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9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腮腺区肿块造影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残端作为头颈部游离瓣移植受区静脉的可靠性。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5月至2006年12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16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均采用颈内静脉残端作为头颈部游离瓣移植受区静脉的手术方法及手术效果。结果:全部游离瓣的血管蒂长度均能直接到达颈内静脉残端的位置,术后无1例游离瓣出现血管危象,全部游离瓣均获得100%成活。结论:在没有其他合适受区静脉的情形下,颈内静脉残端可以作为头颈部游离瓣移植可靠的受区静脉。  相似文献   
33.
上颌骨是面中份结构的基石,毗邻口腔、鼻腔、上颌窦及眼眶,参与上颌 眶 颧骨复合体等重要的面中份结构的组成。由于肿瘤、外伤或先天性畸形造成的上颌骨缺损,不仅严重影响患者外形,而且直接导致患者的语音、咀嚼、吞咽等生理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上颌骨及面中份解剖结构的复杂性,使得上颌骨缺损的修复与重建一直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难题[1]。 1999年以来,本课题组在国内率先开展应用游离组织瓣功能性重建上颌骨缺损的系统研究,提出游离腓骨瓣功能性重建上颌骨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适应证及围手术期处理原则。同时,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探讨腓骨瓣重建上颌骨缺损的生物力学基础,对患者术后的语音功能、咀嚼功能、生存质量及供区并发症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评价,客观反映了该方法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了上颌骨缺损修复重建的临床治疗水平[2-7]。  相似文献   
34.
外科模板在游离腓骨瓣修复上颌骨缺损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外科模板在上颌骨切除同期自体腓骨瓣移植修复术中的作用。方法 7例因上颌骨肿瘤需行上颌骨切除术并同期自体腓骨瓣修复的患者,术前取研究模型,根据拟行的手术范围进行模型外科设计,确定牙槽突缺损范围,并将模型修整成需要重建的理想解剖形态,制作模板。外科医生在术中根据模板对腓骨瓣塑形,并确定腓骨瓣固定的位置。术后取研究模型观测腓骨瓣的就位情况,三维CT评价腓骨与下颌骨的相对位置关系。结果 经过外科模板的术中定位,腓骨瓣与下颌骨达到正常相对位置关系,垂直向间隙适合常规叉齿或种植义齿修复。患者戴用义齿后的咀嚼效率明显提高。结论 外科模板是修复医生和外科医生之间有效的交流载体,为患者术后功能和外形的恢复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5.
腮腺肿瘤切除术的改进和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长期以来,手术是腮腺各类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80多年来,腮腺肿瘤切除的术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医师遵循肿瘤外科的基本原则——在根治肿瘤的前提下,尽可能保存器官的形态和功能。这就使腮腺肿瘤切除术越来越精细,腮腺肿瘤的治疗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36.
联邦德国汉堡大学医学院颌面外科医院简介李雷俞光岩联邦德国汉堡大学医学院颌面外科医院原名西北德颌面外科医院,成立于本世纪40年代。是一家很有传统,颇具特色的颌面外科专科医院,是德国乃至欧洲的颌面外科中心。享誉国际颌面外科界的SchuchardtPfei...  相似文献   
37.
沃辛瘤的线粒体功能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评价沃辛瘤的线粒体功能,将8例腮腺沃辛瘤手术标本用生化方法提取线粒体,并测定其呼吸活性。肿瘤上皮细胞线粒体的平均呼吸控制率(respiratorycontrolratio,RCR)为1.12±0.50,明显低于正常线粒体的呼吸控制率(平均值为2.10±0.75)。表明沃辛瘤的肿瘤上皮线粒体内呼吸及氧化磷酸化偶联过程明显减弱,呼吸功能减退,提示线粒体的增生是肿瘤代谢障碍引起的退行性变化,是在细胞器水平上的代偿性增生  相似文献   
38.
味觉出汗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了观察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病情况,对100例行腮腺区手术的患者,作了客现的碘-淀粉试验检查。结果表明:行浅叶切除术者,其发病率(100%)明显高于包括肿瘤及其周围部分正常腺体的区域切除术者(发病率为18.18%)。放射治疗虽可降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病率,但放射治疗后仍有复发可能。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腮腺淋巴结炎继发化脓性腮腺炎的CT及声像图特点,以明确诊断,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对10例腮腺淋巴结炎继发化脓性腮腺炎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并进行CT和B超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 腮腺淋巴结炎继发化脓性腮腺炎CT检查虽可见腺体内斑点状密度减低,密度不均,但腮腺轮廓完整:B超检查表现为腺体内点状低回声,或多个厚壁无回声区,随病变减轻,无回声区缩小并减少。结论 腮腺淋巴结炎继发化脓性腮腺炎可以通过CT及B超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与腮腺恶性肿瘤相鉴别,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比较超短波加离子导入疗法(A组)与电刺激加离子导入疗法(B组)治疗创伤性面瘫的效果。方法 对39例创伤性面神经损伤患者进行临床对照研究,通过量化面神经功能评价、神经电图检查及面神经功能的主观评价比较面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结果 创伤性面瘫以青年男性多见,损伤程度以中、重度为主;对于神经损伤轻、中度患者,A组与B组均能促进神经恢复,B组神经功能开始恢复时间早于A组。对于神经损伤重度患者,A组与B组神经恢复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均不能减少并发症出现率。结论 超短波加离子导入疗法与电刺激加离子导入疗法均能促进面神经损伤的恢复,但对于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并无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