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4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29篇
医药卫生   81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建立地稔药材中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SERVO PT-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A)-0.2%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28min,31% A;28~28.1min,31%A~44% A;28.1~45min,44% A;检测波长255nm,流速1.0mL·min-1,柱温35℃,进样量10μL。结果〓芦丁在10.35~82.80μg·mL-1(r=0.9998),槲皮素在4.05~32.40μg·mL-1(r=0.9997)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芦丁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1.09%(RSD=0.87%),槲皮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3.97%(RSD=1.00%),3批样品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分别为0.857~0.933mg·g-1,0.306~0.333mg·g-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地稔药材中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布托啡诺用于无创正压通气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无创正压通气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右美托咪定4μg/m L,以0.1~0.2μg·kg-1·h-1静脉泵注。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200 mg/L的布托啡诺以0.01μg·kg-1·h-1静脉泵注。两组均持续镇静达到Ramsay评分3~5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分压(Pa O2)的变化,记录药物起效时间,比较两组患者右美托咪定用量、气管插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的HR、MAP、RR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a O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试验组HR、MAP、RR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达到Ramsay评分3~4分的起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45.37±5.17 vs.76.24±11.82,P<0.05);试验组右美托咪定用量少于对照组(223±24.17 vs.257±18.09,P<0.05)。患者气管插管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12.5%vs.25%;10%vs.17.5%,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布托啡诺应用于无创正压通气患者镇静镇痛,可减少右美托咪定用量,减少不良反应,同时改善通气效果,改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强督壮骨法针刺输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对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健脾补肾强督壮骨法针刺输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RF、ESR、CRP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RA患者的VAS评分,以及血清RF、ESR、CRP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以及血清RF、ESR、CRP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优于对照组的70.0%(P<0.05)。结论健脾补肾强督壮骨法针刺输穴对RA患者的治疗作用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34.
张莉  鄢艳  胡秀华  何艳 《江西医药》2014,(11):1188-1192
目的:观察人工冬虫夏草制剂对链尿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探讨虫草制剂对糖尿病肾病的肾保护和抗纤维化机制。方法将36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24只成模组随机分为DN模型组,虫草组,虫草组予400mg/(kg·d)灌胃给药,分别于第2、4、8周处死大鼠(每组4只)分别检测血糖值、体重、24h 尿微量蛋白、肌酐(Scr)含量、肾脏的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中TGF-β1和CTGF的表达。结果 DN模型组大鼠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显著增加(P<0.01)现高表达。虫草治疗组与DN模型组比较,虫草治疗组尿微量蛋白排泄率显著减少(P<0.01)Scr 水平降低(P<0.01),肾组织病理改变减轻,肾组织内TGF-β1和CTGF表达下调(P<0.05或P<0.01)。结论虫草制剂对DN具有肾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使TGF-β1/CTGF的表达下调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35.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评价肾动脉起始段狭窄支架术后的疗效。方法:对128例肾动脉起始段狭窄的患者行经皮血管内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行CDFI检查,观察术前及术后6个月肾动脉起始段、叶间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A)、舒张期流速(EDV)、血流阻力指数(RI)、肾动脉起始段与腹主动脉峰值流速比值(RAR)及起始段管径变化。统计术后6个月狭窄再发生率。评价肾动脉起始段狭窄支架术后的疗效。结果:肾动脉起始段PSV和EDV由术前的(382.20±194.50)cm/s、(120.30±66.3 0)cm/s降为(98.40±39.40)cm/s、(29.01±13.60)cm/s(P0.01)。叶间动脉PSV和EDV由术前的(18.20±7.40)cm/s、(8.01±2.40)cm/s升为(24.80±7.50)cm/s、(9.01±2.80)cm/s(P0.01);RI由(0.56±0.10)升为(0.64±0.10)(P0.01);RAR由(3.81±0.68)降为(1.26±0.22)(P0.01);起始段管腔内径由(1.42±0.55)mm增为(3.60±0.52)mm(P0.01)。6个月后起始段狭窄再发生12例,发生率9.4%。结论:CDFI可以有效地评价肾动脉支架治疗术后疗效,及时发现再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改善早产低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比较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前56例早产低体质量儿(对照组)和2013年1月—2014年1月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56例早产低体质量儿(试验组),观察经临床护理干预后的喂养效果(包括鼻胃管留置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和达到全肠道营养时间)及喂养不耐受情况(包括呕吐、腹胀、胃残留和呼吸暂停)。结果试验组早产儿鼻胃管留置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和达到全肠道营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早产儿呕吐、腹胀、胃残留及呼吸暂停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早产儿胃肠道功能成熟,提高早产儿喂养耐受性。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病人早期发生感染性胰腺坏死的危险因素,并制定合理的护理对策。[方法]分析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4例急性胰腺炎病人,收集病人入院时的临床参数,包括年龄、性别、病因、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评估(APACHE)II评分、Ranson评分、CT严重性指数(CTSI)评分、改良Marshall评分、白细胞计数(WBC)、血细胞比容(PCT),血小板计数(PLT)、C-反应蛋白、血尿素氮(BUN)、肌酐(Cr)、D-二聚体、腹内压(IAP)以及早期是否给予肠内营养,在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中被发现具有统计意义的变量引入多变量逻辑分析模型。[结果]最终继发感染性胰腺坏死组有36例,无继发感染性胰腺坏死组58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治疗[优势比(OR)为2.511,95%CI为1.352~6.263,P=0.003]、D-二聚体(OR为1.172,95%CI为1.001~3.104,P0.001)、腹内压(OR为3.382,95%CI为1.124~6.325,P0.001)、早期肠内营养(OR为4.845,95%CI为1.221~8.361,P0.001)是急性胰腺炎继发感染性胰腺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D-二聚体、腹内压、早期肠内营养、手术干预是急性胰腺炎继发感染性胰腺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护理工作中必须及时发现存在感染性胰腺坏死发展风险相对较高的病人亚组,以便进行适当的监测和干预。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全麻下行斜视矫正手术的儿童与家长的健康教育与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使手术达到满意效果。方法对49例全麻下行斜视矫正手术的儿童,明确告知其家长早期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以及手术的不稳定因素和发展趋势。得到了家长的理解和配合。针对儿童全麻手术前后可能出现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保证手术安全。结果 49例先天性斜视儿童,未出现手术并发症,手术均获得成功,满意率达100%。结论对全麻下行斜视矫正手术的儿童与家长,针对性进行健康教育与围手术期护理,取得了患儿与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增加了手术安全性,保证了手术成功。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 分析北京地区急性酒精中毒流行病学特点及与工作状态、季节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07-08-01~2009-07-31期间北京急救中心记录的急性酒精中毒病例数据,分析急性酒精中毒的月份和季节性发病差异,并用ANOVA方法分析工作状态对急性酒精中毒事件的影响.结果 709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中,男性占84.1%;20~29岁年龄段的发病例数和校正发病率在各年龄段中均是最高值,20~29岁年龄段的校正发病率分别为30~39岁、40~49岁及50~59岁年龄段的1.13、1.28和2.09倍.急性酒精中毒发病高峰在冬季,峰值在1月份,7月份是急性酒精中毒发病的第2个高峰.与正常工作日相比,休息日前一天和休息日急性酒精中毒的病例数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 北京地区急性酒精中毒在年轻人群中高发,并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冬夏季高发;急性酒精中毒具有明显的"休息日效应",休息日前一天及休息日发病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