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51.
介绍一种新的免疫组化染色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新的免疫组化染色系统1侯景辉1赵美卿2杨明球近年,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SA)应用于免疫组化技术,从而建立了一种免疫组化染色方法——LSAB法(LabeledStreptavidinbiotinmethod),目前LSAB法已成...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分析CD44v6在口腔鳞癌原发组织和转移组织中的表达,以期明确CD44v6在口腔鳞癌淋巴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半定量评估染色强度和测算阳性染色细胞后统计分析。结果:CD44v6分子在正常口腔粘膜上皮基底层、基底上层、棘层细胞胞膜表达;不同部位口腔粘膜上皮的阳性表达模式基本一致。在口腔鳞癌原发组织中,CD44v6表达减弱,表现为阳性反应产物形态的改变和CD44v6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正常组织(P<0.05)。口腔鳞癌转移组织中,只有肿瘤细胞表达CD44v6,CD44v6阳性细胞数也明显少于其原发组织(P<0.05)。结论:CD44v6在口腔鳞癌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以下行调节(downregulation)的方式表达,CD44v6在口腔鳞癌的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3.
董秋美  何友兼  郑伟华  侯景辉 《肿瘤》2007,27(11):907-909,919
目的:探讨了胸苷酸合成酶(TS)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TS的表达,按TS表达水平将患者分为2组: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用Kaplan-Meier法分析TS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用多因素COX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在7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TS表达从15%~95%不等,平均(49.79±25.05)%。TS的表达随Dukes分期的增加而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0.145)。早期(Dukes A~B)结直肠癌的预后明显优于晚期结直肠癌(Dukes C、D),P<0.0001。TS低表达者预后优于高表达患者。治疗前血清CEA、CA19-9水平正常者预后较好,CEA、CA19-9升高者预后较差。多因素分析显示Dukes分期、TS表达状况、CEA是影响预后的因素。结论:结直肠癌治疗前Dukes分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TS的表达状况、CEA也是影响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4.
翼状胬肉上皮细胞p53蛋白的表达及其功能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翼状胬肉是眼科的常见病之一 ,以往对翼状胬肉发病机制的探讨多集中在其上皮下的基质研究 ,而对其上皮细胞的了解甚少。研究表明p5 3作为细胞内关键的肿瘤抑制基因 ,对细胞的生长、分化与凋亡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1] 。为了解翼状胬肉上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我们对翼状胬肉上皮细胞p5 3蛋白的表达及其功能状态进行检测 ,旨在探讨其与紫外线、家族史及临床分期等的关系。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来源 :随机选取我院门诊行翼状胬肉切除患者 39例 (39只眼 ) ,男性 2 2例 ,女性 17例 ;年龄 4 0~ 76岁 ,平均5 3 9岁 ;初发性 38例 ,复发性 1例。对…  相似文献   
55.
目的检测PARP-1在舌鳞癌中的表达水平,分析与舌鳞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相关性,初步探讨PARP-1在舌鳞癌的预后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55例舌鳞癌组织及13例邻近正常舌组织的石蜡组织切片中PARP-1的表达水平,分析PARP-1的表达水平与舌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155例舌鳞癌组织中,PARP-1阳性表达率为89.0%(138/155),其中58.1%(90/155)呈高表达,41.9%(65/155)呈低表达;13例邻近正常舌组织均无PARP-1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15,P=0.000)。PARP-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T分期(χ2 =10.841,P=0.002)、N分期(χ2=8.962,P=0.007)、病理分期(χ2=17.151,P=0.000)呈正相关。PARP-1高表达者总生存时间(P=0.037)与无瘤生存时间(P=0.026)比低表达者短。结论PARP-1可能是促进舌鳞癌发生发展的癌基因,具有预测舌鳞癌预后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6.
154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 (GIST)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点及危险度参考指标。方法 应用光镜观察 1 5 4例GIST的形态特征 ,用免疫组化L -SAB法检测CD1 1 7,CD34,vimentin ,HHF35 ,S1 0 0蛋白及bcl2在GIST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1 5 4例GIST占同期消化系统间叶肿瘤的 88 0 % ,年龄 2 0~ 92岁 (平均 5 5岁 ) ,男女之比为1 5 7∶1。镜下梭形细胞为主型 1 38例 (89 6 % ) ,上皮样细胞为主型 7例 (4 6 % ) ,混合细胞型 9例 (5 8% )。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D1 1 7及CD34的阳性率分别为 6 8 8%和 92 9% ,HHF35部分有灶性的表达 ,S1 0 0蛋白一般不表达 ,bcl2阳性率较高 (70 1 % )。结论 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 ,CD1 1 7,CD34,vimentin ,HHF35 ,S - 1 0 0蛋白联合使用可协助鉴别诊断GIST。肿瘤直径大于 5cm、核分裂数大于 5 / 5 0HPF可作为高恶性潜能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学分级胶质瘤中细胞骨架蛋白α-和β-catenin的表达,评估α-和β-catenin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7例不同病理级别人胶质瘤组织中α-和β-catenin表达情况,及与患者术后生存时间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不同级别胶质瘤α-和β-catenin表达水平不同,高级别(Ⅲ、Ⅳ级)与低(Ⅰ、Ⅱ级)级别胶质瘤之间的α-和β-catenin表达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α-和β-catenin表达水平与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呈正相关性。[结论]α-和β-catenin在胶质瘤恶性进展方面可能具有重要意义,对指导胶质瘤的分期、组织学分级和判断患者的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8.
p53和Rb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分化程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p53和Rb蛋白在不同分化程度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不同分化程度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6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原发灶标本中p53及Rb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按显微镜下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的组织学特点,分为Ⅰ型(分化较好型)、Ⅱ型(中间型)、Ⅲ型(分化较差型)三型。结果:1)三型不同分化程度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癌细胞分化程度越好,p53的阳性表达率越低,而Rb的阳性表达率越高,p53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Rb阳性表达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p53和Rb的蛋白表达无相关性,P=1。结论:p53蛋白的高表达与Rb蛋白的低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向不同分化方向发展方面可能起重要作用,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分化程度越差,p53的阳性表达率越高,而Rb的阳性表达率越低,但两者并无关联性。  相似文献   
59.
Rac1/Cdc42/PAK1信号通路在星形细胞瘤进展中的可能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学级别人脑星形细胞瘤中Rho-GT Pases家族相关Rac1/Cdc42/PAK1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不同病理级别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Rac1、Cdc42、PAK1蛋白表达,评估其与星形细胞瘤的病理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①PAK1蛋白在瘤旁脑组织表达的阳性率为100.0%,在低级别和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和50.0%,高表达率分别为60.0%和20.0%;高级别组的阳性率和高表达率均低于瘤旁脑组织和低级别组(P<0.05),且PAK1蛋白的高表达率有从瘤旁脑组织→低级别星形细胞瘤→高级别星形细胞瘤递减的趋势。②PAK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在≤40岁组显著高于>40岁组,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AK1蛋白表达的高表达率在≤40岁组与>40岁组中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PAK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和高表达率与性别、部位及肿瘤最大径无关(P>0.05);④Rac1、Cdc42蛋白均为阴性表达。[结论]PAK1在星形细胞瘤中的作用可能与Rac1/Cdc42/PAK1信号通路关系不大,而可能是通过PAK1相关其他通路起作用;PAK1在了解星形细胞瘤的发生、进展和寻找治疗新靶点方面可能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0.
杜巍  曾灿光  戎铁华  侯景辉 《癌症》2001,20(6):631-634
目的:探讨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组织中p21^waf1、c-erbB-2和p53基因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方法检测121例腋淋巴结阴性乳腺部石蜡切片中p21^waf1、c-erbB-2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应用Kaplan-Meier法及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3种蛋白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p21^waf1蛋白表达率为48.8%,与病理组织学分级、ER状态有关;p53蛋白表达率为36.4%,c-erbB-2蛋白表达率为26.4%,与组织学分级有关;(2)p21^waf1阳性表达与p53表达呈负相关(P<0.01);Cox阳性组患者无瘤生存率高于阴性组(P<0.05);c-erbB-2阳性组患者无瘤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组(P<0.01);Cox模型分析显示仅有c-erbB-2表达对预后有显著影响。结论:乳腺癌组织p21^waf1、c-erbB-2表达与病理组织学分级有相关性;p^21waf1表达依赖于p53途径刺激;p^21waf1、c-erbB-2表达与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预后有关,且c-erbB-2表达是一个独立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