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1.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方法。方法 血浆HCY经三丁基磷还原后,与巯基特异结合的荧光物质SBD-F进行衍化反应。衍化反应产物经反向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用荧光检测器测定。结果 所建立的方法HCY浓度在0-45μmol/L范围内与绝对峰面积比呈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2.13%-108.04%,样内差异变异系数范围0.5%-3.1%,日内差变异系数范围1.6%-3.8%,日间差变异系数范围2.8%-4.6%。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HPLC)荧光检测法测定血浆HCY,方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及重复性好,可用于临床常规检测和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12.
血清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水平 (UA)与冠状动脉病变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的相关性。方法 将我院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 15 1例患者分为稳定性心绞痛组 (SAP组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 (ACS组 )以及非冠心病对照组 3组 ,抽取空腹血 ,测定血清尿酸水平 ,并对冠状动脉病变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冠状动脉双支病变、三支病变患者的UA水平较单支病变明显升高 (P <0 .0 5 ) ;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和双支病变UA水平相似 (P >0 .0 5 )。SAP组和ACS组U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1) ;ACS组UA水平较SAP组升高 (P <0 .0 5 )。结论 血清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相关 ,高尿酸血症可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血清尿酸水平增高可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余意君  刘涛  李春霞  吴洪波 《广东医学》2014,35(15):2367-2369
目的 探讨体外反搏对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作用及治疗前后患者左室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取未行血运重建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2例,分为对照组和反搏组,行常规冠心病治疗者为对照组,在常规冠心病治疗基础上加用1个疗程体外反搏治疗者为反搏组,观察两组心绞痛疗效,并监测两组多项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反搏组心绞痛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心功能等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外反搏治疗一疗程后,反搏组心输出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心脏指数、每搏输出量、每搏指数、加速度指数、速度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体血管阻力、体血管阻力指数、收缩时间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外反搏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叶酸、维生素B12水平的关系及口服叶酸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疗效。方法 对220例中老年人血浆Hcy、叶酸以及维生素B12进行检测分析以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而对35例高Hcy血症病人给予口服叶酸治疗观察。结果 高Hcy血症组的血浆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在血浆叶酸水平低于6μg/L或维生素B12水平低于300ng/L时,高Hcy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组,口服叶酸可以显著降低血浆Hcy水平。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这一心血管危险因素与血浆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减低密切相关,提高血浆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能减少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心肌病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在诊断先心病时心肌病常被忽视,另外如对合并心肌病 的先心病患儿进行手术治疗则预后差。1996年以来我院共收治8例,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8例均为小婴儿,均因呼吸道感染并心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体外反搏对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缺血症状、心功能、心力衰竭标志物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80例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体外反搏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体外反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心绞痛疗效、心功能(超声心动图、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NYHA心功能分级)、心力衰竭标志物的变化.结果 反搏组心绞痛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反搏组心输出量(CO)和心脏指数(CI)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反搏组每搏输出量(SV)、每搏指数(SI)、加速度指数(ACI)和速度指数(Ⅵ)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体血管阻力(SVR)、体血管阻力指数(SVRI)和收缩时间比率(STR)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胸腔液体容积(TF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反搏组NYHA心功能分级较对照组改善(P<0.05).两组治疗前NT-proBN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反搏组NT-proBNP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体外反搏可用于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功能及心力衰竭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无症状心肌缺血与C反应蛋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 I)与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T2DM组、T2DM合并SM I组血清CRP水平,同时测定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血脂。结果两组患者血糖和血脂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T2DM合并SM I组CRP水平较T2DM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CRP增高与T2DM合并SM I相关,说明T2DM发生SM I与炎症及组织损伤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AMI)患者碎裂QRS波(fQRS)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左室 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心内科住院的行冠脉造影术的 NSTEAMI患者 183例,根据心电图上是否存 在fQRS(相邻2个及以上导联)分为nfQRS组99例和fQRS组84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基本特征、冠脉造影资料以及 超声心动图等差异。结果 与 nfQRS组相比,fQRS组肌钙蛋白 I (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乳酸脱氢酶(LDH)、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肌酐(Scr)、超敏反应 C蛋白 (hs-CRP)等明显升高(P<0.05);fQRS 组患者 Gensini 评分、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值明显高于 nfQRS 组, LVEF 明显低于 nfQRS 组(P<0.01)。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cTnI、CK-MB、Gensini 评分升高以及 LVEF 降低是 NSTEAMI患者发生 fQRS的危险因素。根据 fQRS出现的导联数分为 2个亚组,导联数 > 3组的 Gensini评分、冠脉病 变≥3支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导联数≤3组。结论 心电图上存在fQRS的NSTEAMI患者,尤其是fQRS出现导联数越多 者,冠脉病变更重,左室功能更差,心肌缺血更严重。  相似文献   
19.
20.
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是危害人类身体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升高是心血管疾病新的独立危险因素[1].血浆Hcy水平受遗传及许多非遗传因素的影响,本研究探讨Hcy及其代谢相关因子叶酸和维生素B12(VitB12)与急性冠脉综合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