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26篇
  免费   1502篇
  国内免费   844篇
医药卫生   30072篇
  2024年   175篇
  2023年   662篇
  2022年   535篇
  2021年   473篇
  2020年   575篇
  2019年   595篇
  2018年   706篇
  2017年   408篇
  2016年   526篇
  2015年   612篇
  2014年   1518篇
  2013年   1168篇
  2012年   1233篇
  2011年   1372篇
  2010年   1304篇
  2009年   1388篇
  2008年   1271篇
  2007年   1348篇
  2006年   1292篇
  2005年   1310篇
  2004年   1194篇
  2003年   1100篇
  2002年   803篇
  2001年   843篇
  2000年   796篇
  1999年   850篇
  1998年   775篇
  1997年   797篇
  1996年   699篇
  1995年   627篇
  1994年   536篇
  1993年   411篇
  1992年   359篇
  1991年   364篇
  1990年   288篇
  1989年   244篇
  1988年   143篇
  1987年   117篇
  1986年   104篇
  1985年   100篇
  1984年   90篇
  1983年   96篇
  1982年   70篇
  1981年   44篇
  1980年   37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14篇
  1963年   11篇
  1959年   15篇
  195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探讨JAK-STAT通路的主要成员STAT1和STAT3在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过程中激活的功能作用及AT1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抗心肌I/R损伤的受体后机制。方法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肌I/R模型,65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5组,每组13只:正常对照组、I/R组、AG490组、替米沙坦预处理组、替米沙坦后处理组。动态监测LVDP和dp/dtmax;免疫印迹法检测p-STAT1,p-STAT3的蛋白表达;TTC染色计算心肌梗死面积;TUN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RT-PCR法检测Bcl-2、Bax的mRNA表达。结果与I/R组比,JAK阻断剂AG490、替米沙坦预处理及后处理均能缩小心肌梗死面积(P<0.01),降低心肌细胞AI(P<0.01),改善心功能,使LVDP和dp/dtmax均明显升高(P<0.01),而使p-STAT1和p-STAT3的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和P<0.05),以p-STAT1表达降低更为明显,p-STAT1与p-STAT3比值下调,Bax mRNA表达显著减少(P<0.01),而Bcl-2 mRNA表达增多(P<0.05)。结论替米沙坦具有抗心肌I/R损伤作用,其机制与阻断JAK-STAT通路,下调促凋亡基因Bax,上调抑制凋亡基因Bcl-2有关。  相似文献   
992.
脑卒中患者出现偏瘫时,由于骨组织失去了机械应力的作用,骨细胞活性增强,骨组织被吸收,易发生骨质疏松。而骨质疏松易致骨折,明确两者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提供早期的诊断指标,对于早期预防及药物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2009年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0年1月北京安贞医院98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及5例外院会诊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中平均年龄(31.06±13.43)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100%)、咳嗽(88.3%)及畏寒(81.6%)等。重症及危重症患者中病死率为22.2%,并发症居前3位的是细菌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其发生率分别为85.7%、57.1%及28.6%。慢性基础性疾病为重症及危重症病例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甲型H1N1流感以青壮年发病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道症状,重症病例中多存在二重感染,并有可能存在凝血障碍,呼吸性碱中毒,低氧血症或Ⅰ型呼吸衰竭,且存在慢性基础性疾病更易发生。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应用胎儿超声心动图对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HLHS),诊断方法及诊断价值。方法:对胎儿超声心动图检出的13例HLHS胎儿的超声资料与病理解剖结果对照,分析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要点。结果:经病理证实为HLHS 13例,均与超声诊断结果一致,超声诊断正确率100%。13例HLHS患儿中,Ⅰ型2例(15.4%),Ⅱ型5例(38.4%),Ⅲ型2例(15.4%),Ⅳ型4例(30.8%)。超声提示13例均显示左、右心系统比例极端不对称,左心室小、发育不良,右心系统比例增大,主肺动脉内径比例失调,主肺动脉血流方向呈反向。结论:产前胎儿超声心动图作为一种安全、便捷、经济及有效的检查方法,对胎儿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的检出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初步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二尖瓣反流(MR)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收治AMI合并MR患者34例。男性25例,女性9例;年龄42~75岁,平均(61.5±10.4)岁。EuroScore评分4~12分,平均5.8分。所有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无法行介入治疗。心功能平均3.1级(NYHA),心源性休克2例,术前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3例。体表超声Doppler检查,根据反流面积及缩流径宽度,将MR分为1+~4+级,其中1+~2+级12例,3+级16例,4+级6例;根据反流部位及室壁运动情况结合冠状动脉造影进行Carpentier二尖瓣反流功能分型:Ⅰ型8例,Ⅱ型4例,Ⅲb型22例;根据左心室舒张末期径线及射血分数(LVEF),判断心肌梗死对心脏结构造成的损伤程度,34例左心室舒张末径37~70 mm,平均(51±7.8)mm,其中>65 mm 6例。综合MR分型、分级及左心室径线决定是否同期行二尖瓣手术。本组采用以下标准:(1)CarpentierⅠ型患者,如MR达到4+级;(2)Carpentier II型,MR为3+~4+级患者;(3)CarpentierⅢb型、MR为4+级同时左心室舒张末径>65 mm患者,同期矫正二尖瓣反流。余均采用单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本组单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28例,冠状动脉搭桥合并二尖瓣成型或替换6例。随访时间1~36个月,平均(20.5±8)个月。结果:全组死亡2例(5.9%),其中围手术期死亡1例,术后1年死亡1例。搭桥根数平均为2.3根/例。完全再血管化27例(79.1%),不完全血管化7例(21.9%)。心功能分级平均1.06级(NYHA)。二尖瓣反流随访结果:28例单纯冠状动脉搭桥组,12例MR完全消失或微量,13例MR为3+级患者手术后减少为微量到少量,MR矫正成功率为89.3%;3例MR无改善或恶化,均为不完全血管化患者。冠状动脉搭桥合并二尖瓣成型或替换组,围手术期死亡1例,1例术后为MR 2+级,4例MR消失。结论:通过综合分析MR分型、分级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径线,决定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二尖瓣反流的患者是否同期矫正二尖瓣反流,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完全再血管化是手术的关键。体外循环辅助下不停跳搭桥,是心肌损伤最小化的前提下,保证完全再血管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96.
运动负荷超声评价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储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主动脉瓣置换术后运动负荷试验中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储备。方法:21例因重度主动脉瓣狭窄进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50%)行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测量运动负荷试验中静息状态下及峰值负荷时的左心室收缩期长轴整体应变率(GLSRs),同时记录峰值负荷时的心肌摄氧量(pVO2)。结果与21例正常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静息状态下,病例组与对照组超声指标无明显差异。峰值负荷时,病例组pVO2低于正常组(P<0.05);GLSRs及二尖瓣环心肌收缩速度(Sm)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01)且与pVO2呈正相关(GLSRs:r=0.60,P=0.0007;Sm:r=0.65,P=0.002)。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病例组峰值负荷时的左心室收缩期应变率为pVO2的唯一影响因素。结论: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瓣膜置换术后,尽管静息状态下左心室功能正常,但运动负荷试验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储备仍然低于正常。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复合药物全麻行控制性降压至不同血压水平的胃血流变化,从而明确针药复合麻醉的胃保护机制.方法:54只,♂,比格犬随机分为9组:单纯全麻组、60%对照组、60%实验组、50%对照组、50%实验组、40%对照组、40%实验组、30%对照组、30%实验组,每组6只,后8组动物均以异氟醚联合硝普钠行控制性降压,将动脉血压降至60%、50%、40%、30%基础平均动脉血压水平并维持60min,单纯全麻组不行控制性降压.实验组采用TEAS干预处理,采用激光多普勒组织血流仪监测不同水平相应时间点胃表面血流的变化.结果:在行控制性降压至目标低血压水平(T0)时,所有对照组胃血流均显著低于各自基础水平(P<0.05),而60%实验组、50%实验组胃血流未明显降低,在维持10min(T1)时,除50%实验组外,其他各控压组胃血流均显著低于各自基础水平和同期单纯全麻组水平(P<0.05),50%实验组与同水平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在血压回升阶段,50%、30%、40%实验组胃血流先后恢复至基础水平和同期单纯全麻组水平,而同水平对照组未明显恢复.结论:轻度控压时(尤其是50%水平),TEAS的胃保护效应明显.重度控压时(尤其是30%水平),TEAS基本无保护效应,但在血压回升结束时,TEAS可促进胃血流的较快恢复.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中Notch1分子及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方法: 以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36例ACS患者、14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并以氟波酯(PMA)使之转化为巨噬细胞。分别采用实时(RT)-PCR和Western blot测定巨噬细胞中Notch1 mRNA和其蛋白的表达;采用RT-PCR和ELISA测定炎性细胞因子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 mRNA和其蛋白及单核趋化蛋白-1(MCP-1) mRNA和其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CS患者巨噬细胞中Notchl mRNA和其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ACS诱导的VCAM-1和MCP-1 mRNA和二者的蛋白浓度明显增高(P<0.05)。结论: Notch1信号通路及其介导的巨噬细胞天然免疫应答在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比较综合性医院眼科与眼科专科医院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分析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及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眼轴长度≥26 mm的高度近视患者77例(77眼)。术前记录患者眼部生物学特征及眼底相干光层析成像(OCT)情况,并按医院不同分为2组,比较2组术后视力,并分析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与术前眼部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眼耳鼻喉科医院收治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更年轻、眼轴长度更长、合并的黄斑疾病更多(P<0.05)。所有患者术后视力均有提高(P<0.001),2家医院平均术后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5)。单因素分析显示,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术后BCVA(logMAR)与眼轴长度、光感受器内外节连接(IS/OS)不连续及合并黄斑牵引性疾病呈正相关,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呈负相关(P<0.05)。逐步向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高度近视白内障术后BCVA的独立影响因素为眼轴长度、IS/OS连续性及术前BCVA。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安全有效,其疗效受眼轴长度、IS/OS连续性及术前BCVA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糖尿病是一种以持续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可引起全身大血管、微血管和神经系统的并发症。眼是受该病影响的主要器官之一。然而,糖尿病性眼病不仅包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还包括非视网膜并发症。本文综述了与糖尿病相关的非视网膜眼部病变包括:角膜病变、干眼、青光眼、白内障、屈光不正、视神经病变、虹膜睫状体炎、星状玻璃体变性等,它们也可能导致视力丧失,在糖尿病患者中也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