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6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传承与创新是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动力,也是旴江医学最突出、最鲜明的学术特征。在宏富的旴江医籍的字里行间,既全面继承了四大经典和前人的宝贵医学遗产,又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其名说纷呈,名术璀璨,名方辉映,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本文从中医理论、临床学科、治疗技术、中药方剂、中药炮制、医德医风等六个方面探讨了旴江医学传承创新的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12.
锡类散出自<金匮翼>,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第2册,主要由牛黄、青黛、冰片、珍珠、象牙屑、人指甲、壁钱炭等组成,具有解毒化腐功能[1],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口腔溃疡.  相似文献   
13.
周玉平  何晓晖 《新中医》2012,(2):133-135
何晓晖为江西中医学院教授、主任中医师,江西中医学院副院长:江西省名中医,全国第三、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何教授从事脾胃病临床研究30余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衡”法论治脾胃病系统的学术思想和临证方法,临床疗效显著。笔者蒙幸随师临证学习,有所心得,兹介绍何教授“衡”法论治脾胃病经验,与同道分享。  相似文献   
14.
旴江流域素有"文化之邦"、"才子之乡"之美誉,千百年来这里尊师重教蔚然成风,教育事业发达,书院云集,文人辈出,名医辈出。医学传承成为了旴江医学形成与发展及其医学人物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诸如席弘、李梴、龚信、龚廷贤、谢映庐、喻嘉言等医学家都在医学教育方面有着杰出成就,并且本身就是德才兼备的儒医型人才。本文从书院文化、人文修养、医德培育、习医途径、传授技巧、精编教材、学术交流、病人教育等方面,探讨旴江医家的医学教育思想,以期为现代医学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灵枢·五癃津液别篇》曰:“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悲哀气并则为泣,中热胃缓则为唾。”又曰:“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  相似文献   
16.
何晓晖根据大黄具有导滞、降逆、解毒、化瘀、健胃等功能,将其广泛应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其应用大黄具有"广泛、灵活、多变"的特点、并注意用量、用法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以学生的临床生产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巩固书本知识、提高实际技能、培育良好的医德医风的重要教学环节,一直受到医学院校及医学生的高度重视。但是近年来由于招生人数逐年递增,学校及实习医院的经费不足及缺乏有效的实习管理制度等,以致“实习难”成了校长们头痛、教务处长烦恼、学生们抱怨的一大难题,也是致使当前医学院校毕业生“高分低能”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此下去势必严重影响医学院校教学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瑞竹堂经验方》系元代少数民族官员沙图穆苏在旴江任建昌太守期间领衔编写。该书由沙氏与当地名医共同考订中医名家方论,搜集旴江民间良方,精心选药及规范药物炮制,并经临床验证而成。但由于主编者的民族特殊性,长期以来该书一直被认为是少数民族著作。本文从作者经历、成书地域及行文过程、用药特色等方面,考评定位其为旴江医著。并从羡补且善补、治痹选良药、驻颜与美容、用法重炮制、传世有名方共5个方面,系统地探析了该书的方药特色。  相似文献   
19.
被称为"医林状元"的明代医学家龚廷贤是旴江主要医家之一。他著作颇丰,多达近20部。其方剂学成绩令人瞩目。《中医方剂大辞典》收入龚廷贤自创新方1981首,约全书2%。在日本,龚氏《万病回春》方与经方相提并论,是最有影响的中国医家之一。龚氏方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不少至今仍应用于现代临床,并且进行了临床试验、药化药理、制剂开发研究。本文将温清饮、升降散、乌鸡白凤丸等名方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以期引起广大中医中药工作者对传统古方今用、创新开发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锡类缓释贴膜治疗口腔溃疡8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口腔溃疡是口腔科常见病之一,据报道,在一般人群中发生率高达25%以上,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免疫功能紊乱、消化与内分泌系统疾病以及精神紧张等多种因素有关,临床上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自2006年开始,我们采用锡类缓释贴膜对患口腔溃疡的本校教职员工及学生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