ期患者临床处理有显著性差异。Ⅲ期患者中更要强调多学科综合性治疗,手术参与了ⅢA-0,ⅢA-1,ⅢA-2和部分ⅢA-3患者的多学科综合性治疗。手术、放疗和化疗原则的掌握有利于取得稳定的临床疗效。多学科综合治疗最佳策略的研究以及个体化治疗研究是提高Ⅲ期患者临床疗效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74.
PET作为一种功能学影像检测手段,改变了以往仅基于形态学做出判断的传统,而PET-CT同机融合将解剖学和功能学信息结合起来,近年已广泛应用于食管癌及其他肿瘤的诊断、分期、疗效评价、预后预测等。笔者就近年来PET-CT在食管癌诊治尤其是在放疗中的应用进展及前景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5.
76.
目的 分析局部晚期NSCLC靶区勾画中的专家共识与争议。方法 调查国内12家单位对NSCLC靶区勾画相关15个问题意见。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选择1份局部晚期NSCLC病例,将定位CT图像和病史资料发送至12家单位,各单位自行组织讨论并委派1位医师在第六届肿瘤精准放化疗暨肺癌多学科高峰论坛上主讲对该病例靶区勾画情况及理论认识,参会专家共同讨论。结果 12家单位全部填写问卷并按时发回。肺癌靶区勾画标准肺窗的窗宽/窗位为800~1600/-600~-750 HU,纵隔窗为350~400/20~40 HU。呼吸动度的测量:经验外扩2~5 mm、模拟定位机测定、四维CT测定、模拟定位机+四维CT测定。GTV外扩CTV距离:原发灶鳞癌5~6 mm、腺癌5~8 mm;纵隔淋巴结转移灶6家单位采用5 mm,6家单位采用同原发病灶一致距离。摆位误差:10家单位5 mm、1家单位3 mm、1家单位4~6 mm。双肺V20限定:10家单位<30%、1家单位<35%、1家单位<28%。局部晚期NSCLC同步放化疗放疗剂量:9家单位60 Gy分30次、1家单位62.7 Gy分33次、1家单位50~60 Gy分25~30次、1家单位60~70 Gy分25~30次。肺内原发病灶靶区勾画:3家GTV→IGTV→PTV、8家GTV→CTV→ITV→PTV、1家GTV→CTV→PTV或GTV→IGTV→CTV→PTV;纵隔淋巴结转移灶靶区勾画:3家GTV→IGTV→PTV、8家GTV→CTV→ITV→PTV、1家GTV→CTV→PTV。放疗过程中10%~100%患者需要改野,38~50 Gy时改野合适。关于PET-CT定位及靶区勾画SUV值尚无统一标准,7家单位已开展MRI定位,10家单位已开展了SBRT治疗早期NSCLC。早期NSCLC (T1-2N0M0)的SBRT靶区勾画:5家单位GTV→IGTV→PTV、3家单位IGTV→PTV、2家单位GTV→CTV→ITV→PTV。周围型早期NSCLC分割6.0~12.5 Gy/次,3~12次;中央型早期NSCLC分割4.6~10.0 Gy/次,5~10次。靶区勾画讨论结果:肺癌靶区勾画目前应采用4DCT或模拟机测定呼吸动度;勾画肺癌靶区时CT肺窗的窗宽/窗位为1600/-600 HU,纵隔窗为400/20 HU;争议主要是纵隔转移淋巴结CTVnd为累及野照射还是选择性淋巴结预防照射。结论 对局部晚期NSCLC靶区勾画的CT的窗宽、窗位,呼吸运动和摆位误差测量、原发灶靶区勾画方法、同步放化疗放疗剂量及改野时机均已基本达成共识。主要争议和尚未达成共识的是PET-CT定位勾画靶区时显示病灶的最佳SUV值、SBRT治疗早期NSCLC最佳剂量分割模式、CTVnd的勾画。  相似文献   
77.
背景与目的: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总体生存不佳,5年生存率为15%~30%.该研究旨在探讨ⅢA(N2)期NSCLC患者肿瘤完全切除术后患者的首次失败表型,明确各部位远处转移发生的风险,为术后治疗的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2005年1月—2012年7月收治的经手术完全切除的ⅢA(N2)期NSCL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首次失败表型以及首次失败表型的发生率和发生时间.生存分析和首次失败发生率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结果:入组患者共357例.全组患者的中位PFS为20.0个月,OS为43.1个月,5年总生存率为36.9%.病程中284例(77.6%)患者出现进展,首次失败表型:61例局部区域复发,197例远处转移,26例进展时既有局部区域复发又有远处转移.首次失败表型是远处转移中最主要的转移部位是脑、骨、肺,其中脑最常见,共67例患者.首次失败表型是局部区域复发的中位时间是13.6个月,而首次失败表型是远处转移的中位时间是15.1个月.首次失败表型是脑转移发生时间均较早,92.5%的患者均在3年内发生.结论:手术完全切除的ⅢA(N2)期NSCLC的首次失败表型中,远处转移显著高于局部区域复发;脑是远处转移作为首次失败表型最常见的部位.本研究为该类患者化疗时间的选择、术后放疗价值以及是否需要行全脑预防性放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8.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肺癌的80%~85%,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NSCLC治疗以手术切除或立体定向放疗等为主,确诊时是否存在淋巴道转移将会影响到局部治疗方法选择,局部治疗完成后是否还存在淋巴道和血道转移风险将成为辅助治疗精准决策的依据.如何预...  相似文献   
79.
陈明  王绿化  傅小龙  尹勇 《中国肿瘤》2024,33(4):255-261
摘 要: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精准放疗显著提高了肿瘤控制率、降低了不良反应,其中在图像引导放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线自适应放射治疗可以根据实时影像反馈动态调整放疗区域和剂量,已逐步应用于肺癌治疗。为规范临床应用、推动技术发展与临床协作,特制定本专家共识。该共识结合理论与实践,阐述肺癌在线自适应放射治疗的物理技术要求、临床实施规范和常见临床问题,以期更好地为放疗同道了解和开展该技术提供参考,使更多肺癌患者能从放射治疗中获益。  相似文献   
80.
根治性放疗非小细胞肺癌远处转移的临床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接受根治性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SLC)与远处转移相关的临床因素。方法192例完成了根治性放疗的NSCLC进入本研究,远处转移率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差异性检验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用Cox模型。结果全组远处转移率,1年为20%,2年为38%。各分组2年远处转移率分别是:治疗前Karnofsky评分>70为22%,≤70为50%(P=0.002);临床分期I+Ⅱ为23%,Ⅲa为34%,Ⅲb为52%(P=0.024);鳞癌为26%,非鳞癌为62%9(P<0.001);完全缓解为28%,部分缓解为39%,无变化+病变进展为49%(P=0.023)。多因素分析表明,治疗前Karnofsky评分>70、临床分期早、鳞癌、即期疗效好者远处转移率明显减少(P均<0.05)。依据远处转移率的高低给以上4项临床指标不同的组分别评分,4项指标总分≤7分者2年远处转移率为24%,而>7分者为67%(P<0.001)。结论治疗前Karnofsky评分、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即期疗效等4项总分>7分者为NSCLC远处转移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