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的疗效及时机,为优化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治疗方案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以数字表法随机选取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胸外科2008年10月至2014年3月确诊的NTM肺病患者85例,其中观察组42例[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36.6±1.0)岁]给予手术治疗,术后根据药敏结果用药治疗12个月以上;对照组43例[男性29例,女性14例,年龄(33.4±1.5)岁],根据药敏结果用药治疗18个月以上;随访24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愈率、病情无变化例数(率)、病情逆转率、死亡率,并对观察组组不同病程患者的治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治愈率、死亡率分别为41.9%(18/43)、16.3%(7/43);观察组治愈率、死亡率分别为83.3%(35/42)、2.4%(1/42),观察组治愈率远高于对照组,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病情逆转率分别为4.8%(2/42)亦低于对照组的18.6%(8/43),P0.05。观察组不同病程分组比较并发症及治愈率,病程3年内明显优于3-6年及6年以上(P0.01);病程3-6年优于6年以上(P0.05)。结论对确诊NTM肺病,经药物治疗6个月以上,治疗效果不理想且病变局限的患者,可考虑手术切除病肺,早期手术治疗效果优于晚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正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结核已有少量报道,但结核性毁损肺往往由于胸腔黏连严重而被胸腔镜列入禁忌症,2010年10月我院结合大量肺结核开胸手术经验,尝试应用胸腔镜对一位结核性毁损肺患者进行左全肺切除术,结果全胸腔镜完成手术,现报道如下。病例资料一、患者,男性,35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0年,加重伴间断咯血6月",10年前因咳嗽、咳痰在当地住院,诊断为左上肺结核给予HRZE抗结核治  相似文献   
13.
病灶清除术治疗腹部淋巴结结核5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病灶清除术治疗腹部淋巴结结核的可行性。方法对药物治疗无效的50例腹部淋巴结结核患者采用病灶清除术治疗。结果 50例患者均治愈。1例出现胆总管瘘,经T管引流后治愈;1例损伤肠管,修补破口术后无肠瘘;1例出现淋巴漏,保守治疗后治愈;1例出现局限性结核性脓腹,经冲洗引流后治愈;1例出现粘连性肠梗阻,再手术治愈。随访2年无复发。结论对药物治疗无效的腹部淋巴结结核采用病灶清除术治疗,疗效好,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预后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浅表淋巴结结核病灶清除术合并淋巴漏的原因及处理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 254例浅表淋巴结结核病灶清除术中34例、术后32例淋巴漏的原因,总结较合理的处理方案。结果术中发生淋巴漏的34例全部位于颈部(34/1 056,3.22%),术后淋巴漏32例患者中颈部26例(26/1 056,2.46%),腋窝1例(1/104,0.96%),腹股沟区5例(5/94,5.32%)。术中淋巴漏34例经术中缝扎后33例术后无淋巴漏,1例仍有淋巴漏;术后淋巴漏32例经控制饮食、通畅引流、加压包扎、敞开创口换药及手术缝扎等措施均治愈。结论浅表淋巴结结核病灶清除术出现淋巴漏主要发生在颈部及腹股沟区,术中难以避免,总体发生率约5.26%,术中、术后采取合理的处理方案均可治愈。  相似文献   
15.
本院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对2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了肺叶或全肺切除手术,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肺隔离症4例诊治体会倪正义(武汉市结核病医院,武汉430083)肺隔离症为先天性疾病,临床并非少见,但易被误漏诊。本文报告经手术证实的肺隔离症4例如下。1临床资料4例患者中,男2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12、20、22和48岁。反复咳嗽、咳少许脓痰、发...  相似文献   
17.
经胸入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朝林  倪正义  周密  许俊  曹峰  杨志峰  李磊  肖俊 《骨科》2011,2(1):41-43
目的 评价经胸入路一期行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椎间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疗效.方法 收集2000年1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接受经胸入路一期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椎间植骨内固定治疗并获得随访的64例胸椎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患者结核中毒症状和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以及脊柱稳定情况及植骨成活率.结果 术中无脊髓、神经及...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经胸入路一期行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椎间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疗效。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接受经胸入路一期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椎间植骨内固定治疗并获得随访的64例胸椎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患者结核中毒症状和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以及脊柱稳定情况及植骨成活率。结果术中无脊髓、神经及大血管损伤;术后随访1~2年脊髓神经功能恢复良好,35例术前有神经功能障碍者术后有21例获得1级以上的恢复。所有患者内固定位置良好,椎间植骨全部融合,融合时间平均为4.8个月,脊柱畸形被矫正,术后平均Cobb角12°,平均矫正13°。无病灶复发,未发生肺部感染及呼吸衰竭等并发症。60例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经胸一期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结核具有暴露充分、手术野清楚、病灶清除减压彻底、脊髓损伤少、复发率低、后凸畸形矫正满意、能有效恢复脊柱的稳定性等优点,经临床反复验证安全有效,是治疗胸椎结核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脓肿溃疡型颈淋巴结结核最佳手术时机 ,笔者作了不同时机手术治疗病例的疗效观察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将经临床及穿刺病理学证实的 5 0例脓肿溃疡型颈淋巴结结核患者 ,按住院号尾数单双号随机分为A、B二组 ,每组各 2 5例 ,均以 2HRZS(E) /4HR方案抗结核治疗。药物剂量 :异烟肼 (H) 0 .3~ 0 .4 ,利福平 (R) 0 .4 5~ 0 .6,吡嗪酰胺(Z) 1.2 5~ 1.5 ,链霉素 (S) 0 .75~ 1.0 ,乙胺丁醇 (E) 1.0。A组男 11例 ,女 14例 ,年龄 17~ 3 5 (平均 2 4 .6)岁。有发热、盗汗、咳嗽症状 16例 ,无症状 9例。合并肺结核 8例 ,…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